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鸡眼、虱子、足跟痛、烧烫伤,解决办法都在这里!

 天士也 2017-06-19

1鸡

   症状  

鸡眼是由长期摩擦或受压引起的圆锥形角质层增厚,有角质中心核尖端深入皮内,基底露于外面。好发于足底及足趾,如果鸡眼尖端压迫神经末梢,会使行走时感觉疼痛。鸡眼表面光滑隆起明显,界线清楚,疣体大多呈淡黄或深黄色,中心有倒圆锥状的角质栓嵌入真皮。表面粗糙,角化明显,质硬,灰黄或污褐色,单发或多发,一般无自觉症状,好发于手指、手背、足缘等处。 


  护理与治疗  

1.外用腐蚀剂

推荐使用鸡疣净外贴,也可用10%水杨酸冰醋酸、30%水杨酸火棉胶等。外用腐蚀剂须保护周围皮肤,可将氧化锌胶布中央剪一小孔,大小与皮损相同,粘贴在皮肤损害处并使皮损露出,另用胶布细条搓成索状围住孔成堤状,然后敷药再以大块胶布覆盖,直至脱落。


2.物理治疗;电烙,二氧化碳激光烧灼,接触X线照射。


3.手术切除。

小编:后两种方法想想都发麻~~~


  注意事项  

应减少摩擦和挤压。鞋靴宜柔软合脚,鞋内可衬厚软的鞋垫或海绵垫,在相当于鸡眼处剪孔(有孔鞋垫)。足趾畸形者应进行矫治,如有足部外生骨疣应予手术治疗。





     2、去虱子      

   症状表现    

叮刺虱吸血后,在叮刺部位可出现丘疹和瘀斑,产生剧痒,由于抓搔可继发感染。患者多有不洁性交史,初发症状常为阴部皮肤瘙痒,有虫爬感,遇热更甚。由于虱体紧附在皮肤和毛根上,肉眼不易察见,唯见红斑,丘疹、淡褐色苔藓样变等,严重者因抓搔引起脓疱、溃疡。寄生在睫毛上的耻阴虱多见于婴幼儿,引起眼睑奇痒、睑缘充血等,阴虱病的确诊在于从患部找到虫体。


   治疗与护理  

1、硫磺软膏,只能缓解不能根治,停掉轻易反复,一般要求1-2个月.天天涂抹3-5次.效果差。

2、林旦乳膏,同样缓解阴虱症状,毒性较大,并且不能根治.一般要求天天使用3-5次,连用20-30天.效果差。

3、百部酊,医院内自己配置,浓度高伤皮肤,浓度低不管用,一般需要连续使用1-2个月.并且保证天天清洗半个小时。


    注意事项    

首先是预防,注意个人卫生如勤更衣、勤洗澡、勤换洗被褥和勤洗发等,以防生虱,预防阴虱更应讲究道德、洁身自好。

灭虱方法很多,分为物理的和药物的两类。对衣物最简便的方法是蒸煮、干热、熨烫等,不耐高温的衣物可用冷冻法。千万不可用农药来灭虱,预防中毒。



3、足跟痛

症状表现

     足跟痛,其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足跟或脚底部酸胀或针刺样痛,步履困难。多因跖筋膜创伤性炎症、跟腱周围炎、跟骨滑囊炎、跟骨骨刺及跟骨下脂肪垫损伤引起,发病多与慢性劳损有关。

急救、护理方法

1、中药治疗

传统中医对足跟痛之症早有研究,隋代著名医学家巢元方称足跟痛为“脚根颓”,书云:“脚根颓者脚跟忽痛,不得着也,世俗呼为脚根颓。”故此中药多数会采取药膏治疗。中药外敷治疗如百年配方绒中龙足跟痛消痛贴治疗,百年历史20多位中药材熬制,效果显著口碑产品,家里有人长期治疗未好的可以试一试这个产品,能不手术的尽量外敷治疗


2、手术治疗

足跟骨刺切除术、跟骨钻孔术、跟骨神经切断术、跟骨滑囊切除术、平足症的跟骨截骨术。



注意事项

  1. 尽量避免穿着软的薄底布鞋;

  2. 在足跟部应用厚的软垫保护,也可以应用中空的跟痛垫来空置骨刺部位,以减轻局部摩擦、损伤;

  3. 经常做脚底蹬踏动作,增强跖腱膜的张力,加强其抗劳损的能力,减轻局部炎症;

  4. 温水泡脚,有条件时辅以理疗绒中龙足跟痛消痛贴治疗,可以减轻局部炎症,缓解疼痛;

  5. 当有持续性疼痛时,应该口服一些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

  6. 如果疼痛剧烈,严重影响行走时,局部封闭治疗是疗效最快的治疗方法。





4、烧烫伤

症状表现

     烧烫伤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沸水、滚粥、热油、热蒸气的烧烫是常会发生的事。对某些烧烫伤,如果处理及时,就不会导致不良的后果。

急救、护理方法

烧烫伤的程度不同,救护措施也不同。

1.对一度烧烫伤,应立即将伤口处浸在凉水中进行“冷却治疗”,它有降温、减轻余热损伤、减轻肿胀、止痛、防止起泡等作用,如有冰块,把冰块敷于伤口处效果更佳。“冷却”

30分钟左右就能完全止痛。随后用鸡蛋清或万花油或烫伤膏涂于烫伤部位,这样只需 3~5天便可自愈。

如果穿著衣服或鞋袜部位被烫伤,千万不要急忙脱去被烫部位的鞋袜或衣裤,否则会使表皮随同鞋袜、衣裤一起脱落,这样不但痛苦,而且容易感染,迁延病程。最好的方法就是马上用食醋(食醋有收敛、散疼、消肿、杀菌、止痛作用)或冷水隔着衣裤或鞋袜浇到伤处及周围,然后才脱去鞋袜或衣裤,这样可以防止揭掉表皮,发生水肿和感染,同时又能止痛。接着,再将伤处进行“冷却治疗”,最后涂抹鸡蛋清、或圣君堂烧伤膏便可。



注意事项

  1. 对由病情严重可能影响或危及生命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 气温变化或反复挤压、碰撞会使该中药药剂变稀或有一定的沉淀,但这不影响药效。

  3. 孕妇、儿童、经期及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须在医师指导后才使用。

  4. 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不用或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 不可眼睛给药,或注意避免流入眼睛或眼周部位。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6.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7.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先咨询医师或药师再决定是否使用本品。

  8. 忌食辛辣刺激性和生冷、油腻食物;须加强营养,补充蔬菜和新鲜水果等。


(放到你圈子里,朋友们会感激您)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