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读过几天书的朱元璋,不但字写的好,还曾出过诗集!

 每日汉字 2020-09-11

现代的年轻人,如果能出一本诗集,写一手好字,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

您可能想象不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虽然没读过几天书,却写了一手好字,还曾出过诗集。

(朱元璋)

1328年,朱元璋生长在濠州钟离孤庄村的一个贫农家庭,父亲叫做朱世珍 ,母为陈氏,家里排第四,家族兄弟排第八,所以叫朱重八,后改名朱元璋。

朱元璋的祖上都是靠种地为生, 到了他的父祖一代时,家庭情况更差,都是拖欠税款者,经常在淮河流域到处躲债,找个地方做佃户,过仅能糊口的生活。他在兄妹中是大难不死的最小的孩子,除了最大的孩子外,其余孩子都因无力抚养而送人或嫁出。由于家里贫困无法读书,朱元璋从小就给村里的地主放牛为生。

史料记载,朱元璋没读过私塾,他是如何识字和写字的呢?

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不到半个月,他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家里又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邻居刘继祖给了他们一块坟地。兄弟二人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尸体,将父母安葬在刘家的土地上。 为了活命,朱元璋与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儿被迫分开,各自逃生。 朱元璋在走投无路之下,就去投奔了皇觉寺的高彬和尚,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

做和尚的时候,朱元璋15岁,在寺庙中受到了启蒙教育,开始读书认字。之后,朱元璋在行军打仗的闲暇之余,也读书写字。

(朱元璋亲笔字)

上面这张字是朱元璋的亲笔字。

朱元璋的字虽然不是特别好看,但是对于一个自学成才的人来说,能够写到这样也是不错的。也是因为在寺庙中接受启蒙教育后,朱元璋当了皇帝后,才能亲自批阅奏折,管理朝政。

此外,朱元璋还会作诗,还曾出过诗集。这个本诗集叫做《御制文集》,集中就有朱元璋的一百多首诗词,包括《金鸡报晓》 、《示不惹庵僧》、《咏菊》、《咏雪竹》、《野卧》、《钟山赓吴沉韵》 等等。

我们先欣赏一首朱元璋的诗。

《咏燕子矶》

燕子矶兮一秤砣,长江作秤又如何?

天边晓月是钩挂,称我江山有几多!

朱元璋将长江比作秤,燕子矶为砣,天边晓月当成钩,然后称一称江山的分量,这样的气魄不是一般人所能具备,而只有经过千锤百炼的胜利者才拥有。

《野卧》

天为帐幕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

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

通过这些诗歌,能够感觉到朱元璋博大的胸怀。

(朱元璋亲笔字)

朱元璋写诗的典故,流传甚广。

据说,他曾大宴群臣,席间要众人当场赋诗。大臣们都恭维地请“圣上”先作。朱元璋也不推辞,张口便来了两句:“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大臣们听了忍俊不禁,但谁也不敢笑出声来。

此时的朱元璋看了众人一眼,接着又吟了两句:“三声唤出扶桑日,扫败残星与晓月。”这一下群臣莫不齐声称颂,都说圣上的诗写得好。

(每日汉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