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网-识庐爱庐 珍存记忆

 aemon 2017-06-19
 走进清华园,清代皇家园林、中式传统建筑、欧洲古典大学建筑、折衷主义建筑、苏联风格建筑,甚至近年引领时尚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相映成趣,和谐共生。具有不同建筑风格的教职员住宅,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门类。1911年至1948年的37年间,清华园中陆续建成以北院、照澜院、西院、新林院、胜因院为代表的七片教职员住宅,呈现平和优雅、静谧安适的文化气质,纤毫未染别墅豪宅的奢华之风。成为清华园历史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对于清华园名人故居的研究,始于留住日渐稀少的清华园老房子,留住关于它们的点滴记忆。
 
由于早期清华的独特身份以及1946年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成立,清华园中包括教职员住宅在内的各类建筑,多数出自著名建筑师的设计。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庄俊(1888-1990)参加了南院(照澜院)住宅设计和工程监督,新林院是建筑师沈理源(1890-1951)的早期作品,张镈(1911-1999)负责抗战后胜因院住宅的设计,亨利·墨菲、安诺等外国建筑师是北院、西院住宅的设计者。通常,建筑师和他们的“大作品”易受关注,类似清华园近代住宅这样时代较早的一般性建筑,是极易被研究者忽视、更不为常人关注的“小品”。即使我们对这些著名的建筑师及其代表作并不陌生,但他们曾精心设计的清华教职员住宅,又有几人知、识应在其设计作品之列呢?
 
仅仅基于以上思路,清华园近代住宅就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特别是住宅史)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而长期以来对它们的调研、梳理、溯源与系统研究一直属于空白。与此相关,作为近代住宅典型群落的整体保护,清华园近代住宅远未被提上议事日程。每每走过这些颓衰苍老却不失历史厚重的老房子,时代转易盛衰跌宕之于眼前,令我们日益感到——呼吁抢救性整体保护清华园近代住宅群体的切实举措何其必要与紧迫。必须直面的现实却是,在对这些住宅理所应当地使用、改建甚至拆除中,代复一代的旧人新人,对容纳其身的居所的历史尽乎无知地度过了年复一年。
 
通过对“日用而不知”的清华园近代住宅进行全面的史料(文字、档案、图纸)钩沉与梳理,从建筑历史和人文历史的视角进行充分解析,以揭示这些老房子的历史源流。诚如英国当代艺术批评家约翰·拉斯金所言:“建筑最大的荣耀来自于它的历史。”在清华大学发展史上,教职员住宅与教学设施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直接关系到清华在不同历史时期一以贯之的人才延揽、教师待遇、教学科研保障、大学全面拓展等根本问题。特别是近代教职员住宅,与清华建校历史相同步,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清华大学科学研究与综合实力的第一次崛起,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试想,在当时中国的社会条件下,觅得安适的居家空间、稳定的经济基础以及更为重要的浓厚的学术氛围,难度何异于揽月!某种程度上,清华可谓创造了当时的一个“奇迹”,今天仍不失可圈可点之处。经过解放前近四十年先后八次建设,奠定了清华教职员住宅分布的基本格局,构成清华校园规划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步摸索出关于住宅管理与分配的严格而有效的制度体系。教师居住问题始终与大学发展、建设规模、教师待遇与人才引进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息息相关。
珍存记忆,留住历史
清华园近代住宅与名人故居,作为清华园历史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物质载体和北京市近现代名人故居集中分布的重点区域,承载着历代清华人美好的个人记忆,以及关于近现代中国的集体记忆,最易触动心灵深处最真切的情感与最恒久的记忆。仰之愈深,爱之弥坚。正如罗哲文先生所言:“一个人失去记忆就会变成呆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忘去了历史便会走向灭亡。清华园近代住宅与名人故居是清华大学光辉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珍惜和进一步考察研究。”
 
在大学高速发展与影响力急剧扩张的今天,大学发展与历史遗产保护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内在的紧张关系,这是时代智者发出的警示性呼吁。2007年12月,北京市规划委与北京市文物局联合公布了第一批71处《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1950年和1965年建成的清华大学近现代建筑群位列其中,但极具典型特征的清华园近现代住宅仍是空白。显然,无论在清华园,还是在全社会,同样亟待培养并逐步树立保护我们身边近现代建筑的自觉意识与责任感。只有深味建筑的历史,才会景仰其价值,方能会心地珍惜与保护。惟其如此,清华园近代住宅的居住者、使用者、参观者、怀旧者、管理者,才会发自内心、落到实处地从不同层次给予最充分的保护。如果通过本研究能够唤起清华校友与社会各界“抢救性整体保护清华园近代住宅与名人故居”的自觉,校史研究之于清华大学的历史与现实可谓功莫大焉。
 
从易于被公众接受的层面而言,名人故居是清华园近代住宅走近公众的最佳形式。遗憾的是,承载中国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历经几代名人居住的清华园近代住宅,清华百年历史进程的见证者,至今仍处于过度使用和任其自然残损的散漫状态,未被列入任何级别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华园“北院旧址”石碑警示我们,对于文物建筑保护的不积极作为,与出于一时一事之利而无知、无视历史的拆除一样,醒悟之时,徒存扼腕。本研究面向公众的目的之一,就是试图以清华园近代建筑为例,从清华园开始,挽住历史的居所,认识潜藏在我们身边的丰富历史,培养阅读与体味近代建筑进而一切建筑的一种习惯。
 
围绕清华园近代住宅这一主题,已开展的研究只是提纲挈领的起步,许多论题还有待深化。愿那些逝去的人、物、故事,不只是勾起读者怀旧的情思。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呼声与举措日隆的今天,愿仅存的几片清华园近代住宅建筑,不会继续衰弱变少,不至于苍老的形影茕茕孑立。像得到有效保护与再利用的清华科学馆一样,抑或与后知后觉的北京古城风貌的抢救与保护相仿佛,通过校方、官方、校友、民间等多渠道的实质举措,能够尽快重返清华园历史文化的殿堂,挽救日渐消逝的清华园历史风貌,进而走入世人寻访中国近现代历史与科学文化的视阈。
                                                        刊于《中国文物报》2009\07\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