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益峰:陶侃葬母与风水牛眠地

 陈益峰地理 2020-10-22

  文/陈益峰

  陶侃(kǎn)公元259年-334年,字士行或士衡,东晋卢江浔阳,今江西省九江人。早孤贫,后举教廉,为县吏。晋明帝时,平张昌、苏峻乱事。《晋书·周光传》载有一则陶侃寻“牛眠地”的故事,甚为传奇。

  1、陶侃葬母与牛眠地

  陶侃年轻时,家里很穷,经常三餐不继。有一年父母相继而亡,可怜陶侃正伤心间,屋漏偏逢连夜雨,家中那头唯一的瘦牛,又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陶侃一人兀自在村里失魂落魄地走着,四处找自家的牛。半路遇到一位懂地理的老先生,对他讲:“前岗见一牛,眠山涧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又指着另一方向说:“那个地方也不错,如果在那里葬死人,后人可以做年薪二千石粮食的州官。”陶侃按照老人的指点,将母亲葬在牛眠的位置。第二年,朋友周访的父亲去世,就葬在第二个位置。此后,陶、周二人胸怀大志,苦读诗书,果然,陶侃官至太尉,周访也当上了益州刺史。

  2、附录史书原文记载

  《晋书·周光传》:

  陶侃微时,丁艰,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遇一老夫,谓曰:前冈见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

  《晋书·周访传》记载:

  陶侃微贱时,遭父毋之丧,将下葬时,家中牛忽然走失不知所在。陶寻牛途中遇一阴阳师,对他说:在前面山岗下看见一条牛躺在水沟中,如在那里下葬,后人可以位极人臣。又指一处山说:其次是那处地方,葬之将世代出二千石的官,阴阳师说完忽隐身而去,葬于是处。后周访果为刺史,声名显赫于宁、益二州,自访以下三代为益刺史四十一年,一如宏父所育。

  作者:陈益峰(风水五行学传人),丁酉年(2017)年五月十五北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