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位地摊上卖假古玉的商贩聊天时我问他:你这些东西卖的出去吗?他回答说,您不知道吧,卖的好着呢,爱好者都习惯在地摊上买红山大玉龙、战汉宜子孙玉壁,汉代玉舞人或玉跪人等,国宝级古玉。花几千块钱买了以后,便认为捡了个便宜。他们不知道,真古玩根本不在市面上公开出售。我又问,比如这件二十公分的玉壁你开价多少钱?他说:这要看买主在行不在行。如果感觉对方在行,我可能开价五六千,如果发现不在行也许开价五六万,或者更高的价钱。我们能够在交流中和对方举止上,看出来对方是内行还是外行,是有銭还是没銭,他们想买不想买,我们很清楚。如果遇到外行人,我们会从上手拿古玩的姿势方法发现他们:1.看不出真假,2.吃不准价格,买的时候就知道砍一半价钱。根据这些人买古玩的习惯,对他们釆取胡乱高开价的手段,开价五万或者开价一万,既使给三千,给两千也卖,甚至给七八百都卖,只要是他们给价我就赚钱。因为这些爱好者不知道,有些假玉壁连工带料,成本实际上连二三百块钱的都不到,所以只要敢还价就卖。您想想真古玉能卖几千几万这么便宜吗。藏者相反倒认为卖古玉的人是傻冒,自己才是一个有眼力搂簿捡漏的藏家。 其实买的没有卖的精,在开放的市场里,商家行家的眼睛很毒,在经营上哪些古玩是針对外行收藏者的,什么古玩是针对生意人的,哪些古玩针对熟人朋友,什么针对陌生顾客,真古玩卖什么人,假古玩卖谁,在内行市场里都有固定的销售走向。 凡是懂古玩的商家一定对自己的商品,先研究明白以后才出售。而不懂古玩的商人,也极少有好少精古玩的可能。既使偶尔有,也会被懂古玩的商家很快买走,绝轮不到让收藏爱好者得手的机会。
另一方面,凡是与收藏者交易古玩,都要经过较长期的接触沟通往来,要基本了解对方的知识眼力,对方的身份背景,是否懂行规等等,如果通过交流不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和素质一般是不交易的。真古玩是不能摆在地摊上公开卖的。如果这么简单的市场经验和常识都不懂,是买不到真古玩的。我们都知道买卖商品顾客是上帝,但是不同的是,在古玩行业里古玩商却是上帝。如果收藏者喜欢想买,先要看商家想卖不想卖,愿不愿意卖给你,卖多少钱由古玩商说了算。如果发现对方不谦虚,不客气不懂得尊重商家,不规规矩矩的还价,不要说卖了,既使想看看真古玩都不可能,对方再有钱古玩商也不会与其打交道,更不会进行交易。所以说,在古玩行业如果收藏者喜欢一件古玩,一般情况下期望商家能卖给自己,甚至恳求卖家在价格上能够优惠。如果商家发现对方有诚意买,这时商家会出于友情在价格上关照对方,如果对于不认识的陌生人要看对方的态度开价。历来古玩商只要有好、少、精、奇、绝的古玩不愁卖不出去,既使压在手里也是年年升值。因此商家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求着对方买。这就是古玩特殊的交易模式。 近期热门文章:点击下面蓝色字体即可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