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读汉字〗 汨 · 汩

 智者1111 2017-06-18

趣读汉字

          汨·

                       (形近字)

                〖趣读汉字〗   汨 · 汩 - jindeshen2007 - 金余一的博客小篆“汨”    〖趣读汉字〗   汨 · 汩 - jindeshen2007 - 金余一的博客小篆“汩”

 

“金氏打油曰:

 

        汨汩二字难区分,实因字形太相近。

        汨旁日者细高个,屈原汨罗江中沉;

        汩从曰字形体扁,汩汩摹仿水流声。

        打油一首意难尽,写篇杂谈献诸君。

 

,音。它是名词,乃河流之名称。《说文》释义为:长沙汨罗渊,屈原所沈之水。

汨罗实为二水,《一统志》云:汨罗,江名,在湘阴县北十里。源出豫章,流经湘阴,分二水,一南流曰汨水,一经古罗城曰罗水,至屈潭复合,故曰汨罗。西流入湘。

    值得一提的是,的读音,是由于有一个读音为。汉武帝时,有位名臣叫金日磾。日磾二字读作“mìdī”,千万千万不能读成“ridan”

    “,音,它的本义为治水,疏通。现多用作连绵词汩汩

    象声词汩汩,古今运用甚广,其义大致有五:

    1.形容水或其它液体流动的声音。《文选·木华〈海赋〉》:崩云屑雨,浤浤汩汩。李善注:浤浤汩汩,波浪之声也。·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那老儿拿起瓢来,揭开蒲墩,舀一瓢冷酒来,汩汩的嚥了。《老残游记》第三回:池中流水,汩汩有声。又,水急流貌。《文选·枚乘〈七发〉》:怳兮忽兮,聊兮慄兮,混汩汩兮。吕延济注:混汩汩,相合疾流貌。·韩愈《流水》诗:汩汩几时休,从春复到秋。

    2.盛貌。唐·寒山《诗》之八十八:不肯信受寒山语,转转倍加业汩汩。直待斩首作两段,方知自身奴贱物。·元结《咸池》诗:至德汩汩兮,顺之以先。

    3.沉没;沦落。晋·王羲之《用笔赋》:没没汩汩,若濛汜之落银钩;耀耀晞晞,状扶桑之挂朝日。·林逋《杂兴》诗之二:一壑等闲甘汩汩,五门平昔避炎炎。

    4.动荡不安貌。唐·杜甫《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诗之一:汩汩避群盗,悠悠经十年。·王安石《答王逢原书》:不见已两月,虽尘劳汩汩,企望盛德,何日忘之?

    5.比喻文思源源不断或说话滔滔不绝。唐·韩愈《答李翊书》: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邹韬奋《患难余生记》第一章:不,他还有奇谈汩汩而出。

    拙文《汨·汩》,也就是“吊书袋”而已,决不是什么汩汩而出之奇谈,如有不妥,敬请读者诸君谅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