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课心得3

 一个久火 2017-06-20

madlineCG的网络班上课时间是周三答疑,周日正课,所以这两天里都会非常忙。(反正通常第二天都可以减掉1斤体重)

上周日是讲明暗光影,由于不同的人,接受的素描启蒙教育都不相同,(很多人最初可能接受的素描教育是完全不科学,甚至直接是错误的)所以我从备课件开始,就计划好从0开始讲。

结果当天一发不可收拾,内容量太大,讲了14小时,中午和傍晚吃饭时间,也基本都挤出来用来点评作业了。

然后就是做了13个默写的演示(昨天还算错了以为是12个……),包括成组的石膏几何体的4个光影默写,以及一个单体的9个光影的默写。

在文章最后我会发一下这些示范。

今天可以聊聊结构对于明暗的关系。

我们知道,明暗光影是依附于结构的,在madlineCG的『光色结构』专题中,我说过: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被概括成基本几何体(也就是球柱方锥),或者基本几何体的组合或切削。』


为什么要『概括』?

因为我们的大脑不是高级CPU,对于『定量』的计算,是很难达到机器那种精确的程度的(人脑的优势在于『定性』,也就是确定『是什么』,而不是『精确是多少』),因此,我们在认知物体,或者推算物体的光影时,应该要学会把复杂的物体给简单化,这是有利于我们做出正确推断的唯一办法(也就是概括后进行推算会简单很多)

概括的的要点就是二个:

1.省略不必要的细节。

2.抓住最大的转折。

那么,很多物体就都会以几何化的形式出现。

几何化对于光影的推算有什么好处?先看几个例子。

当物体处于几何化状态时,你就能分析出物体表面的『面朝向』

(这里提醒一句,做这周作业的网络班同学,你们如果对推算复杂表面感到困惑,就应该用上之前我们讲的概括面朝向的简化,并且尽可能简化到最大程度,那样你就可以获得最大的朝向了,推算也会变得简单一些,千万不要在复杂的细节的堆砌下去逐点推算,那会入坑的。)

上面的几个图中,我在左图标的红色箭头,就是面朝向。

光源定下之后,光源与表面的『角度』与『距离』,决定了这块表面的明暗调子,不同朝向的表面,组成了整个物体的光影效果。

其实真正的素描明暗部分,完完全全就是以上部分的文字,一点都不玄乎。


然而……我们知道,学习最难的部分,就在于你在面对复杂的事物时,还能以最基础的原理来对待,并且执行到底——这通常需要你在练习的初期保留强烈的结构概括意识,直到你把这些能力内化成本能

(所以有些没及时做作业的同学,作业要做啊,不然神仙也没办法帮你,你们也都听过我的课了,知道虽说我们是『基础班』,但『基础班』绝逼不是有些人认为的『低端班』。)

展示一下周日做的演示,都是默写。

首先当然要有个正确的结构,不然光影肯定不会对(比如如果你球体画得不圆……怎么上调子都是变形的)

由于本身就是基本几何体,所以我们可以很简单地找到它们的概括朝向面,就像我在最开头的那三幅图中红线所示的那样~

就可以找到面与光的关系,当然,这里我们要注意几点:

  1. 如果暗部面积大,可以适当让亮部曝光过度,留更多的明度阶给暗部来表现,但是无论如何,『暗部之内的对比』一定不能超过『暗部与亮部整体的对比』。

  2. 反之亦然。

  3. 要时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念,在画任意一处阴影时,你得想好这片阴影所处的光源是大还是小(注意,即便是反射照亮的一个面,反射光也可以看成是一种有面积的光源),有多亮等等。


然后周日晚上还做了9个单体的明暗示范:

先草草打了个形,虽说是在打线稿型,但你内心得有这个意识:

先把大体块看成这样的基本几何体(的变形),然后你就会获得像上面这种朝向面的意识——嗯,一定要记住它,在画光影时无时不刻都要提醒自己:这个面朝向哪个方向,它与光的角度和距离是怎么样的

然后你就定光源,默写就会变得比较简单,更复杂的结构怎么办?在这个基础上添加就好,通常来说,基于几何体正确的光影下,细节都会变得更简单,看一下另外9个默写:

最后两个是当成自然形状的来画的,也就是有固有色上的变化:

一个晴天。

一个阴天。

我不知道别的培训班的明暗是怎么讲的,我也不喜欢去对比,我只按我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去讲,我们的素描课就是这么上的。

发以上的图,我无意通过炫技证明些什么,但是,造谣的你给我听好了,不要躲在阴暗的角落企图通过贬损别人来抬高自己,甚至对两家良性的培训机构进行挑拨离间,你要是不服,就站出来,虽然不想太高调,我还是不介意陪你走两步

……

王家卫说过的:

功夫嘛,一横一竖。

(嘛?叶问真这么说过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