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描做到这一点,就很厉害了

 昵称2530266 2017-06-18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公众号哦!


Welcome to sketch class



“要用圆柱体、圆球体、圆锥体来处理自然界,使一切即使是一件东西或一个景的每一面,都处在透视关系之中,都趋向一个中心点。”这是对形体结构的高度概括和理解。

——  塞尚


抓住了结构就是抓住了核心


结构是素描的基础,只有抓住了结构,才能由里及表地把内在结构和外在结构有机地联系起来,对物象的形体结构进行全面的把握,从而坚实有力地表现对象。


结构类型可以分为骨架型和积量型两种。


骨架型结构的基本特征是由主体部分和支体部分连接而成,支体部分通过关节与主体部分连接起来,外在造型完全依赖支体的关节组织和运动方向。运动方向的改变会使物体产生不同的空间结构关系,如:动物、植物等属于这类结构。我们在观察和表现物体时,不能停留在物体的表面轮廓,而应着重于对物象整体关系中各部分的方向、比例以及空间性质的分析。

植物素描


动物素描


积量型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团块”状的体积构,表现为相对静止、稳定的性质,如:一个瓶子、一块面包等。积量型结构的形体结构是通过结构线来表现内部暗藏的几何形体的构造关系,并表现看不到的一面,从而表现出物体的体积感、空间感和质量感。

静物素描


骨架型结构的物体本身包含有积量型结构,而积量型结构不一定包含有骨架型结构的成分,比如面包就没有骨架结构的性质。在自然界中更多的是两者的综合结构,它们只有倾向性差异。


结构素描是以形体结构分析为中心的素描。

什么是形呢?

所谓形是对平面概念而言,指形状,如球是圆的,柜子是方的,不同形体显示出不同的轮廓线。

什么是体呢?

体是指占有空间的立体,即指物象在三维空间形成的立体状态,如球是立体的,除了有形外,还有立体的深度。


不同的物象都显示出不同的形体特征和组合关系,而构成这些物象造型的基本形体无外乎是圆柱体、圆球体、立方体及锥体等几何形体。只有将物象归纳成概括的形体,才能准确地把握住物体的形体结构。除了实践以外,还需要去想和分析。


结构素描在表现物体结构时,省略了物象表面的诸多因素,如:质感、固有色、光影等,而将析、比例、概括等作为训练重点,并通过透视关系和线条将物象表现出来。


学素描不可不知的透视规律


只有按照透视规律作画,才能获准确的画面形态。通过透视规律表现形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即使描绘的形体空间出现问题,也可以通过透视修改正确。如果没有以透视规律作依据,表现出来的形体易变形,空间

层次也会发生混乱。因此,掌握透视规律是表现物体空间感和立体感的最直接、最有效,而且也是基本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观察物体时常会发现,具有同等大小的物体,近处的大,远处的小,但事实上无论距离远近,物体本身是不会扩大或缩小的。这种随着被观察物体所处位置不同而发生的大小、长短、高矮、宽窄等变化现象,就是透视现象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透视现象。


一、平行透视

立方体的前面与画面平行,底面与地平面平行,有一个消灭点。平行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即心点),此点不一定在画面中心,但一定是在视平线上。与画面平行的面没有透视变化,其他的变线都消失于心点;在心点以上的部分向下消失,以下的部分向上消失,在左的向右

消失,在右的向左消失。


二、成角透视

立方体的任何一个面都不与画面平行,但底面与地平面平行,有两个消灭点,并且都消失在视平线上,任何一个面都产生了透视变化,失去了原有的矩形特征。当立方体越接近视平线,成角之间的前后夹角越大,体积越平缓;当立方体的水平面与视平线等高时,该面的前后夹角变为直线;而越远离视平线,夹角越小,体积感越强。


三、倾斜透视

如果有一个面既不与地面平行又不与画面平行,即产生一边低一边高的倾斜情况,如:瓦房顶、楼梯、斜坡等,这种现象称倾斜透视,其特征是变线消失于灭点和地点或天点。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当改变画面与地面的垂直关系,仰视或俯视取景时,原来是直立无倾斜的对象,即产生了倾斜变化,画面景物在视平线上,物体呈下大上小,向上倾斜,原来垂直的直线向天点消失;画面景物在视平线下,物体呈上大下小,向下倾斜,原来垂直的直线向地点消失。


如何表现物体的形状结构


结构素描的表现要素主要就是线条。

线是造型的语言和表现的基本形式。在几何学中,点的运动轨迹是线,面与面的交界是线。在自然界中,物象是由许多面组合而成,在构成物象的两个面衔接处就会形成一条明显的线,另外,当物体上的“面”转折到和观察者的视线相平行时,也会行成所谓的轮廓线等。

其实这些线是不存在的,它只是我们将物体转换到画面上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从客观形体中提炼出的一种抽象的造型表现符号。


线条在造型艺术中有很强的表现力,了解线的丰富形态和感情色彩对发挥线的艺术表现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粗重、肯定、有力的线条表现出重量感和力度感;纤细、轻柔的线条表现出纤柔、飘逸感;曲线表现出弹性、韵律感;直线表现出强硬有力、果断的感觉等。


如何用线表现物体形状结构特点?


1.立体感

亮部应采用较细而淡的线条来表现,暗部和转折的轮廓,则采用粗重有力的线条来强调。通过线在物象不同位置的变化,表现出物象的立体感,同时,还要把握线造型的整体关系。


2.空间感

用线表现对象的空间感时,一般用粗而实的有力线条来强调物体前面部分的造型,使其突出,而以较细而虚的线条表现后面部分的造型,使其有后退感,使物象与物象之间、物象与背景之间形成前后、虚实的空间层次。还可以通过线条的疏密对比表现物象空间,前面突出的部分线条密集,相反,后面部分则用稀疏的线条去概括。


3.质感

一般用轻淡、纤细的曲线表现柔软的质感,如:绒毛、纺织品等;用浓重、肯定的直线表现坚硬有力的质感,如:金属、石料等;用粗犷、浑厚的线条表现粗糙、亚光的质感;用纤细、流畅的线条表现细腻、光滑的质感,如:玻璃、细瓷等。


4.量感

一般用粗壮、浓重的线条表现物象的厚重感,用细致、轻柔的线条表现物象的轻飘感。画面上不同量感的线,随着其疏密的变化亦会对画面产生不同的量感,画面线条密集量感强,反之减弱。



结构线的重要影响


初学者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要只顾画面的整洁效果而擦掉中轴线和辅助线,这样容易失去比例、空间等参

考依据。


结构线一般可以分为中轴线、辅助线和轮廓线三类。


凡是有对称关系的物象都要找出中轴线。中轴线与辅助线形成的交汇、贯通,对表现形体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中轴线还具有参照作用,可以作为分析结构关系的依据。中轴线被确定后,一般应保留在画面上,描绘效果淡而细。


辅助线起帮助观察、分析结构和空间关系的辅助作用,运用辅助线和中轴线建立物象的骨架结构,可以帮助判断形体的比例和形状特征,在此基础上,才能准确地表现物象的造型和空间。


辅助线与中轴线的描绘效果相近,细而淡,与轮廓线有一定的区别,以突出形体。有些辅助线会随着形体的深入而消失,但重要的辅助线还应保留在画面上,这样有利于表现画面的空间感,丰富画面。轮廓线表现形体及构造的转折,是形与形、形与背景区别的线。它表现形体的整体感,研究构成形体内部结构的关系,用线的曲直、粗细、虚实、疏密表现形体的空间感、立体感、质量感,轮廓线比中轴线和辅助线在描绘效果上要强调、突出些。


中轴线、辅助线和轮廓线在结构素描的表现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正确运用这些结构线,不仅有助于形体结构在空间中的建立,而且,也能够对于在描绘中出现的偏差起到校正的作用。


1

END

1


一起画画

一起看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