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沟村——幽静山谷中的古老村庄王化沟村是宁武县深山中一个古老的村庄,因为它建在悬崖中,背倚峭壁,面朝峡谷,形成一个与周围世界格格不入的世外桃源,远远望去,就好像是空中楼阁,因此,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悬空村”。 如果从谷底仰望“悬空村”你会发现它真的就好像一个完全独立在悬崖当中,好似空中楼阁。空中楼阁中升起的袅袅炊烟,极似天上人家。在这个村子里最为陡峭的是'悬空屋 ', 修在壁顶。各家走廊之外多用木料横竖搭建,悬于空中,铺就木板,这便是村子里唯一的一条“主干道”,也是连结每户贯穿全村的路,路面狭窄,半悬在空中,形成了“空中栈道”景观。 在这个深山老林中,生活着三四十口人。他们随和、诚实、友好。好客的村民,不论是年逾古稀的长者,还是稚气未退的孩童,都会热情地请你去家里做客。他们不缺水,不缺柴,睡火炕,烧木薪,靠山吃山。每天种种地,刨点药材,采点蘑菇,搞点山货,换来油盐酱醋,石碾石磨,肩挑背扛,过得真的是无忧无虑地日子。在村子身处还有一眼山泉,长流不断,清澈甘甜,是全村日常生活的唯一水源。 据说,“悬空村”早在清乾隆年间就已经存在了,当时他们的祖先为了逃离战乱,便来到了这个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在这里过上了全新的生活。很多人无法理解他们为什么要在这个与外界几乎隔绝的地方生活。当地一位村民讲:他们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已经习惯了,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他们选择了远离尘世、名利、喧嚣。只求在这里得到一份自在与安宁。真是活在悬空处生在逍遥中。
大汖村——大山里的布达拉宫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而以山水为名的村庄,全中国也只有山西盂县梁家寨的大汖村了。大汖村存在于深山沟谷中,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盂县现存最古老的村落。“汖”字作为古汉字,已很少有人认知了。它在康熙字典里读“pin”,而山西盂县的当地人习惯把它念作“ch?ng”。 从小常听的一句话就是“太行深处有人家”。但太行啥样?人家如何?是没有切身体会的。当你钻进大山的沟壑,沿着宽度只能行走小车的土石山路,看着身边清晰在眼的太行山容颜以及从未见过的嶙峋巨石,弯弯曲曲地爬上大汖村时,才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大山深处,什么叫深山人家。 大汖村之所以被称为“大山里的布达拉宫”,因为它与布达拉宫相仿,但是它最奇特的是所有房屋都没有地基,只凭借粘土和石头砌盖在一块光滑的山石上。依山就势,顺坡而上,层层叠加,参差错落,村内各家各户以小巷连接,息息相通,户户相连,布局自然又犹如迷宫般神奇。人们进出往来,只能靠一双脚。 大汖村犹如被太行山包围保护着,蜷缩在它的怀抱中安详古朴,听天由命;又是那样的深藏难露,孤独寂寞。目前村里只有17口人生活,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50岁,在这里生活的老人每天洋溢着平静、自足、幸福的神情,给人以纯朴、悠闲、与世无争的印象。
穽底村——清水出芙蓉穽底村处于晋豫通道的咽喉地带。一道水坝,拦住了一潭碧水,形成了一个人工湖,给这个山村平添了几分秀色,也解决了饮水、灌溉问题。它的四周被群山环抱,悬崖绝壁如铁桶封闭,小村依山傍水,植被浓郁,祥云湖偎依其旁。仰望高处,又是奇峰、怪石、绿叶、飞瀑,幽静奇绝! 穽底村还有一个名字叫“白云谷”。因为这里的地形不太通风,山外不雾它也雾;山外晴空这里便是沟里白云;山雨欲来时,山洞、山缝尽冒雾气,烟雾汇集绝壁之间,形成长长的云带,给奇山秀水蒙上了一层面纱,所以叫“白云谷”。 穽底村的民风非常古朴,也因为这里独特的地理环境,所以他们有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这里的民居多取石头为建筑材料,石板街、石板房、石凳、石碾看似简陋,实则很实用,冬暖夏凉,经济环保,同样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沿着干净的水泥路,呼吸着清新的山间空气,饱揽着满眼的太行风光,还经常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美院学生,面对群峰,席地而坐,练习写生。 在这里还有一个主要特色,就是穽底挂壁公路。以前的井底村没有到外界的公路,村民们要去县城都得步行走山路。为了彻底走出这个“井底”,穽底村的老百姓用了15年时间,终于建造出了自己的公路,走出了大山。
黄崖洞镇——人类的最后家园黄崖洞镇是长治市黎城县的一个“红色”镇子,身藏太行山间。为什么是“红色”呢?因为地壳相对运动产生的巨大能量,把这里的硬红石英砂岩、页岩层组成的山岳切出道道峡谷,峭壁连绵数十公里,拔地而起,直冲云霄。这些峡谷也陡峭险恶,还有奔腾的飞瀑,葱茏的林木,是一处天然的公园,同样也是八路军的兵工厂所在地。 黄崖洞是这里最为特色的旅游景点之一。因这里的悬崖陡壁皆为黄色,东崖壁上有一天然石洞而得名。峭壁千丈的悬崖,飞流直的瀑布,变幻神奇的云雾;让这个充满着革命历史气息的圣地又多了许多神秘感。站在山岭上,望着起起伏伏的峡谷,想起革命先辈拼死打下的江山,让人们心中不由升起了敬畏之情。
岳家寨——天路尽头,天外人家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幽静而又美丽,让世人无限向往,而在太行山深处,就有这么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岳家寨,原名下石壕。有“太行空中村”之称。它是由两个村落组成,两村形态参差,风格迥异,气势不凡。每个村大概有十几户人家,民居就地取材,建筑都是由石头筑就,石墙石顶,村头石磙石碾,村边石桌石凳,高低错落,精雅有致,一个院落连着一个院落,恍若一个石头的世界。 细雨朦胧中,群山云雾缭绕,似梦如幻,仿佛仙境。盘上“天路”,迂回盘结,百折千回,跌宕起伏;沿途经过深邃的峡谷,逶迤连绵的山峰,千沟万壑,红叶满山。进入寨内,可以看到大片的果树,树下的圈舍里,几只鸡正在争食,几只小狗悠闲溜达,一派怡然自得的景象。每一户农家,都是一幅风景。 白天的时候这里祥和热闹。入夜,除了几声犬吠,整个村子一片静谧。满天的繁星是那么纯、那么美,真可谓“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春天时,漫山遍野的桃花竞相开放,一片芬芳;夏天到,满眼都是翠绿欲滴的植物;秋来后,红红的花椒晒在石板房顶上,呈现出一片美丽的乡村景色;冬天至,大雪把美丽的山村装扮得分外妖娆。 至于村子的历史,我们并没有找到确切的文字记载,只是口耳相传,说是与河南汤阴的抗金英雄岳飞家族有历史渊源, 当年岳飞被奸臣所害,其后人被迫从河南汤阴逃难至此。 据房东讲村子里保存着一张族谱,可以证明他们是岳飞的后代,但族谱在十年浩劫中被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