分享

夜读丨人生最好的态度便是向死而生

 难得糊塗也糊塗 2017-06-17

行走在人间,接触最多死亡,见惯最多生离死别的人大约就是医生。他们见证死亡也见证新生,想必他们对于死亡的态度是最为豁达的,这种豁达,不是惯看生死之后的冷漠与麻木,而是理解懂得之后的温存与善意。

 

那么,医生是如何看待死亡和疾病的呢?今天小编就非常荣幸采访到了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肿瘤学博士,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姑息治疗中心主任刘巍老师,听她谈谈对生命、对姑息疗法的感受和看法吧~



中国人的生死观


中国人面对死亡似乎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豁达,另一种则是厌恶和恐惧。

 


曾经在一本书中看到过作者对于老一辈人如何看待死亡的描述:


小时候看一些刚刚60搭边的人就开始纳个鞋底,备块布料,稳稳当当地为自己备寿衣了。记得母亲给我一块很漂亮的绒布让我送给我奶奶的姐姐做“装老”鞋面。老太太得到我送的鞋面的确是非常高兴。


过去的老人时常晾晒寿衣,过年时还要拿出来穿一穿,这是多好的死亡练习啊。


我家邻居有个老太太,她在大衣柜旁边睡觉,夜里觉病,自己把寿衣穿好,早晨家人起床,看到老太太穿戴整齐,已死多时了。



然而有些人对待死亡另一种态度则是:厌恶和恐惧。


和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去医院,她不肯从太平间门前过,说是厌恶。但或许这其中还包含着深深的恐惧以及忌讳谈死亡的逃避,不敢去正视死亡。



在中国,平均每天有八千多人被诊断为癌症,每年因癌症死亡人数达到211万,癌症已成为我国人口生病死亡第一大原因。然而,人们对于癌症治疗手段的认识似乎只有手术、放疗、化疗等根本性治疗。对于更加关注患者生存质量的姑息治疗了解甚少。

 

姑息治疗是一套涉及领域广阔、体系庞大的而积极的治疗体系,包括对患者疲乏、疼痛等症状的干预,对患者心理、情绪的干预,对患者生活及社会角色的照护,对于患者家属和照料者的关注等众多项目。甚至包括居丧期服务,让患者能够安详、平静而有尊严的离世,这些都属于姑息治疗的范畴。



生命的意义在于无限的丰富性


如果,我是说如果,你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你有未竟的理想和对未来生活美好的憧憬,可突然,你晕倒了住进了医院,医生告诉你,你得的是癌症。你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应呢?不相信?还是愤怒(为何会是我)?亦或是选择平静的接受治疗?



小舒(化名)是一个二十四岁的年轻女孩,走到哪儿都带着一副灿烂的笑容,即便她被告知患了黑色素瘤。灿烂的笑容依旧不曾在她的脸上消失过。她走过来,阳光洒在她的脸上,这看起来特别美好。


她只在姑息治疗中心接受过一次治疗,但给人的印象却非常深刻。小舒用一种特别豁达的情绪告诉刘巍主任,她已经准备好平静地接受治疗,平静地接受死亡。但刘巍主任劝她,认为她的病还远没有达到那种程度,鼓励她积极体验生命,趁自己有时间有精力去见识更多的人和事,丰富生命的内涵。


小舒现在已经出院了,她说她想趁着有机会多出去走一走,见识更多的人和事。她抱着一种“我还有好多事情没有体验”的心态在治病和生活,会跟妈妈去她曾经想去而没有去过的地方,会趁着能走动的时候去全世界各处去转转。


姑息治疗不仅关注患者的躯体、心理的感受,而且涉及到社会及心理等多个层面,使患者有尊严地生活。它强调病人个体的特殊性,在治病的同时,更会通过不断沟通,认识了解病人,在人生态度、生命意义上做积极的引导。


虽然生命终究会消逝,可只要努力为这世界固执地添上自己的色彩这就足够了。



正视死亡,理性看待


当患者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姑息治疗中,医生往往会对其进行临终关怀。临终关怀的特点就在于,在尊重病人的基础上,既不加速死亡也不延缓死亡。它既不同于那种全力抢救,力图延缓死亡的传统做法,也不同于那种医助死亡的安乐死“新潮”。



患者老徐(化名)被诊断为右肺腺癌IV期,全身很多地方都有转移,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在入院后,医生对其进行及时地对症支持治疗但不可避免,他的病情日趋严重。


主管医生全面而细致地查房之后,似乎察觉到了老徐有心结。在认真、周到的服务安慰下老徐向医生说出深藏的痛苦。他的女儿是一名监狱服刑人员,老徐希望临走前能再见一次女儿,了结心愿,也了了最后的牵挂。


听到这件事后,刘巍主任并没有置若罔闻,而是积极组织社会工作者,寻找他们见面的机会。通过多方联系,监狱主管部门知道情况后,表示非常同情,但老徐女儿的量刑严重不符合标准。最终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增加一次探视女儿的机会。这一次他们谈了很多以前从未交流过的话,父亲的牵挂,女儿的思念,未来的期待……,他们体会到了女儿暖暖的爱,真的没有遗憾了!


不可避免地,老徐的病情日趋严重,医生再次跟老徐家属交代病情,并沟通抢救事宜,“针对晚期癌症的姑息治疗,世界卫生组织倡导DNR(Do Not Resuscitate)的签署,以避免增加患者的痛苦。”医生说道。但患者家属,总是忍不住想在最后时刻给老伴实施抢救。


就在纠结的时候,主管医生跟患者家属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站在患者本人的角度去了解他的感受,让家属明白了一个人在生命的终点能安详地离去,于患者家属、于患者都是一件幸福的事。最终,经过深思熟虑后患者家属决定签署拒绝有创抢救同意书。



早在1976年,英国的桑德斯(P.C.Saunders)博士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机构——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St.Christopher Hospice)。


在这家医院的门墙上,镌刻着一段广为传扬的名言:“你是重要的,因为你是你,你一直活到最后一刻,仍然是那么重要。我们会尽一切努力,帮助你安详逝去,但也尽一切努力,令你舒适活到最后一刻。”这段话清楚地表明临终关怀的特点在于,在尊重病人的基础上,既不加速死亡也不延缓死亡。



给自己赋予价值感


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它是由谁来赋予的呢?答案就是你自己。自己的生命需要自己做出行动去赋予意义。


公交司机老赵(化名)在身患癌症后,感到特别迷茫。当本来繁忙有序的生活被打乱之后,他陷入一种失序、茫然无措的的状态。


躺在病床上,他会想我这一生到底做了哪些事儿?每天开着公交,沿着固定的线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底有什么意义?这种消极负面的情绪自然会影响到医生的治疗效果,因此,主治医生决定跟他深入沟通、交流,以便帮助他发现自身价值,建立信心,对抗肿瘤,积极治疗。


他帮助老赵在日复一日的公交车司机工作中找到了价值感:每天运送不同的人,准时准点的帮助乘客上班、回家就是对别人最大的帮助。努力培养自己的孩子,做一个有用的人也是对社会的贡献。


或许姑息治疗比其他治疗手段多的那一部分意义就在于此:我们希望你活在当下,能清醒意识到所有人都会死亡这一事实,在有限的时间里,无限丰富自己的生命,去赋予自己生命的意义。



受访专家:刘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姑息治疗中心主任,肿瘤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文章来源:光明网 作者:不如归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