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祖国医学称作“白庀”,中医中药治疗银屑病具有很大的优势,下面盘点治疗银屑病常用的中药: 浮萍 【性味】:辛、寒 【归经】:入肺经 【功效】:发汗、祛风、解毒 【对症】:适用于皮肤瘙痒,发汗功能甚于麻黄 【用量】:10~15g 应用参考:浮萍含多量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有利尿和解热的作用 地肤子 【性味】:苦、寒 【归经】:入肾、膀胱经 【功效】: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对症】:用于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用量】:6~15g 应用参考:本品含15%的三萜皂苷,绿色部分含生物碱。目前临床上常用其内服或外洗治疗银屑病,疗效较好。 连翘 【性味】:苦、微寒 【归经】:入心、肺、胆经 【功效】: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对症】:用于治疗湿热、丹毒、痈疮肿毒 【用量】:9~15g 应用参考:本品含连翘酚、皂苷等。据《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连翘诸家皆未言其发汗,而以治外感风热,用至一两必能出汗,且其发汗之力甚柔和,又甚绵长。”有研究者称在其所治银屑病的处方中,重用连翘,临床效果甚好。 薄荷 【性味】:辛、凉 【归经】:入肺、肝经 【功效】:疏风、散热、解毒 【对症】:服之能透发凉汗,又善表瘾疹(现代医学称“荨麻疹”),为愈皮肤痛痒之要药 【用量】:3~6g 应用参考:薄荷含挥发油含量高,局部应用可以治头痛、神经痛、瘙痒。皮肤外用,首先有凉感,后有轻微刺灼感。此种凉感并非皮肤温度降低,而系刺激神经末梢之冷觉感受器所引起。 黄芩 【性味】:苦、寒 【归经】:入胃、肺、胆、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解毒 【对症】:泻肺火,疗疮排脓 【用量】:3~9g 应用参考:黄芩有解热、利尿作用。据报道,黄芩中的黄芩苷成分能降低银屑病病人中性粒细胞对LTB4的趋化反应从而治疗银屑病。 金银花 【性味】:甘、寒 【归经】:入肺、胃、心经 【功效】:清热解毒、治疮疡 【对症】:用于热病热在卫分和肺热证;用于一切热毒疖肿、痈疮 【用量】:10~15g 应用参考:金银花水浸剂(1:4)有抗真菌作用。历代医家用于清热解毒,仍以金银花为先,均推之为外科圣品,治疮疡之要药。 防风 【性味】:辛、温 【归经】:入脾、肝、膀胱经 【功效】:祛风解表、善行全身 【对症】:用于治疗一切风疮、疥癣、皮肤瘙痒、瘾疹 【用量】:3~9g 应用参考:防风煎剂有发汗解热作用,临床有用防风通圣丸加减治疗银屑病的报道。 生地 【性味】:甘、苦、寒 【归经】:入心、肝、肺、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化瘀血、生新血 【对症】:用于热入营分,血热发疹发斑等 【用量】:6~10g 应用参考:生地含有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据有关文献记载:生地尚有“润皮肤燥,去诸湿热”以及“内专凉血滋阴,外润皮肤荣泽”等功效。所以,临床用生地与相应的药物配合治疗银屑病、湿疹和剥脱性皮炎等。 麻黄 【性味】:辛、苦、温 【归经】:入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 【对症】:用于治疗风邪顽痹、皮肤不仁、风疹痛痒 【用量】:1.5~6 g 应用参考:麻黄主要含有麻黄碱、伪麻黄碱、麻黄挥发油等。麻黄挥发油有发汗作用。 桂枝 【性味】:辛、甘、温 【归经】:入心、肺、膀胱经 【功效】:祛风湿、散寒解表 【对症】:用于风湿、寒凝引起的斑疹 【用量】:4.5~9 g 应用参考:桂枝含桂皮挥发油、桂皮醛等。桂皮醛有刺激神经、促进皮肤血管扩张、发汗解热作用。临床上有桂枝汤加减治疗银屑病的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