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云诗画一组

 凌虚阁主 2020-02-29

题画

欲撷芳华入画笺,一枝一叶总堪怜。

何辞洛邑三千纸,不负人间四月天。

画竹

闲写轩前竹一竿,风中凭倚翠栏干。

何须劲节人激赏,我自同君相见欢。

画莲

轻揉墨色有无中,腕底莲花各不同。

欲学青藤烂漫笔,未知须付几生功?

注:徐渭,号青藤,开创大写意花鸟画风,其后写意花鸟大家如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等,莫不深受其影响。

自题国画《百合》

梦里芳姿看未真,芸窗走笔忆风神。

依稀褪尽红尘色,不事铅华亦动人。

题画

一枝如画亦如诗,红粉芳华能几时?

怜惜卿卿频写照,年年许我寄相思。

自题国画《迎春》

一幅生绡可慰痴,闺中妙笔几人知?

千条翠蔓花如绣,不负迎春烂漫时。

自题写意牡丹

天香国色不须争,花满城时人满城。

闲写一枝酬眷顾,凭君长记洛阳情。

自题写意芍药

雍容非与牡丹同,娜袅千般费画工。

人逐魏姚倾国色,我怜红药殿春风。

自题《湘云眠芍》

锦心绣口几人俦,兴至何辞倾玉瓯。

小醉酣眠红药圃,是真名士自风流。

画芍偶题

毫端慵计拙还工,但有真情自不同。

惆怅春归无觅处,芸窗日日忆胭红。

自题《芍药册页》

一册芳菲可慰痴,闺中妙笔几人知?

风枝露叶情无限,犹似年年初见时。

自题《园丁》

莳花弄草少闲停,羞共花枝入画屏。

直面三千桃李树,欣然我亦一园丁。

自题写生芍药 

花前写照不辞频,腕底还如眼底真。

明日芳华应谢尽,丹青堪忆小园春。

自题国画牡丹

瑶台无地种斯花,谪向人间姚姓家。

染就陶公篱畔色,千金未肯一枝赊。

自题写意白牡丹

自是花中第一香,天然颜色不须妆。

可怜向晚轻风起,舞罢云衣夜未央。

自题 《海棠扇面》

东园一树海棠红,万点春愁谁与同?

不厌斜枝频入画,怜花老去太匆匆。

自题《茶香果熟》图

胭脂笔下果初红,一粒堪斟茶一盅。

但使浮生长若此,白驹过隙任匆匆。

自题国画牡丹

依旧人间富贵花,纤纤腕底扫铅华。

盈盈几许胭脂色,不入寻常百姓家。

自题国画牡丹

曾是沉香亭畔身,千年未改旧丰神。

霓裳曼舞浑如醉,犹似君前杨太真。

自题白描写生枇杷花

谁解殷勤向小园,纤纤画笔自难言。

休云岁晚无芳觅,腕底枇杷花正繁。

自题《风雨兰》

原是纤纤草一株,天涯海角自荣枯。

只因偶被诗人识,始得芳姿入画图。

自题国画《寒梅图》

月下何如笔下真,霜枝朱萼显丰神。

几番寂寞黄昏雨,一段伤心玉笛春。

疏影堪怜初雪骤,暗香惟藉晓风匀。

拈毫漫写花千朵,莫道原非庾岭人。

题郭少一先生写赠菊石图

霜毫点染不须工,但有诗情自不同。

信笔移来陶令菊,萧萧犹带晋时风。

咏墨牡丹兼答海粟大师弟子刘昭君前辈惠赠

别样风姿若倚阑,世人莫作等闲看。

三分墨亦倾城色,羞杀满园红牡丹。

题画兼答岭南画派传人赵维灵会长惠赠

一枝摇曳草虫惊,十里芦花映月明。

旅雁不知何日至,螳螂先已怯秋声。

题建京兄为余制山水扇面

莫管停舟向哪边,篷山信有好江天。

此生何日绝尘去,一棹清风伴我眠。

清平乐.题扇

欹枝犹俏,偏恐韶颜老,一柄生绡写小照,莫惹相思太早。

丹青画就谁怜,芳心自眷婵娟。从此花前月下,嫣然长傍嫣然。

鹧鸪天.自题《李清照》

绝世风华说到今,一颦一笑耐追寻。

自怜人比黄花瘦,谁解愁如碧海深。

从笔下,认词心,泼茶斗酒几知音?

古来多有漂萍恨,幸得芳名岁未侵。

作者简介:

韩颖,又名韩紫云,女,汉族,1971年生,籍贯辽宁,现定居洛阳,洛阳理工学院艺术学院教师。师从邓世广先生研习古典诗词。诗画作品散见于作品散见于《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当代西域诗词选》、《天山吟啸》、《中华女子诗词》、《中华诗人千家诗》、《中华诗人》、《辽西风》、《诗潮》等诗集和刊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