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危害兰花蚧壳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寸心香 2017-06-18

   蚧壳虫是兰花最常见的害虫,主要寄生在兰花的茎和叶上。蚧壳虫繁殖能力强,在兰花上一年可以繁殖几代。蚧壳虫的种类较多,在兰花上常见到的有:圆盾蚧、条斑粉蚧、兰蚧、糠片盾蚧和桑白盾蚧等。

       蚧壳虫往往是雄性有翅,能飞,雌虫和幼虫一经羽化,终生寄居在叶片或果实上,造成叶片发黄、枯萎、兰草长势衰退,且易诱发煤污病


       加强养护管理定期施肥, 增强的抗性;结合养护管理, 秋季人工刷除茎部、叶片上的越冬若虫;对死亡的植株进行集中烧毁,彻底消灭虫源,以免传播;加强修剪, 通风透光, 减少虫害发生率。

  蚧壳虫一年发生3-4代,若虫孵化时间,主要集中在5月份、8月份、10月份。此时初孵幼虫的活动期和危害期是进行防治的最好时期和关键时期,此时介壳尚末形成或增厚,对药物敏感,防治省时省力,而且效果好。     

   发生规模小,数量少,可以通过人工擦除虫体的方式来控制危害。  

   若虫期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4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4000-5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等,隔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可有效防止蚧壳虫的危害。如在喷洒时加人0.2%—0.5%的洗衣粉增加黏着性,效果更好。

        成虫期针对蚧壳虫的形态特点, 对该类害虫的防治首选具有超强的内吸和渗透作用的药剂, 如“蚧必治”750~1000倍液喷施, 药液经植株吸收后, 蚧壳虫吮吸到有毒的汁液中毒死亡,杀虫效果好。用药建议在温度较高(要求在28℃~32℃, 因此温度药液传导快, 蚧壳虫易中毒,且该温度下蜡质层变软, 利于药液渗透虫体)的下午使用, 连喷两次, 间隔期为5~7d。 对虫龄大、蜡质层厚及难防治的蚧壳虫效果明显, 操作简单, 防治彻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