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知写作的视角:小学作文课程内容的开发探索

 tnj660630 2017-06-20

                                                                       




魏小娜,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西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语文教育研究室主任, 重庆市教育学会阅读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从事过多年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项、校级课题3项,主研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多项。在《课程·教材·教法》等期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有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承担多项“国培”专题培训工作。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教育学院访学,师从著名的课程论专家 Ian Westbury 从事语言艺术课程的国际比较研究。



认知写作的视角:小学作文课程内容的开发探索


魏小娜  西南大学文学院  

 


摘要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写作应该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工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鉴于此,尝试从“认知写作”的角度探索小学作文课程内容的可能空间和实践形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小学生“思维训练”类课程内容和呈现形式,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类课程内容和呈现形式,小学生“学科学习策略”类课程内容和呈现形式。



所谓的“认知写作(Epistemic Writing)”,目前国际上普遍的认识是:“认知写作就是一种有助于思考、学习和研究的写作。”“写作作为学习的开始……写作可以帮助任何人用逻辑形式来组织和呈现他们的想法,……写作可以帮助任何一门学科”。““写作过程本身就提供了一种最好的方式去帮助学生在学术生涯中学习有价值的、活跃的、对话式的思维技巧”。……这些观点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意思:写作有助于我们的学习和思考。

对我国写作教学而言,“认识写作”这一舶来品看似陌生,但其主要观点实际在我国语文教育界也有提及:我国现代语文设科以来普遍认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这种语文“工具性”的认识与“认知写作”的观点本质是一致的。我们之所以说语文是工具学科,也正是因为大多学习行为都离不开阅读、写作、聆听、讨论等基本的语文能力。但问题的关键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在有效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思考方面还很局限,写作教学当然也不例外,还有很多待开发的课程领域。鉴于此,下面尝试基于“认知写作”的视角,拟从“思维训练”“学习习惯”“学科学习策略”等三个方面探索小学作文课程内容的可能空间和实践形态,以期抛砖引玉,引来更多更好的建议。

一、 小学作文“思维训练”的课程内容和呈现形式

《九年义务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思维是人类探索和发现事物规律的重要实践活动,写作过程中加强思维的训练无疑是实现“认知写作”的重要途径。由于思维类型繁多,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究竟该选择那些思维类型、采用什么样的训练形式,则是开发小学作文思维训练的难点。这里我们尝试通过文献研究,选择以下三种思维类型作为小学作文课程内容开发的对象。

1.隐喻思维及其课堂教学呈现形式

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发现, 隐喻思维是人在逻辑思维发展建立之前的思维方式。在儿童成长的早期阶段,隐喻思维是他们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也是儿童语言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同时也是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之一,能为科学发现提供重要的启发。比如18个月的幼儿就会把长长的工具车叫成“蛇”,并将其扭曲地放在手上;见到工人师傅修建树木也会说出“叔叔在给树理发”;看到月亮会说出“月亮是天的眼睛”。而且“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儿童在4岁左右就具备了真正意义上的隐喻思维能力。”儿童的隐喻能力富含创造精神,充满了想象,弥漫着诗性,是儿童认识世界、感受生活的重要思维方式。

鉴于隐喻思维的特殊性,特别适合小学低段系统开发“……像……”句式的写话训练。其理想的课堂教学形式不只是偶发性的练习若干比喻句,而应该从不同角度、不同事物、不同事件、不同的图画启发学生进行有序的持续训练,以促进孩子借助隐喻思维认知世界、积累词汇、开发想象力。比如可以按照认知对象由静到动、由物及人、由家庭到社会的顺序,设计如下写话系列训练:


第一次写话训练:天空的白云、太阳、星星、月亮、雨水……像什么?

第二次写话训练:家里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弟弟妹妹、自己的好朋友……像什么?

第三次写话训练:路上急急忙忙的行人、奔走的汽车、红绿灯、栏杆……像什么?


2.逻辑思维及其课堂教学呈现形式

伴随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的逻辑思维会慢慢建构起来。所谓的逻辑思维,主要是指运用一定的思维规则和思维形式去进行认知。跟隐喻思维相反,逻辑思维体现出鲜明的规范性、严密性和确定性。心理学认为3-12岁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拥有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孩子学习和工作的重要认知工具。而语言是思维的主要载体,小学阶段的写作训练是帮助学生建构良好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舍此,不仅写作能力无法真正得以提升,而且孩子的逻辑思维发展会错过发展的黄金期,造成终生无法弥补的损失,直接影响孩子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思维品质。

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有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等。 具体到小学阶段作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训练,我们可以通过训练“总分”“并列”“因果”“承接”“递进”等句子结构和句群的训练,初步发展学生理性分析事理的思维水平;并通过设计“找规律”,“作比较”“排顺序”“分类别”“做计划”“换角度”“找根据”等写作活动创设,发展学生基本推理能力,避免学生多采用“拍脑袋”式的、主观臆断的感悟思维方式。比如下面的一个“分类和排序”作文教学设计:


第一步:教师先要学生头脑风暴,提出“如何保证班级清洁卫生”的建议,学生们提出了如下建议:“进教室不能带食物”“不准乱扔垃圾”“桌面要铺上统一的桌布”“擦黑板的值日生要一天用水清洗黑板一次”“每位学生要保持自己桌椅的卫生”“教室地板每周用水冲洗一次”等。第二步:讨论叫学生分类,看上述诸多条款分别属于哪些类别。第三步:按照分类内容,看看这么多的班级卫生条款如何排序才显得更有条理。第四步:引导学生总结条款类写作的“分类”和“排序”策略。


3.批判思维及其课堂教学形式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是“以逻辑思维为核心的一种综合思维,是一种崇尚人类理性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表现为好奇、怀疑、审慎的心态,不轻信,不盲从;思想开放,多元价值取向兼容;崇尚真理和人格独立,追求公正性、正确性和合理性。”批判性思维正在成为21世纪未来公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很多国家基础教育阶段列入母语课程标准,强调从小开始培养。比如《2010美国共同核心课程标准》的导言提到:“学生应该能够惯于运用批判性阅读来甄别今天纸质的或数字化手段呈现的海量信息。……他们应该能够在处理个人和公民事务时,展现出民主社会里所必须具备的审慎的、负责任地、反身性地、令人信服的推理和使用证据能力。”其“阅读”的10条具体标准中,有5条都集体现了批判性思维的内容。澳大利亚母语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对书面的、视觉的、非纸质文本的理解、阐释、批判性的分析、思考以及鉴赏”,并能够正式发表“对不同文本的观点和看法,成为更加独立的倾听者、思考者和阅读者”。

鉴于此,我们要加强小学阶段的批判性思维训练。比如小学低段的写话教学可以采用下面的句式进行系统的写话训练:


我同意妈妈(或其他人)的话……,因为……

我不同意妈妈(或其他人)的话……,因为……

我认为……,因为……

我猜……,因为……

我怀疑……,因为……


而且采用上述句式说话训练时,可以进行系统设计:先要求学在“因为”后面填写一个具体的事实;等学生能熟练写话后,再要求学生在“因为”后面两个事实;然后可依次要求学生在“因为”后写一个理由、两个理由、一个事实加一个理由等。

二、 小学作文“学习习惯养成”类课程内容及其呈现形式

如果说上述小学作文“思维训练”类课程内容的开发旨在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提供智力上的准备。那么小学作文“学习习惯养成”类课程内容则重在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提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1.学习日志及课堂教学形式

学习日志是学生对每天学习情况进行的记录。学习日志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很灵活,可以是对所学课程内容过程的记录,如总结课堂教学内容,解释为什么难以理解,不同意课堂里某人的观点;也可以是对自己学习方式的反思和学习结果的记录。因此,学生制作和填写学习日志的过程是一个很好的监控学习、自我控制的手段。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可带领孩子制作和填写学习日志表。制作的过程既是学习写作非连续性文本的过程,更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协商如何监管学习的过程;填写的过程既是写作训练的过程,也是实施学习监控的过程。具体的作文课堂教学形式可以随着年级的增长逐渐丰富。比如:


一年级可以写话的形式,只需要每天写一句话:今天我用( )分钟完成家庭作业,在(  )点上床睡觉。

二年级可制作简单表格并每天填写。

中高年变为更为丰富复杂的表格,记录更为复杂的内容,如学习收获、遇到的问题、解决情况,甚至包括当天学习的心情、态度等。


2.读书笔记及课堂教学形式

读书笔记是阅读时所作的记录。阅读是学生进行校内学习和校外学习的最主要途径之一,良好的阅读笔记习惯可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而阅读笔记的撰写富含写作技巧,没有经过系统指导无法很好促进阅读和学习。因此国外很多国家基础教育阶段的母语教学都把阅读笔记作为重要的写作课程内容。

具体到我国小学作文教学而言,教师可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年段、根据不同的学习目的、撰写灵活多样的阅读笔记。比如:

在低年级写话阶段,可进行如下的写话训练:


喜欢《     》这本书,因为………。

我不喜欢《    》这本书,因为……。

我读了《   》一书,故事的开头是……,故事的发展是……,故事的结尾是……。


在中高年级可逐渐迁移到其他学科预习的读书笔记,如:


我今天预习了《数学》的第……页,不理解的地方是……   。

我阅读了《品德与生活》的第……节,这一节告诉了我……的道理。我在这方面做得……


3.课堂笔记及其课堂教学形式

记录课堂笔记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最常见的学习策略。研究表明学生成绩的优劣与学生课堂笔记的记录和整理有直接的相关。因为课堂笔记的记录不只是简单的以记录员的身份来简单摘录教师的讲解,还包括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加工,能体现学生有效控制认知和对知识加工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发现和建立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方便日后的记忆和运用。但实际上,教师对学生撰写课堂笔记的指导还很不到位。鉴于此,认知视角下的小学作文课堂教学很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写作指导。

具体而言,在小学低段教师可以从记录最基本的课堂信息入手,如:


学会听写家庭作业(分条记录、关键信息不能听漏、学会用速记符号)等。

学会在课本上使用不同的线条勾画不同的学习内容。

学会做旁批。


然后随着年段的增高,逐渐过渡到用笔记本写课堂笔记,如:


学会设计分栏记录表记录课堂学习内容。

学会根据需要列表格、列提纲整理课堂学习内容,优化知识结构。

学会用符号、线条、数字、标记符号等制作概念图,对学习内容进行精加工。


三、小学作文“学科学习策略”类课程内容及其呈现形式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一定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认知写作”最为突出的功能就借助一定的语言组织形式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思维框架和思维导引,发挥其为其他学科提供学习方法策略的功能。目前国外“认知写作”研究在这方面开发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写作形式。这里我们暂按学前预习、学中引导、学后呈现三个方面各提供一种学习策略为代表。

1.预习策略:FLIP策略及课堂教学形式

FLIP策略是为学习者提供快速预习的方法,F代表快速浏览获取信息,初步判断文本的主题、所涉及的背景知识和可读性;L代表快速寻找图表内容获取的信息;I代表从文本特征获取的信息,P代表预设特定的阅读目的和阅读的计划。FLIP的具体策略可以转化为如下表格。学习者可以通过完成表中相应的写作任务实现有效的学前预习。 

1  FLIP预习策略

F(快速浏览)

快速浏览文本,请回答:

你知道这篇文章是在讨论设什么话题?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吗?

关于这个话题你了解哪些内容?

这片文章的语言风格你熟悉吗?

L(观察图表)

观察文中的插图和表格等视觉化的内容:

你能从中了解什么内容?

这些内容能够跟文章的话题产生联系不?

I(从文本特征中获取信息)

文本的很多地方都能传递信息,尝试从下列文本特征寻找主要信息:

从标题中你获得什么信息?

从章节中你获得什么信息?

从小标题中你获得什么信息?

从栏目设计中你获得什么信息?

从变体字中你获得什么信息?

你还从哪些文本特征中获取了什么信息?

P(预设)

预设下你阅读这篇文章将要做的打算:

你阅读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这篇文章能为你提供这些信息吗?

你认为阅读这篇文章的障碍可能是什么?

具体在小学阶段使用PLIP策略,可以根据文本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减上述问题的设计。比如:在小学低段采用写话训练来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我从《     》一文的标题能猜出这是一篇写……的文章。


然后逐渐增加写话内容,加大预习的关注点,如:


我从《      》一文的标题中能猜出这是一篇写……的文章,从文章的插图看出……


也建议教师可将PLIP预习策略的写作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结合起来进行,促进学生学会预习、学会学习。如:


我从《思想与品德》第……节的四个小标题中概括出主要的观点是……


2.学中引导:三栏学习记录策略及其课堂教学形式

三栏学习记录策略通过设计“值得我关注的”“使我产生的想法”和“通过再次阅读、讨论和资料查找后,我现在的想法”等三个栏目的学习记录表(见下表:),帮助学习者记录来自阅读、讨论、观察和聆听等多方面得到的具体观点,并把诸多琐碎的观点进行整合、思考和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完成记录表的写作任务,实现有条不紊的信息提取、信息生成和信息加工。                               

        表三栏目学习记录表

值得我关注的

使我产生的想法

通过再次阅读、讨论和补充信息,现在我的想法是:

文字信息的观点:

 

图表信息的观点:

 

文本结构特征的观点:

 

产生的观点:

产生的疑问:

产生的反思:

结合自身的思考:

结合现实的思考:

结合其它文本的思考:


具体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结合语文或其他学科的学习情况,适当增减三个栏目的记录内容,但三个栏目最好同时保持。

比如:在小学低段的三栏目可以只填写局部的信息

值得我关注的

使我产生的想法

通过再次阅读、讨论和补充信息,现在我的想法是:

文本信息的观点:

产生的观点:

产生的疑问:


然后逐渐增加写话内容,加大预习的关注点,如:

值得我关注的

使我产生的想法

通过再次阅读、讨论和补充信息,现在我的想法是:

文本信息的观点:

 

 

产生的观点:

产生的疑问:

结合自身的思考:


3.学后呈现:字母书(alphabet books)策略及课堂教学形式

字母书是指儿童借助图画和简单文字的搭配,来展示自己学习所获得的细节内容和复杂信息。比如下图就是孩子们在学习过有关蜜蜂的学科内容后,用图画配文字的形式描述自己所理解的“蜂窝里的蜜蜂”的情景。


 图1:字母书《蜂窝里的蜜蜂》彩页

字母书策略比较适合在小学低段使用。其实在小学低段也有不少老师在进行写话训练的时候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图画来辅助写话。这与此处所说字母书还是有区别的:字母书主要强调在学习信息类文本内容之后,学生有依据地制作文字和图画,以准确展示自己对所读信息理解的正确程度;而非随意写话配图。这也正是字母书作为学习策略之一的重要原因。

在小学低段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领学生阅读指定的文本(可以是语文教材的文章,也可以是其他学科的教材文本),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用图画和文字表达自己所读出的内容(即制作字母书)。通过孩子制作的字母书就能够判断学生对指定文本的学习质量:学习质量好的孩子制作的字母书能够较为全面、系统、本真地反映出文本的信息,学习质量不好的孩子制作的字母书会遗漏信息、无法系统化理解文本、或出现错误的表达痕迹。

四、 结语

本文试图从“认知写作”的视角探索小学作文课程内容开发的可能空间和实践形态。这一视角下开发的课程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写作的理性思维表达、旨在通过写作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与传统作文课程内容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并不意味着要以一种课程内容取代另一种课程内容,我们主张小学作文课程内容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共同促进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全面提高。同时也期待这种理论上的思考能得到一线教师的实践检验和批评指正。

(本文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重点”课题资助,项目编号DHA150276。)

(本文选自《语文教学通讯C》,2016.7-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