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孩子的好故事:中華五千年演義(4)商湯革命

 海倫娜 2017-06-18
教育孩子的好故事:中華五千年演義(4)商湯革命

商湯革命

夏朝自公元前2197年(甲申年)由夏啟建立,至公元前1818年(癸卯年),夏癸登位,朝政日漸腐敗,民不聊生,民怨載道。

歷史舞台上出現了成湯(他建立商朝,所以又稱商湯)。
商湯(約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即成湯,子姓,名履,商朝開國君主

每天自省

商湯是後世人們效仿的君子典範。《大學》中記載:商湯有一個洗沐用的盤子,上面刻著這樣的銘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說人的身體,每天都會染上灰塵,所以每天都要洗,與此類似,人的精神,也必須每天都濯洗一番,體現出君子的自省精神和嚴於律己的人生態度。所以中國古人有著修身的傳統,君子每天都要修身、反省自己所為是否符合天理,如果不修德,就會放縱個人的慾望,就會因迷失自己而墮落。

商湯說過:「人照一照水,就能看清自己的容貌;看一看民眾,就可以知道國家治理的如何。」
網開一面

殷商史書上記載:成湯寬厚仁慈。一次他外出到郊外的田野中,看見有人四面張著羅網捕鳥雀,嘴裡還祈禱說:「從天上墜下的,從東西南北飛來的,都要落在我的網裡。」成湯聽了心中不忍,嘆息著說:「噯,你這不是要消滅它們嗎?這過於殘酷了吧?你只鋪一面網就好了!」于是把羅網撤去三面,讓張網的人祈禱說:「想往左邊走的就往左邊走,想向右邊逃的就向右邊逃。不從命的,活夠了、任性的就自己進我的羅網吧。」

成湯施仁于飛鳥的事傳到南方,當時漢江以南的列國諸侯們聽說了這件事,都稱頌說:「湯王的仁德可謂至盡了。他對鳥獸都如此仁義,更何況對人了。」他們想:成湯對鳥雀尚且不忍加害,對待百姓那就更不用說了,肯定是很愛護的。

于是,一下子便有三十六國同時歸順了商湯。

商湯革命

「湯」成為開創「兵征天下」這一「革命」先例的第一人,他領導了商部落,消滅夏朝、建立商朝。

後世孔子讚揚說:湯武革命,順天應人。

這就是商湯的歷史使命與歷史功績。

由商湯開始的「革命」模式,一直要延續到清朝末年的「革命」,建立民國,然後由民眾選舉國家領導人,類似於堯舜禹時代那樣。清朝末年的「革命」是半武力半和平的,最後以清帝的和平退位而結束,皆大歡喜,也沒有產生漢族與滿族之間的民族仇恨。
湯王祈雨

湯禱(dǎo)桑林

老子《道德經》中說:大兵之後,必有荒年。

商朝立國不久,即遇到七年的嚴重旱災!

據古籍記載,商朝建立不久,國內便發生一場罕見旱災,旱情持續長達七年之久。《管子·輕重篇》說:「湯七年旱,民有無糧賣子者。」甲骨文及《竹書紀年》等也均有這場大旱災的記載。

連續七年的大旱,對立足未穩的商王朝來說,無疑是一場最嚴峻的考驗。當時的商王朝境內,烈日暴虐,河乾井涸,草木枯萎,禾苗不生。百姓四處逃荒,餓殍遍野。旱情發生之初,商朝還組織人力物力抗旱,如打井開溝、引水灌水等。但隨著旱情的日益加重,這些原始的抗旱之策已無濟於事。

商代信占卜,當時的卜辭中便有「不雨,是天遣」之意。商朝統治者篤信神靈,史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故自旱災發生後,商王湯即命在郊外設祭壇,每日安排人行「郊祭」,祈求上天降雨。

這種「郊祭」的原始儀式是:燃燒木柴,用牛羊豬狗等生畜作上供的犧牲。祭祀時史官手捧盛滿牛羊等肉的三足之鼎,虔誠地向上天地山川禱告:「是否因王政事無節製法度?是否因讓百姓遭受了疾苦?是否因官吏受賄貪污?是否因小人讒言流行?是否因女人干擾政事?是否因王宮修得太奢侈?為何還不降雨普度百姓呢?」這六個「是否」,其實是史官受湯之命,陳述六條責備自己的事以求天帝鬼神賜予甘雨。但儘管史官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苦苦郊祭哀求,蒼天毫無賜雨的跡象。

大旱持續至第七個年頭時,湯再也坐不住了,他命史官在一個叫桑林的地方設立祭壇,親率伊尹(商初重臣)等大臣舉行祭祀求雨,但老天爺還是不給湯麵子。湯即命史官占卜,占卜的結果是:這種燒柴祭天需用「人牲」。所謂「人牲」即人祭,就是將活人放在柴上焚燒,以此感動天地鬼神。

湯聽後沉思片刻道:「我祭祀占卜求雨,本為救民,怎可用他人去焚燒呢?用我自己來代替吧!」說罷便命架起柴堆,讓左右將自己的頭髮、指甲剪掉,淋浴潔身,向上蒼禱告說:「我一人之罪,不可累及萬民;若萬民有罪,也有我一人承擔。不要因我一人的無德,禍殃百姓萬民。」禱告完畢,湯便毅然坐到柴堆上,命左右點火。正在此時,突然烏雲翻騰,狂風大作,一場大雨驟然降臨。

商湯向來敬信神靈。他曾對葛伯講:「你們不能敬順天命,我就要重重的懲罰你們,概不寬赦。」正因為他平時有善心,有誠信,所以當他虔心禱告神靈時,就能得到神靈的諒解和保佑,及時的降下甘霖。

現代人不相信宇宙是有生命的,更不相信有「天人感應」,所以都將「商湯桑林求雨」說成是巧合或古人的杜撰,真是可悲!其實這才是真正的「迷信」哪,「迷信」於肉眼所見的一點知識,而去排斥宇宙的偉大真相。
伊尹像

重用伊尹

伊尹生於伊水莘地,據說是有莘氏部落的一個女人在桑樹林撿到的棄兒,被身為廚師的養母撫養長大。伊尹對烹飪飲食非常精通,夏桀昏庸無道,氣數已盡,伊尹作為有莘氏的陪嫁奴隸來到了商湯的身邊,通過講述烹飪飲食之道,向商湯闡述治國的道理,其中他談到:「天子不能強為,必須懂得古往今來的治國之道,加強自身的德行修養,這才能成為天下之主。」商湯驚異於他的賢德才能,任用其為阿衡,相當於宰相。

在伊尹的輔佐下,商湯消滅夏朝,商朝順天應命建立。伊尹成為商朝開國元勛,被後人稱譽為神州第一宰相,他為後人奠定了為官輔國之道。伊尹繼而制定了典章制度和法規,整頓吏治,使政治清明,並且還統一甲骨文,發展烹飪、中醫藥和絲織業,所以後來歷代的餐飲業和絲織業,都尊崇其為創始人。

伊尹後來又輔佐了幾代商王,功勛卓著。到了商湯的孫子太甲繼承王位後,暴虐亂德,伊尹一連寫了多篇文章進行勸諫,其中有篇叫《肆命》,教授太甲如何分清是非,什麼事應該做,什麼事不應該做。但太甲依舊恣意放縱,無奈之下,伊尹親自攝政,將太甲放逐到了商湯的陵寢桐宮,讓他反省改過。

三年後,太甲真心悔過,改惡遷善,伊尹將他從桐宮迎回來,將政事交還於他,自己則告老還鄉。太甲回來後,勤修德政,使商朝慢慢走向繁榮穩定,而太甲也因此成為一個明君。

太甲的兒子沃丁繼位八年,伊尹逝世,終年一百多歲。沃丁以天子之禮將其安葬在商湯的陵寢旁,以表彰他的功業。

伊尹注重以德政治國,以輔佐天子施行德政為己任,唯國家社稷和百姓為重,被後人尊稱為德高望重的賢相聖人——神州第一宰相,連孔子也稱讚道:「大賢唯有伊尹」。據說,因為伊尹是莘地人,所以後來的文字中「辛」字,加上官帽即為宰相之「宰」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