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守不住内心,何谈容颜?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7-06-19


很年轻的时候我就知道,所有的绚烂终归要归于平淡。如果你能享受平淡,那有没有绚烂过、什么时候绚烂,都不再是一种压力。

——俞飞鸿


演艺圈并不是 LCA 的主要关注方向,但总是有几位演员,让我念念不忘的想去写一下——演技与人格兼修的李雪健(中国最贵的男演员)、个性十足的梅丽尔·斯特里普(她的美丽,你从来无法拒绝!)、法兰西玫瑰伊莎贝尔·阿佳妮(说到美貌与才华,她应该排的进前三)......,今天是,俞飞鸿。


平心而论,俞飞鸿的外在并不算是绝对惊艳,但她身上那种波澜不惊、淡定从容的微妙,那份由内而外的平衡之美却让人难以拒绝。46 岁的她,心静如水的说“我没有结婚,但我很幸福”,这是一个精神富足的女人经过内心过滤、修炼,呈现出来的淡然。



感性与理性的交织,是对俞飞鸿最深的印象。1993 年,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次年,她却选择了赴美读书。那时的俞飞鸿觉得自己太年轻需要锻炼,说:“我没有经验缺少生活,能教给学生的,只有老师教给我的那些,最多是做传话筒......”。


如果选择留学美国是一种对远方向往的感性,那放弃留校任教的“借口”却是理性至极。



俞飞鸿的祖籍浙江诸暨是西施的故乡,父亲毕业于清华大学,母亲毕业于浙江化工学院,从小成长在家境安逸的书香门第。她 8 岁出演电影,16 岁担任电影女主角,18 岁以专业课和文化课都是全班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父母的优秀基因在俞飞鸿的身上显露无疑。


22 岁时,正在读大三的俞飞鸿出演了华裔导演王颖的好莱坞电影《喜福会》,影片改编自当时美国四大畅销书之一的谭恩美同名畅销小说。俞飞鸿是北影史上第一个出演好莱坞影片的学生,她在片里戏份不算多,也不用说英语,演技甚至还略显稚嫩,但却不露一丝马脚。


《喜福会》中的俞飞鸿


《喜福会》上映后,制片人和编剧都希望她留在美国发展,未来的一片光明,而这位外媒眼中的东方美人,却选择拒绝,回国继续读书。


1997 年,俞飞鸿受邀担任电视剧《牵手》的女一号,但她却自荐出演剧中更有争议的王纯,那可能是中国荧屏上第一个不招人恨的第三者。在这之后的邀约不断,但就在事业巅峰时她选择了淡出转战幕后,身份由演员变成导演。


她从不按照别人期许的样子生活,只随着自己的心意去安排一切。一次偶然,俞飞鸿在路途中读到须兰的短篇小说集,她被《银杏银杏》的故事里凄美细腻的感情深深打动,她把它推荐给很多导演,但却始终没人感兴趣。


《爱有来生》中的俞飞鸿


王朔曾对她说:“为什么你不自己拍呢?你行的!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于是在 2001 年,俞飞鸿买下小说版权,将影片名字定为《爱有来生》,开始了从改剧本到拍摄完成,历经 10 年的奢侈拍摄时光。


影片最终票房惨淡,但在第 17 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她还是凭借《爱有来生》获得了最佳处女作奖。“自己开的头然后把它结束了,是一个完整的事情,然后有一个完整的作品,无论好坏,我做到了最大的努力。”


工作中


生活中的她,始终在做减法。淡淡的妆,淡淡的衣着,但却总能成为令人眼前一亮的风景,气质非凡。


“因为演戏其实是要往自己身体里装很多东西,再释放出很多东西的过程。如果生活太复杂,太纷乱,也许会让你对很多事情的感知变得钝化,没有那么敏锐了。我可以在戏里体验很多种生活,也可以观察许多人的生活,但是我自己的生活不能太满。这样才能在表演的时候在体内装入各种不同的灵魂。”


俞飞鸿是个简单的人,她没有把美貌当成是获得东西的筹码,那只是她自身的一部分,再自然不过,所以她没有为美貌所累。


她读书,运动,生活,用 10 年的时间拍一部自己喜欢的故事。她懂得沉静,跟随自己的节奏,相信爱,做自己。


“也许,时间在所有人面前都是公平的,它是一面延时但精准的镜子,它回馈你的,永远是你曾经对它的样子。”


你还可以看:

没有审美,世界与你何干?

这样的人体,无需多言


新浪微博:LCA的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