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能音箱市场硝烟四起---亚马逊开始亮剑

 信条 2017-06-18

继电脑、智能手机之后,改变人生活状态的产品已被公认为是智能音箱了。加上亚马逊和谷歌又在智能音箱取得了令人信服的市场标杆效应,这个时候一下子全球的企业都在开始一股脑的跟风,都想在智能音箱行业站住脚

进入到 2017 年,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创业公司,几乎都以打造中国版的Echo作为企业在智能音箱行业的使命进行迈进。今年的2 月份,百度进军智能音箱行业,百度对外宣布全资收购创业公司渡鸦科技;3 月,在离职前几天,吴恩达还曾亲自率领一支技术团队来到深圳考察硬件厂商;4 月,腾讯进军该行业,腾讯宣布推出智能语音助手「腾讯叮当」,直接对标亚马逊的 Alexa;随后出门问问在 4 月宣布推出虚拟个人助理,几天前,阿里巴巴宣布将与喜马拉雅FM合作开发智能音箱。另外,自上年开始,阿里的众筹平台上出现了不下于10家的和阿里云共同合作的智能音箱。以及即将在下半年亮相的问问智能音箱 Tichome;而在 5 月,来自联想和创业公司 Rokid 公司的智能音箱产品正式面市,从外观或功能上,二者都以本土版 Echo 自居……

另外,小米版的“Echo”早已完成了产品研发。内部据悉产品定位价格不超过500元人民币,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已经出现了两个个名为“小米AI音箱”和“小米AI”两个公众账号。这两个账号由已经由 2017 年 4 月 26 日完成认证,主体是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其他途径来的消息,网易、搜狗、360 等手里都有智能音箱相关的立项。就连一直被认为不具备硬件产品基因的腾讯,内部产品也早已完成了开发。还有早已浮出水面的微信硬件:微信相框,也正对标亚马逊的 Echo


另外一个阵营,则是以JBL、飞利浦和天龙等传统音响品牌为主推出的智能音箱系列。


其他厂家比如海尔、WF、魅族、lopper、line等等……………………


在深圳市南山区方圆一公里的范围内,就聚集了上百家智能音箱方案商,他们从供应链内的各类公司拿到语音模组、芯片,然后迅速拼出一个解决方案。喜马拉雅FM硬件事业部总经理李海波对外说过,自己迄今已经在市面上看到上百个新生的智能音箱品牌。一名业内人士判断,两年内,如今上百家从业者会被洗牌至两位数,包括少数几家有强大生态的平台,和能实力作出爆款产品的硬件公司。


大战前夜,未见火光,但硝烟渐起。


亚马逊亮剑了!

Echo Show带显示屏、8个麦克风阵列、买2个便宜100美元,单价相当于179.99美金,相当于原先Echo的产品价格

Echo的价格从179美金直落到139美金,价格直逼售价129美元的Google Home

而Dot价格直到39.99美金,据悉这个7麦克风阵列的硬件产品,国内绝大多数厂商成本价都不止这个39.99美金。


亚马逊的官网上Echo系列产品大范围降价了,小编却听到国内很多智能音箱公司很高兴,这个真是搞不明白了。单从Amazon Echo降价来看,至少国内两个层次的智能音箱厂商都应该感觉到巨大压力,无论你是品牌厂商还是ODM厂商。


自从苹果HomePod发布以后,Amazon和Google应对苹果的策略自然也是舆论关注的焦点。但是Amazon率先开打价格战还是超出了预料,Echo系列产品全线大幅度的降价,对于市场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也包括了国内市场。


 “很多公司都在跟风音箱,有算法就想自己出硬件产品,从麦克风阵列、处理芯片、降噪算法、声学结构到内容和服务整合全部自己做。结果他们找的方案商就从各处拿语音模块、芯片,只能拼凑出一个粗糙的产品。”一名业内人士说。

支持Alexa的“Dash Wand”已经免费了,如果Dot开始免费,接着Echo或者Echo Show免费的途径如果也被亚马逊找到了,其他人如何自处??


亚马逊在这个时候为什么要打价格战?

首先、说苹果,苹果的产品价格和对应的产品工作原理,和亚马逊的Echo定位不重叠,并且构不成市场冲击,亚马逊也不会Care苹果的Home Pod的发展,

但是Google Home的价格对他有影响了,并且亚马逊认为苹果的用户足够多,是大于亚马逊的用户的,并且后期苹果如果进行市场的其他大招待放,不如自己先发制人,抓紧积累用户,中低端市场通吃。产品区间,只要Amazon积累了足够的用户量,就不用担心未来在AI时代与苹果的竞争。


Amazon的价格战影响会怎样?

更加严峻的是,此次价格战不仅是巨头间的博弈,对于其他智能音箱厂商、以及围绕Alexa开发相应智能家居产品的公司,也将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甚至是生存空间的丧失。


一旦to B市场上出现一家巨头免费,其他人就没得玩了。更重要的是,免费平台之争会让这场战争加速。就像滚雪球,用户规模越大的平台,获取数据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相应的,经由不同数据量级训练的语音品质,音箱语音识别准确率的差距,也会迅速拉大。

一些此前单纯向企业出售算法生存的小公司,已经被迫尝试自己做面向消费者的硬件产品。然而,这些公司接下来还得面对供应链、销售渠道、内容整合的问题。


总结:人工智能时代,智能音箱产品,不能以互联网公司的思维去发展了,更不能以方案商,工厂的思维去发展硬件了,更不用提产品的平台打造了。因为AI时代的产品升级了,或者说生态系上的闭环形成了,你要充分认知到自己的定位。深圳传统的优势这个时候已经不能左右市场趋势了,特别是在进入欧美市场的时候,依赖的渠道主要还是Amazon,扣除Amazon的渠道和广告费用,若希望通过能比Amazon Dot或者Echo更便宜来赚钱你就不要再搞了,如果做个类似Home Pod的东西想赚钱,倒还有可能,前提是Home Pod没有内置IOS系统,仅仅是作为MFI认证后就可以做的产品,类似耳机和数据线。


现在看Amazon也对于这些厂商也失去了耐心,并且认为他们对亚马逊生态的理解不够彻底,无法匹配亚马逊在Alexa生态系上的发展迭代,或许亚马逊想着最好是有硬件厂商做出的硬件要比自己的更高,更快,更强。类似谷歌推出Nexus 手机一样,后来居上的三星、华为超过了谷歌,但是系统还是安卓系统,亚马逊或许希望更多的智能音箱搭载Alexa去发展。


但是这次大幅降价就意味着Amazon放弃了当初的念头,完全是要一个人去战斗!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