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縱有千般好,敵不過一碗酸梅湯。

 長樂老 2017-06-19















縱有千般好,敵不過一碗酸梅湯。

進入盛夏

燥熱的天氣

不僅

身心易乏

元氣易失

口舌之間也快淡出鳥來了

特別想吃

一些酸甜冰爽之物

激活遲鈍的感知

有朋友送來幾包酸梅湯料包

囑咐煎服的方法

海豐在家依照熬煮的方法進行煎製

加入冰糖

放入冰箱冷置

喝完感覺元力大增

一點點生活上的小確幸

卻帶來笑傲江湖之感



土貢梅煎

正宗老北京酸梅湯

同仁堂原料包



沒有碳酸氣泡

沒有未知添加

不是甜膩不朽的糖水

不是工業味的飲料


只有酸爽無敵的老北京老味道

 

 “很少人能站在那裏喝那一小碗而不再喝一碗的。”梁實秋先生這樣回味老北京琉璃廠信遠齋的酸梅湯。抗戰勝利回鄉那次,在他的放任下,孩子們連盡七碗才罷休。


“冰糠多、梅汁稠、水少,所以味濃而釅。上口冰涼,甜酸適度,含在嘴裏如品純醪,捨不得下咽……我每次去喝,不是為解渴,是為解饞。”


北平的冰是從什刹海或護城河挖取藏在窖內的,信遠齋的酸梅湯是在半夜裏熬得後,放在白地青花的大瓷缸裏,鎮在老式綠漆的大冰桶裏,桶大罐小冰多,到第二天上午出售時,酸梅湯冰涼振齒,喝起來沁人心脾。那時候,信遠齋每年自端午節起到中元節止,只賣70天,每天只賣兩缸。


“清宮異寶禦制烏梅湯”偷偷傳入民間,得見於大街小巷,自是皇城人的福氣,舊時的老北京,沒有冰箱沒有冷氣,苦夏難挨。


如今,一樣的熱,一樣的胡同口兒大槐樹。只見賣冰鎮的小攤,已是可口可樂類飲料大行其道,不再有冰盞聲聲清脆,也不再有望梅止渴自清涼。甚至信遠齋、九龍齋也更加方便,瓶裝熱銷起來。就連小時候常喝的桂花酸梅晶,仿佛也差了點味道。



或許,想要復活老味道,並沒那麼難。原料配方一直都在,差別只在材質的考究、口感的調配和各人細緻的功夫上。


湯材好,湯才好。純正的原味食材,是最重要的。主心骨選擇可做藥用的上品烏梅(而非零食烏梅,也不是亮油油的硫熏烏梅),乾巴巴皺巴巴,近聞酸爽濃鬱;烏亮暗紅的藥用上品烏棗,觸手幹緊沉實,面皺溫甜;山楂則是色澤明豔的無核生山楂,酸中回甘。


大片甘草根、自然陳化的陳皮、自然微酸的洛神花萼、香氣濃鬱的金桂花,用以增添酸梅湯的後味、回甘,豐富酸甜的層次,至於冰糖,最好是天然原蔗糖結晶的黃冰糖。先泡再熬,有時水減半熬第二次,武沸文含,直至精華全出,深酸甘甜幽香溶於一湯醇紅。酸而不澀、甜而不媚之中,慢慢熬出各家的風味。


冰涼一碗下肚,酸甜入心,暑氣全消。仿佛回到了那一年,那一個夏日的晚上,吃完了晚飯後,在院子裏乘涼的時候。

 

注:打冰盞兒

賣酸梅湯的,夏日街頭設攤,大青花瓷缸內盛烏梅桂花白糖沏成之酸梅湯,以冰鎮之,冰箱旁豎一黃銅月牙兒戟,以此為識,販者一手持兩小銅碗,徑可三寸許,名曰冰盞兒,以手指顛撥,兩盞擊撞錚錚作響,其聲清脆悅耳。“又解渴,又帶涼,又加玫瑰又加糖,不信您就鬧碗兒嘗,酸梅的湯兒嘞另一個味兒嘞!”再加上這樣的唱詞兒,路人大有望梅已自解渴,聞聲已自清涼之感。


風物:

古名:土貢梅煎。清代經禦膳房改進成為“清宮異寶禦制烏梅湯”,比汽水早一百五十年。

品名:老北京酸梅湯,正宗北京同仁堂原料包。

原料:烏梅,烏棗,山楂,甘草,陳皮,洛神花。六味老配方,古法天然無添加。

輔材:金桂花。

煎煮:自煎。清水洗淨入鍋,取水二千毫升,浸泡兩小時,放冰糖八十克,武火煮沸,轉文火四十分鐘以上,關火過濾,加桂花少許,出湯一千五百毫升。

口感:酸甜爽口,酸而不澀、甜而不媚。醇厚而滋味分明,開胃消食,生津止渴祛痰止咳。

冰鎮:夏日煮制後過濾裝瓶冷藏再飲,口感最佳,也可加入適量冰塊冰鎮。

保質:二十四個月,置於陰涼乾燥處,避光保存。

份量:七十克/包。三至五人量。

禁忌:孕婦飲用須去除山楂,有胃潰瘍、胃出血、胃酸過多、糖尿病人群不宜飲用。

 

參謀:

  原料煮之前一定要浸泡,煮好後更入味。

  如有砂鍋,用砂鍋更好。

  桂花要最後再放,放入桂花就可關火,以免桂花的香氣散失。喝的時候再加入點兒桂花,可以更香

  冰糖,以天然原蔗糖結晶的黃冰糖為最佳。量視自己口味兒而定,也可一次加足。

  如果喜歡口味重些,水量可以酌減,或火大些、多收一會兒汁均可。

  原料可以煎兩遍水,然後兌合在一起,據說更傳統。


道地風物

無敵老味道


故鄉車站

土貢梅煎


老北京酸梅湯

夏日元氣冷飲

正宗北京同仁堂原料包



僅售

96

(70gX6包)


過一個

元力大增的夏天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誰最中國』微商城,立即購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