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珍畜“荄子猪”探源

 伟天英 2017-06-18

枣庄市国学教育促进会副会长 刘健全\撰

在枣庄和边缘一带,千百年来,民间一直口口相传的把地方土种猪,称呼“gai子猪”。在能查到的古文献里,一直未能发现这个称呼的文字记载。直到1970年,枣庄市畜牧系统进行地方品种资源调查时用“盖子黑猪”四个字,写入《枣庄畜牧志》。

千古珍畜“荄子猪”探源

为挖掘枣庄市地方物种和文化遗传资源,受畜牧专家的信托,从2016年下半年至今,我们组织训诂学、考古学、民间方言等有关文史专家,对枣庄市地方土种猪的品种起源进行了寻根究底的专题研究。认为枣庄市地方土种猪的源名字应该是代表六畜繁衍之根的“荄(gai)子猪”。写入《枣庄畜牧志》的“盖”字应是偶然的别写。

千古珍畜“荄子猪”探源

(一)古文字“荄”字代表六畜繁衍之根

翻开孙桂俭先生主编的《枣庄古代史纲》明确的表述枣庄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枣庄从一个东夷文化之地,发展成为光辉富饶的“文明之方”。

2013年8月16日,在山东社科论坛——“首届东夷文化论坛”上专家指出:在距今7000余年的北辛文化时期已经发现类似文字符号的陶文。据1988年出版的《东夷古国史研究》(278页)论述:“在诸城前寨、莒县陵阳河两遗址出土的陶文,要比商代甲骨文早上千年”。陶文,被考古学家誉为“文字的起源”“文明的曙光”。这,说明文字起源于我们东夷文化腹地。因此我们理由按照先民造字文字的原理和文字的遗传性,顺理成章的探寻“荄子猪”的起源。

千古珍畜“荄子猪”探源

要探寻枣庄市地方遗传土种猪,为什么用“荄“字冠名。首先要厘清“家”字的起源,因为无“豕”(猪)不成“家”。

“家”按照《说文解字》和《汉字大词典》里对“家”的定义是指:“家”上面的是“宀”头下面有一个“豕”字,“豕”是古代对猪的通称。云南大学教授蔡英杰在《“亥”与“豕”的关系及其相关问题》一文中说:以古文“亥”与古文“豕”相比较,二者的不同就在于中间的一斜撇,“亥”字的一斜撇酷似雄性生殖器。

“亥”按照《说文》:“亥,荄也。

枣庄已故著名学者吉佐棠先生在他毕生100万言著作《文字起源图典》(上4—159页)中对“荄”字作了深博的研究他说:“古亥、核、孩、荄诸字形式、声近而义通,艹之有荄(根),果之有核、人之有孩也,皆生物之传代之基础物资”。正是因为猪,有无畜能比的生殖能力,在十二支中排在一元复始“子”的前面,符号用“亥”代表。“亥”就是猪,“亥生子、复从一起”。预示生命进入新的轮回。

“荄”代表,五谷繁植。六畜繁衍,寓意丰足之根。

枣庄古属东夷腹地,东夷部族是一个崇尚“根本”的民族,《后汉书》:卷八十五·东夷列传第七十五《王制》云:“东方曰夷,夷者,柢也”,“柢”就是又直又深的“根”。原始社会人们把男性生殖器作“人根”崇拜,枣庄人把买猪仔叫做买猪“秧子”,认为猪仔是在“猪根”长出来的小秧苗。枣庄人还把男性生殖器叫做“嘠子”,也就是“荄子”的谐音。以此寓意家有“荄子”人丁兴旺、五谷繁生、六畜繁衍、延绵不断。

由此推断,由“豕”字,生“亥”字,由亥生“荄”字。这,我们认为就是枣庄土种猪用“荄“字冠名的起源。

(二)古老的“荄子猪”是东夷人拘兽之后

1986年5月在滕州召开的山东古国史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会上,山东社会科学院著名东夷文化专家逄振镐先生对东夷史前文化论述道:东夷人的冶炼技术,制陶技术,纺织技术,酿酒技术,以及文字、占卜、历法文化等等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处于遥遥领先地位”。其中,在《东夷及其史前文化试论》一文中,引《正义》引《括地志》:

千古珍畜“荄子猪”探源

“在京东北万里已下,东及北各抵大海,其国有白山,鸟兽草木皆白。其人.处山林间,土气极寒,常为穴居,以深为贵,至接九梯.养豕,食肉,衣其皮,冬以猪膏涂身,厚数分,以御风寒.贵臭秽不絜,作厕於中,圜之而居.多勇力,善射.弓长四尺,如,弩、矢用楛,长一尺八寸,青石为镞.葬则交木作椁,杀猪积椁上,富者至数百,贫者数十,以为死人之粮...。

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在一座叫白山的西面---金陵寺红土埠,是“女娲传说”地。女娲文化研究专家邵明思先生,在女娲“除恶养善、拘兽为畜”故事里讲:

新石器时期,万物夺生、弱肉强食。女娲号令各氏族部落奋起抗争,一边,除恶养善。猎杀虎狼等凶残的“恶类”,一边,拘兽为畜。捕捉猪羊鸡鸭等“善类”,一边砌围墙、建栅栏、搭窝棚而养殖,一边驯化猪、羊、牛、马与人相善、供人使用。

由此可以说枣庄地区的养猪史从原始部落时期已经开始,借人祖始母女娲“除恶养善 拘兽为畜”的故事来讲,“荄子猪”应是是东夷人拘兽之后代,也可以说是“华夏第一猪”。

(三)考古发现“荄子猪”是北辛文化时期的家猪

2001年,中国农业博物馆出版的《农业考古》在(220页)发表了枣庄博物馆高级馆员、考古专家石敬东先生“从出土文物看汉代枣庄地区的养猪业”的论文:

千古珍畜“荄子猪”探源

“枣庄具有悠久的养猪历史,早在七千多年前,北辛遗址曾发现有家猪遗骨出土,如在灰坑14近底部发现有六个个体的猪下颌骨集中放在堆,灰坑15近底部放置有两个相当完整的猪头骨,经确认为家猪型成年猪”

从出土的猪头骨来看与荄子猪头骨十分接近。石敬东先生,另在文中分析:从出土的不同形制的汉代陶猪圈模型观察,“猪圈围墙都设有猪的进和出口”,“大部分都是一猪一圈”和“带侧猪圈”和在齐村镇渴口汉墓群出土“泥质红陶猪圈”内有一头猪,尖嘴、大耳、体肥大、四肢粗壮...。这一“荄子猪”造型,与《本草纲目》兽部第五十卷(二六八五):“时珍曰猪天下畜之,而各有不同,生青兖徐淮者耳大...”的记载,都一致说明枣庄地区饲养“荄子猪”的历史悠久。同时也可以推算出枣庄地区采用的“圈养和牧养相结合的方法”:“牡者子母不同圈,牝者同圈则无嫌”的选种方法。要比成书于北魏末年的《齐民要术》里介绍的养猪术,早了500多年。

(四)“荄子猪”这一枣庄民间称谓,是古语遗的存

通过网络检索,在《中国猪品种志》里没有“荄子猪”这个品种名称,也只有枣庄叫“盖字猪”这是枣庄民间方言。

独树一帜的枣庄方言,虽然有些字的发音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查不到,但是在古典文字里大部分都能找到音谐义同的文字。从而可以看出枣庄方言是一笔独特的文化遗产,独特就是价值。

千古珍畜“荄子猪”探源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辞书之祖《尔雅》、明代《本草纲目》和清代《豳风广义》以及我市现代著名学者吉佐棠先生的《文字起源图解》都一致记载:

“牡(公猪)曰猳、亦曰牙,牝(母猪)曰彘、亦曰豝(吧)、曰貗(喽),末子曰么”。

吉佐棠先生的《文字起源图解》另载:

“故知豩训为“乱群”,即甲群的牡豕与乙群的牝豕,可以任听其自由相互串连交配,而不予以控禁。今天在广大农村中,仍谓牲畜交配曰“豩羔。”实历史语言之遗存矣。”

对照以上枣庄关于猪的方言可以品味出历史的味道,例如:

枣庄人至今仍用“喽喽”.....“吧吧”.....的口语呼唤猪吃食:排序最后一名为老“么”(灭):用“豩豩”(读作bai)用形容猪的“乱群”交配行为,作为发誓的口语:对去势(阉割)的老龄猪叫“老荄肉”。这些关于猪的方言都是千年古语的遗存。

(五)“荄子猪”是祀天、祭地、享宗的供膳佳品

古代先民看到从黄昏后,到黎明前,天空都是黑暗的长夜。自然认为“天地玄黄”。对黑色产生有超越生死的敬畏。所以用黑色的棺材,以界阴阳两个世界。天生黑色的“荄子猪”,自然有尊天敬地、祭祀神祖的神灵。《括地志》记载:夷人“葬则交木作椁,杀猪积椁上,富者至数百,贫者数十,以为死人之粮...。以寄托死者在另外一个世界,五谷繁植、六畜繁衍。

在看,在滕州市前掌大遗址,商代墓葬中出土的,青铜面具。资深文史学者陈如德先生认为这个:“大耳、上额刻有菱形花纹、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并排两个鼻孔,俨然就是以“荄子猪”特点为原形的,猪龙造型面具。如同红山文化的玉猪龙,是为了娱神娱祖祈求神灵保护氏族安宁繁衍、五谷丰登的礼器、祭器。说明枣庄地区“无荄不能祭”的文化,早商代已经蔚然成风。

古人认为“荄子猪”不仅是“再生”“辟邪”“财富”和社会身份的象征。而且是祀天、祭地、享宗的供膳佳品、民间笃信分食供膳可以驱邪去病。因此“荄子猪”成为重大祭祀活动不可或缺的的祭品,。这种非“荄”不敬、必须用黑猪头供膳的风俗,在当今一些重要的传统的祭祀活动中仍然首选。因此这个千古珍畜得以遗传至今。

“荄子猪”不仅作为不可替代的祭品,更是生活中的最佳肉食被世代传承。据《本草纲目》兽部第五十卷(二六八六)记载:“北猪味薄煮之汁清,南猪味厚煮之汁浓毒尤甚,入药用纯黑豭猪。”并告诫除了黑荄猪外其它各色各种的猪“并不可食”

另据《豳风广义》和《本草纲目》介绍:“北方水深土厚、风气高燥、其肉味甘、性平、无毒大能补肾气虚损、壮筋骨、健气血”。

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成果证实:枣庄独特的“水深厚土、风气高燥”的自然气候,“崇尚自然、大德侠义”的传统文化。为我们遗传的千古珍畜“荄子猪”,是枣庄市独特的地方物种和文化遗传资源,是枣庄市畜牧业的“老字号”、是可品味的“原始风味”、是“华夏第一猪”。具有广阔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