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梅的扦插育苗技术

 资料间 2017-06-18

杨梅的扦插育苗技术

(1)圃地选择。在坡度平缓山地,四周用砖块砌成插床,床长不限,宽0.8米,床底垫10厘米厚的碎石,再铺上10~15厘米厚的山泥,以作扦插基质,后用0.04%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苗床消毒。

(2)插条选取。以树冠外围的一年生春夏梢或当年生的夏梢(半木质化),剪去先端不充实部分,在枝条的基端紧靠1个节的下方,用刀削平,每插条留叶3~5片,长度约12~15厘米。每百枝为1束,把枝基部浸在萘乙酸等生长素溶液中,约经12小时在插条基部呈现褐红色时取出。如浸的时间过长,基部会出现紫褐色,应用清水将其洗到褐红色为止。

(3)扦插时间。春季扦插在4月中旬进行,夏季扦插在7月下旬进行。

(4)扦插方法。插条的行株距为10厘米×8厘米,将插条的一半长度插入基质中,插后即浇水,使枝土密接。上搭薄膜棚两层,低棚呈弓形,中间最高点离床面0.8米;高棚高1.8米,其顶部覆盖两层芦帘,棚四周再挂一层芦帘。

(5)插床管理。床内温湿度调节,主要靠棚膜的开闭和浇水来控制。在4月下旬到6月下旬,棚内温度控制在25~28℃,插后两个月内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以后再降至85%左右。在一般情况下,春秋两季每月浇水1次,夏季须每周1次。盛夏温度过高时,可暂时揭去棚膜,必要时每天淋水1次,在6月上旬至9月上旬各喷洒1次波尔多液防病。

(6)成活因素。杨梅扦插苗能否发根成活,除与苗床管理技术密切相关外,还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①棚膜的色泽和生长素浓度。据试验,在黄色棚膜下,用200毫克/升的萘乙酸处理插条基部的,其发根率达51.5%;用50毫克/升的萘乙酸处理的发根率22.7%;清水(对照)处理的发根率4.8%,在白色棚膜下,用200毫克/升萘乙酸处理的发根率12.1%;50毫克/升的萘乙酸处理的发根率6.1%;清水(对照)处理的发根率3.5%。

②扦插基质种类。据试验,不同的基质对扦插发根有不同的效果。用山泥作基质的发根率达50%,而以珍珠岩作基质的发根率21%,用砻糖灰作基质的则不发根。

            

  实生育苗

杨梅的繁殖,目前主要以“实生育苗(或选挖野生苗)——嫁接”为技术模式。现代生物技术的引入、应用,还待于研究、试验。因受种了生理特性及优良度、圃地的环境条件、育苗技术过程等诸多因素的交互影响,因此必须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措施,使其发芽率、出苗率、或活率达到最佳状态,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采种与种子处理:1、采集果实完全成熟的果核作为种子。最好是选用优质野生杨梅的果核,以增强杨梅良种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2、将用作种子的果实去尽汁和所依附的果肉,置于无直射光照的通风、干燥处晾干外壳水分,备用。准备春播,则应沙藏保湿。

二、整地作床:1、选择腐殖质层厚、光照和通透性好的沙质壤土地设立苗床。2、苗床宽1米,长度则从种子多少及地面积而定,开挖深度应大于0.3米,四周留0.04米的埂,以免肥水外溢,冲走表土。3、将1—3克克钙镁磷肥、5—7克千克腐熟厩肥与苗床表土混合,八平,压实。

三、密播育苗:1、将备用种子密播一层于苗床上,覆盖0.03米厚的湿润河沙,沙面上盖一层薄膜,膜上加0.04米厚的黄土,再覆0.2米厚厚的杂柴草。这种覆盖法的作用在于充分利用河沙保湿、保温、通透性好的物理性能;而薄膜可阻止苗床水份蒸发和杂草生长,又能隔离伏天高温辐射和雨水冲击;表层的杂柴草可减办人、畜践踏及鼠害等。2、播后应经常注意管理、观察,有效防止人、畜、鼠、虫对种子、幼苗的危害。出苗时,应及时揭除薄膜上覆盖物,并改平膜为棚膜,如遇春季(三月上、中旬)的突发性高温,应及时揭膜通风、降温。

四、移苗育砧:1、在冬季选择肥、水和光照条件好的地段进行整地、施肥和土壤消毒、杀虫,准备好圃地。2、当杨梅实生苗长到4—5片直叶时,选择阴天移苗,株距0.08—0.1米,行距0.25米,每亩定植2—3万苗。栽时以清水润蔸,清单搞好后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适度疏枝(叶)、除萌,以增加粗壮度,为翌春的嫁接打好基础。

 常规嫁接

嫁接,在果树栽培上具有保持优良品种性状、增强树体活力和对环境的适应性、矮化树冠、促进早实丰产等意义,是目前杨梅藉以发展的主要途径。

构成杨梅嫁接高成活率的主要技术因子是:优质的砧木、接穗—砧木须生长势强,根系发达,达到不同嫁接方法所需的粗度;接穗须选持果质优良、生长势强、丰产性较好的成年结果树,剪取杨梅树上、中部外围的1—2年生健壮成熟枝,剪去顶端和不充实、不成熟的芽节,每段长4—7厘米。适宜的嫁接时间——既要选在形成层和薄壁细胞的旺盛分裂期,又要避免“佃流期”(此时的单宁分泌量多,单宁,为杨梅树液中的一种酚类物质,在砧、穗削面的细胞受到机械损伤时接触空气而在多酚氧化酶作用下发生氧化缩合反应,形成高分子的黑色浓缩物,容易窒息砧、穗伤口细胞的呼吸,又易与构成原生质的蛋白质发生沉淀,由颗粒化细胞组成隔离层,阻碍砧、穗的愈合和物质输导,以致嫁接失败)。

常用切接法:自“雨水”后至“清明”前后,以地径0.7—1.2厘米,的实生苗(最后是一年生苗)为砧,在离地8—10厘米处剪断,选砧皮厚,光滑处由下而上,由外向内削少许,成斜面,由斜面皮层带木质部处垂直下切2—3厘米。取接穗枝,在下芽以下的2厘米处削一个短斜面,斜度约35—45度斜面长0.8—1厘米。再在其对面侧削一个2—3厘米的长斜面(削去少许木质部),速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使长斜面两边或一边的形成层与砧木形成层对正、靠紧,以薄膜带缚绑,培土及接合部。

有些地方在嫁接前,将砧木从圃地挖出,置于室内切接后再定植。这种方法嫁接成活率较高,不受天气影响。

苗期管理:5月中旬,检查嫁接苗成活率,及时拔去死苗;嫁接苗成活发芽后,及时将砧木萌蘖除尽,一般萌蘖较少;在苗圃地应对嫁接苗追肥,薄肥勤施,在6、7、8月时,每月施肥1次,肥料以复合肥为主,将其稀释成0.5%浇施;及时除去苗圃地的杂草,经常进行浅中耕,疏松表土,同时谨防损伤苗木;梅雨季节及时排水,7—8月干旱时应及时灌水抗旱;病虫害主要防治杨梅卷叶蛾,一年两次,幼中发生在5月底至6月中旬和7—8月,可用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和敌敌畏乳油1200倍液防治。

圃地种植:苗圃地应选土质疏松透气,有机质丰富,酸性或微酸性的沙性山田土,最好能排能灌。把圃地挖1米宽畦(包括畦沟),沟深0.4米,宽0.3米的要求整理好。种植时间与嫁接时间相同,最好选择不下雨天种植。每畦种两行,行距20厘米,株距6—7厘米,一般亩种1万株。杨梅嫁接苗在苗圃种植时必须培土,培土至少不低于接穗最顶端1厘米。在培土保护下,温、湿度比较稳定,有利于接口愈合、成活和生长。5月上旬接穗发芽,盖在芽上的土一般能自动塌下,如仍有土块压住应及时除去,以利发芽。

 

 高接换种及管理

对于野生杨梅较多的地区,人们需要一种见效快、投资少的以优换劣的技术与之相适应。经过技术人员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高接换优,又叫高接换种的方法。

高接树的选择一般选择幼龄树比较好,而老龄树成活率较低,恢复树冠慢。对被接树分骨两年进行为好,第一年选择该树的东南方向的骨干枝,基部粗度为2—3厘米的枝条进行高接。一般采取“五枝接二、三枝接一”的原则,并对周围枝条进行保留修剪。保证受接枝条阳光充足、通风。第二年选择西北方向枝条进行高接。实践证明:一年完成全树换种则树体一时损失过大,反而影响接穗成活、生长。一树分两年完成换冠,成活率高,保留枝起遮荫,避免日灼与霜冻,还可挡风,使新梢不易被折断。嫁接抽发的枝条生长快,恢复树冠时间短。

接穗应在丰产、健壮、无病虫害的结果园树上采集,随采随接成活率高。选择粗度0.5-1厘米芽眼饱满,发育成熟的二年生长枝,剪叶后,需用湿毛巾包住,保湿、保鲜。若需外地引进,接穗要用湿苔藓与接穗分层包装,湿布或旧报纸包裹,外用塑料薄膜包装。注意包裹里的湿度,以免过湿霉烂,也可以用略湿的细沙进行分层贮藏待用。

高接的时间一般在清明前,即三月份,此时气温不高,树液已流动,有利于接口愈合成治,若嫁接过早或过迟都会影响成活率。

方法一般采用切接。在离枝叉20厘米左右骨干枝上选择光滑无疮处进行短截,截口要平滑,用嫁接刀纵向木质部开3厘米长切口。接穗沿下部略带木质部削切面,以背面45度削取3.5厘米长切面,并将切面的背面皮层平削掉3厘米,接穗长约10厘米,把接穗切面贴切口木质部插入,上端留0.5厘米,一边定要贴紧形成层,然后用2厘米宽的嫁接专用塑料薄膜亿紧封严,芽眼露外,以便成活抽枝。注意接穗头截面一定要包住,以免水分蒸发,影响成活率。如果枝条较粗可用同样的方法对中劈接,一个横断面可接二个接穗,方法同前。

接口数量视树冠大小而定,尽量多接,以便树冠恢复快,一般八年生树接30个左右有效芽,可1—2年完成。高接部位采用高位与低枝搭配,外围与内膛结合,使嫁接后树冠快速充实。

高接后两周左右检查其成活率,对已成活的嫁接枝条,把其周围的枝条进行重剪,但必须保留一定数量带有叶片的引头枝,除起遮荫和进行光合作用外,还可促进接穗正常生长。在8月下旬高温旱结结束后进行解绑。此时嫁接枝已抽长30—40厘米左右,注意及时摘心,促进枝梢粗壮、分枝。接口愈合处容易受风折断,应注意捆绑支柱或用绳拉等措施加以保护,翌年应加强拉枝和整形修剪培养合理的树冠。

高接后,进行培土翻耕,自树施焦泥灰20千克,复合肥1千克或钙镁肥1.5千克均可,并铺草覆盖地面做好夏季抗旱保温工作,杨梅的病虫害较少,在5月份有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防治褐斑病,对牡蛎蚧和卷叶蛾等害虫用40%水胺硫磷3000倍液进行防治。

 


 

 

农村科技远程教育专题之六

 

杨 梅 栽 培 技 术

 

一、园地的选择:发展杨梅生产,园地条件的好坏,将对其产生长远的影响。各地应以农业和土壤普查为基础,把杨梅的生长结果习性与当地自然条件、经济状况结合起来考虑。

    杨梅适应性强,一般山地均可种植。但其性喜温暖湿润环境,加上根系与好气性的放线菌共生,故在滨海临湖山地,通透性好的砂质微酸性土壤,海拔500米以下的平缓北坡更为适宜。如果栽培条件差一些,可以通过人为的改良,也能种植杨梅。比如山地缺水,可用柴草在树盘覆盖或挖坑蓄水来解决;土质粘重,可加砂石土及多施有机肥来改良;山坡较陡,可筑等高梯地或水平带、鱼鳞坑种植等。

    海拔高度对杨梅品质有明显的影响。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水汽的绝对含量相应降低。据调查,海拔较高的山峰,风速大,气压低,水分蒸发快,易使裸露的杨梅果肉肉柱形成尖刺形;而海拔高度相对较低的山地,由于气温较高,昼夜温差小,湿度较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低;海拔中等的山地,由于山峦重叠,互相遮蔽,散射光多,空气湿度和温度配比合理,较有利于杨梅果实的生长发育,因此,肉柱柔软汁多,甜酸适度,品质较好。

    山地坡向不同,杨梅的品质也有差异:南坡山地太阳辐射强,空气湿度低,可使杨梅果实成熟早、含糖量高、果形小、产量低,北坡山地则相反,散射光比例大,夏季温度比南坡低,湿度比南坡大。所以北坡杨梅一般枝叶繁茂,果形大、质地软、汁液多、风味佳、产量高。在场梅果实成熟期的6月份,湿度与温度的变化对品质影响也较大,实践表明:湿度与温度之比大于3.5时,杨梅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1%以上;在3.2-3.4时,为10-11%;小于3.2时,

在10%以下。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杨梅喜湿耐荫的特性。生产实践中也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在杨梅果实采收期,若高温干旱,则果实小、汁液少、风味差、产量低;相反,采收期晴雨相间,则果实品质好,产量也高。

    如有条件,杨梅种植园地,最好是选在近海或临湖(水库)的地方,因为附近的大水体能调节小气候,对杨梅的高产优质有较好的作用。

    二、良种壮苗的选择:杨梅优良品种的含义是多方面的。比如既要产量高,又要品质好;既要果形大,又要色泽佳;既要鲜食好,又要可加工等等。如果一个地方较大面积发展杨梅,则还应考虑不同成熟期的优良品种配套。这样不但可缓解采收期间劳力紧张的矛盾,又可延长市场供应期。有的地方若原有野生杨梅较多,则可采用高接的办法改换优良品种。如当地缺乏良种,则可考虑从外地引入接穗苗木。但引种要注意两地的气候条件、土壤质地等差异及原有品种的熟期,如地域差异较远的引种,必须先少量试种,成功后再扩大,切忌大规模盲目引种。

    杨梅苗圃地起苗的天气,最好选无风的阴天或小雨天,这样可减少苗木的水分蒸发。若遇苗圃地干燥,则应先浇透水,后再掘苗,以减少根系损伤。起苗后,应剪去伤残的根系或剪平伤口,促进愈合。如远途运输的苗木,还应用黄泥浆蘸根,后用稻草包扎护根,再用浦包(草包)或编织袋盛好,视苗木大小,每包50-100株。装车时,为保护根系,应将根部朝里,远途运输时为了减少水分蒸发,最好在苗上盖好防雨布,免受风吹、日晒,防止根部干燥和苗木发热变质。

    苗木质量的好坏,与种植成活率和幼树能否速生早产果关系极大。生产实践证明,凡苗木就地种植或运输距离近的,以种两年生嫁接苗为好;而需长途运输的,以种1年生嫁接苗为宜。

      1年生嫁接苗的壮苗标准是:

      ①品种纯正,无杂苗。

      ②根系发达,须根多。

      ③嫁接口愈合良好,或有1—2个分枝。

      ④主干粗壮,接穗第1分枝点起高30厘米以上,  分枝点基部直径不小于0.7厘米。

      ⑤无病虫害及受冻等征状。

三、定植方法:这是提高苗木栽植成活率和幼树速生早产的关键。首先,要根据品种、气候、土壤肥力及栽培管理措施来确定栽植密度。为使幼树提高前期单位面积产量,  一般每亩可栽20-40株左右。如栽40株时,要安排好计划密植方案。其次定植的时期,一般分春植、秋植两种。春植在浙江于杨梅萌芽前(2月中旬至3月上旬)进行。此时冰冻期已过,气温开始回升,有利于根系的恢复和生长。如过早,植后易遇冻天气,会导致土裂、根断、苗死;过迟,则根系受伤后尚未恢复,未能及时吸收肥水,而地上部已抽梢发叶,将影响成活和生长。

定植前,还要挖好定植穴,如在较陡山坡,最好先开水平带,在带中开穴,可有效地减少水土冲刷流失。其定植穴应挖在离外侧1/3处;较缓山坡,则可用块状整地,以后逐年深翻扩穴。  定植穴的大小,长宽深至少是0.8×0.8×1米。挖穴时,把表土和心土分开放,以便填土时分层利用。挖穴时间最好在冬季,经冰冻可使土壤风化,利于幼苗根系吸收肥水,并可杀死穴内越冬害虫。

苗木定植的方法是先在穴底施人适量经腐熟的基肥,如垃圾肥、家畜家禽粪肥等20公斤,草木灰或焦泥灰5-10公斤,钙镁磷肥0.5公斤,三者混和拌以泥土后放入,或每种肥料分层放入穴内,再在其上盖一层15-20厘米厚的肥沃表土,这是直接与苗木根系接触的土壤,做成中心稍高的馒头形,然后放下苗木,理顺根系,分次填入表土,用双脚四周踏实,注意不能伤根与嫁接口平齐。再在嫁接口上面用土覆盖高于20-30厘米。一般把心土放在上面,其道理是,可通过中耕、施肥、复草等方法进行改良,而下层土改良较困难,加上苗木根系转活后立即需要吸收肥水,所以根部要加入表土为宜。苗木定植后,如土壤干燥,应浇足定根水。这样既能保持根系在潮润的土壤中便于成活,又能通过水的作用,使根部和泥土紧密接触,有利于提高成活率。浇水后上盖一层松土,以减少水分蒸发,防止表土板结开裂。

苗木定植后,要因地、因天、因树制宜,适度掌握深浅。过深,因土壤通透性差,不利于根系生长扩展,以后地上部分长势也弱;过浅,易受强烈阳光及干旱的威胁,特别是当年7-8月份高温干旱季节,会失水干枯死亡。定植时,还要注意将苗木嫁接口部位的塑料薄膜解开。

生产实践中,有时会出现苗木栽后已经成活抽发新梢,但到秋后甚至2-3年后,幼苗却不断出现枝叶发黄死去的情况。经检查,其主要原因是嫁接时包扎接口的塑料薄膜带没有解开,从而随着苗木的生长,卡断了缚扎部分的形成层,影响了树体养分的输送,使新梢生长受阻,根部得不到有机养料而”饥饿”至死。至于定植时苗木叶片的处理,这要看运苗距离远近、苗龄大小、种植技术而定。近距离栽可不去叶片或仅去掉顶部的少量叶片;而苗木长途运输的,为了保持品种特征和外观质量,可留中下部的叶片;到达目的地栽植时,叶片也可全部去掉,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苗木定植后,还要立即做好定干工作。即在苗木中心干接口以上留35-40厘米高度,剪去顶梢,促使下部抽发新梢,以后选留3-4条强健新梢作为主枝。如苗木已有分枝,  且离地面高度适当的,可保留作主枝,过低近地面的应剪去,另行选留主枝。

生产实践证明,凡定植杨梅幼苗时做到“大穴、大肥、大苗”的以及“苗扶正,根舒展,深浅适度,土踏实,水浇足,盖松土”,一般第3年就能形成良好的树冠,第4年开始结果,第5年有一定产量。所以,这两条是杨梅幼树速生早产的重要环节。

四、栽植后管理:杨梅幼苗定植后,约经4年左右开始结果,为了实现速生早产的目标,栽后加强培育管理不能忽视。

(1)及时查苗扶理  杨梅苗木一般栽植成活率较高,但若定植时质量差、栽后天气干旱或缺乏管理,则容易造成死苗缺株。为此,定植后必须及时检查,发现缺株,立即补植,使其生长整齐一致;如栽后天气干旱,须及时浇水;苗木根部有松动的,应用脚踏实,并适当培土。过了夏秋季,还要再检查一次,有的幼苗因高温干旱而使顶梢枯焦或死亡,发现后及时剪去枯焦顶梢,拔掉死株,秋季或次春进行补植。苗木定植成活后,当年春季会从主干隐芽抽发一些萌蘖,可从上到下有一定间隔、方向均匀的选留3-4条作为主枝,其余大部分

萌芽可抹去,仅剩少量小枝以辅养树干。从砧木上发生的萌蘖,则一律除去。

(2)搞好地面覆盖,幼树栽植后,当年7-8月如遇长期高温干旱,易受旱害致死。为此,须在6月中下旬高温干旱来临前,做好抗旱保苗工作。山地如水源便利,可浇水后进行覆盖;如水源缺乏,则可在苗木四周地面浅耕后搞好地面覆盖。覆盖材料,一般可就地取材,如割取山上嫩柴青草铺于树干周围约1米直径的圆盘上,厚10-20厘米,并用泥块或石块压住,以防被风吹走。覆盖材料不能接触幼树主干,否则腐烂发酵发生高温灼伤树干。

(3)逐年拓垦植穴  杨梅幼苗定植时,因时间紧迫,  或劳力矛盾,一般种植穴开得不大,随着幼树的生长,将会使根系的扩展得以局限。为此,要每年拓宽种植穴。方法在原种植穴外围开垦,挖去大石块及杂树柴根,以利幼树根系伸展,扩大吸收肥水范围,保证树体健壮生长。 

(4)合理追施肥料  杨梅新植幼树,除定植时施用较多的长效基肥外,成活后还应及时追施速效性肥料,以满足抽梢长叶的需要。特别是那些在定植时未施基肥的,更应在成活后即施追肥。肥料以稀薄的人粪尿为好,每株小树施11.5公斤;如山高坡陡,也可用尿素0.1公斤加水施入,或在小雨前或大雨后施入。

施追肥最好1年3次,即每次抽梢(春、夏、秋梢)前施入,以尽快形成具有结果能力的树冠。凡1—3年生幼树,追肥均以速效氮肥为主,第4年开始再增施钾肥,每株施草木灰或焦泥灰2—5公斤,  或硫酸钾0.2公斤,以增强树势,为承受结果打下基础。

(5)适当间种绿肥  新栽杨梅园如是全垦的或是退农还林的,则可利用株间空闲地种夏绿肥,一般能一次性收割鲜草500-800公斤,作为幼树夏季覆盖草源或肥料。可供选择的品种有:印度豇豆、乌豇豆、赤豆、绿豆等都适宜作夏绿肥种植,其中乌豇豆更耐瘠薄。绿肥作物的播种适应期,在浙江4月中旬,当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可播种。过早不利于齐苗,过迟鲜草产量不高。另外应注意带肥下种,因杨梅园土壤一般含砂砾较多,土质较瘠薄,故间种绿肥时最好配施一些磷钾肥。每亩可施钙镁磷肥5公斤,硫化钾10公斤,钼酸铵2克(先溶解于少量精酒或白酒,  再加水50毫升,拌1公斤种子),绿肥作物的收割,一般在夏季高温干旱来临前(约6月下旬),

一次性收割完,作为幼树树盘覆盖草,或埋入土中作肥料;如要分次收割,则可留基干20厘米左右,收割后施一次稀薄氮肥,促其再长茎叶。

五、投产树的管理:

1、             克服杨梅大小年结果现象

    杨梅大小年结果,其表现为大年花果多、产量高,  但果小质差,春夏梢抽发少,而小年则相反。这是树体生长与结果、养分积累与消耗失衡在果实产量和质量上的综合反映。

    (1)大小年结果的原因:杨梅树因其生物特性,每年下半年的花芽分化与夏梢、秋梢生长是同步进行的;而次年上半年的开花结果与春梢、根系生长也同步进行的。生产实践中往往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当某一年风调雨顺,树体养分积累充足时,下半年形成了较多的花芽,而次年上半年开花结果期又遇到较好的天气条件时,则结果多而成大年。由于上半年结果多,消耗养分也多,下半年树体就无力形成较多花芽,这样次年结果少,就成了小年,如此往复。除气候条件外,也有人为因素造成大小年的。如:杨梅树管理粗放,肥料投入不足,或虽施足肥料,但偏施氮肥,造成树体徒长,难以形成花芽;果实采收后肥料施用过迟,促发了大量的无用秋梢,影响了花芽分化;偏施磷肥,结果多而个体小;花芽或花期受到冻害等自然灾害,致使大量落花;或受病虫害侵袭而当年减产。如此造成当年小年,次年就相反了。

    这种大小年结果现象,如果不用采取措施矫正,则一经形成,就会延续好多年。使树体内的营养水平和内源激素的平衡遭到了破坏,致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严重失调,这是造成大小年结果的根本原因。

    (2)、克服大小年结果的主要技术措施:针对大小年结果产生的原因,克服的措施要因树因地制宜,围绕上述”协调”和,,平衡”的中心问题,其基本措施有两方面:一是合理施肥和改良土壤,做到”以钾为主,结合氮磷,配方施肥”,使杨梅树体生长健壮,并有深、密、广的根系和大、厚、多的叶面积,这是连年丰产稳产的基础。二是科学修剪和合理疏果,使树上一部分枝梢当年结果,另一部分枝梢次年结果,做到结果枝和生长枝配比适当。

    各期的具体措施有:

    (1)大年上半年:①春季疏删修剪结果枝,减少花量、果量,促发生长枝,为次年结果作准备。②采用化学药剂疏花、疏果,如在盛花后期,用1OOPPM的多效唑溶液喷洒有花树冠,使之适量落花;也可用1000倍液的吲熟酯或200PPM萘乙酸、乙稀利,在幼果期喷洒,使适量落果。③人工疏果,在生理落果以后,对半数左右的结果枝摘除幼果,使每条结果枝留适量的果数,此法疏果效果较稳定,但化工大,在杨梅集中产区较难实施。④大年由于多,一部分成熟推迟,可喷洒果实催熟剂(如乙稀利等),促进后期果实提早成熟,达到采期一致。⑤中耕施肥,在幼果期对树冠下土壤进行一次浅中耕(深约20厘米),然后视树体大小,每株开沟施人0.30.5公斤尿素水溶液,促使适量落果。

    (2)大年下半年:①促进花芽分化,为次年开花结果打基础。在夏梢、秋梢长1厘米时,树冠喷洒500-1000PPM多效唑,以抑梢促花。如土施则应在上半年2-3月施用。 ②果实采收后立即施人足量的有机肥和钾肥,控施氮肥,为形成花芽提供充足的养分。③对大年结果后树势较弱的树,除土施肥料外,还可进行根外追肥,以0.3%尿素+0.2%磷酸二氢钾+0.2%硼酸(或硼砂)混合液作叶面喷施,以尽快恢复树势。④对长势旺盛的树,对部分枝条基部进行环割3-4圈,使枝条上部积累养分,促使花芽形成。③对旺长树,可在采果后于树冠滴水线附近开40厘米深的沟,适当断根,减少根系过多的吸收氮素,增大碳氮比值。⑥采果后立即喷”开特灵”、”比久”、”矮壮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叶片光合作用,增加营养物质积累。

    (3)小年上半年:①用化学药剂保花保果,如在终花期可喷20-30PPM赤霉素。②开花前喷500-800PPM多效唑,抑春梢保花果。③3月上中旬喷0.3%磷酸二氢钾液,隔10天再喷1次,连续2次。

    (4)小年下半年:①采果后树冠喷30-50PPM赤霉素,每10天1次,连喷3--4次,抑制过多的花芽形成。②采果后修剪,删除一部分舂夏梢,以减少次年花果数量。③果实采后肥少施或不施肥。

以上措施,其总的目的是适当减少大年的产量,增加小年产量,以逐步缩小大小年之间的差距。

2、杨梅保鲜

***********************

切接法,一般在萌芽展叶后进行(惊蛰至春分)。

截杆杨梅如何嫁接

    实生苗种植后10年左右才能结果,为了提早结果,生产上一般采用嫁接法育苗,种植第3年有半数即可挂果。现将杨梅嫁接育苗技术总结如下:



  1、播种。从生长健壮的实生成年树上采收充分成熟的果实,收后堆置3~5d,待果肉腐烂后洗净并除去上浮不饱满的瘪子,稍晾干后,经砂藏播种。种子出芽率40%~70%,播种地宜选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砂质红黄壤,播后用木板将种子压入土中,与畦面相平,上覆一层细土,然后覆稻草,以防土表板结。一般播种后一个月即能萌发出土。 

  2、砧木管理。苗木出土后要勤加管理,及时补充水分,促进芽苗生长。为使苗木粗壮,于苗高3cm时开始浇淡液肥(腐熟人畜粪尿),每月施一次,并做好除草、防病虫等工作。当幼苗基部开始木质化,苗高约6~10cm,即可移植。 

  3、砧穗选择。培育好健壮的砧木,砧木直径1cm左右为最适。确定良种母树,从盛果期优良单株选去年春梢中段(无病虫害,芽眼饱满)作接穗,随采随接为宜,当天接不完,应用湿布包好或沙藏保鲜。 

  4、嫁接方法。采用切接法,一般在萌芽展叶后进行(惊蛰至春分)。嫁接时先在砧木上选择较为平滑的一面,用嫁接刀由上而下切开皮层,刚好切及木质部,将备用的枝条按每个接穗留1~2个芽眼剪取,然后把接穗斜面和贴接面削好,将接穗削面插入砧木切口中,并使两者形成层有一边对准,用嫁接专用薄膜包扎,不露芽眼。 

  5、嫁接后管理。对嫁接口以下萌发的新梢,要及时抹除,接穗萌发嫩梢应留强去弱,留2~3芽生长,余下抹除。新梢木质化时可施腐熟人粪尿1次,以后隔一月再施1次,做到薄肥勤施。新梢生长期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氧化乐果800倍液防治炭疽病、黄毛虫等为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