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功率晶体苷(BJT)的概念定义

 陸号鱼 2017-06-20

 

功率晶体苷(BJT)的概念定义

 

    功率晶体苷(BJT)也叫巨型晶体管(GTR—Giant Transistor),它是属于双极性半导体器件,即二种极性载流子,空穴和电子参与导电的器件,有两个PN结,分为PNP型和NPN型,普通晶体管作为电流放大器件使用,但大功率晶体管是使用在饱和区域作为电力开关用。
目前国际水平已做到1200V、800A、开关时间5μs、开关频率达数百千赫兹。为减少基极驱动功率接成达林顿电路,在不断地提高电压水平,增大电流,减小开关时间,并装配成模块化,提高其可靠性和使用更方便。


BJT的主要参数


1.一次击穿电压(Break down voltages〉是指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反向击穿电压。图1-26为4种基极接线方式,其中将基射接成反向偏置时的一次击穿电压用UCEV(有的文献资料用UCEX表示,是四种接线方式中一次击穿电压最高的,所以采用这种方式较多,可提高管子截止时的耐压能力。


2.电流最大定额
         Ie——集电极持续电流(直流);
        Icm——集电极峰值电流(重复); 
 

功率晶体苷(BJT)的概念定义-图片1
功率晶体苷(BJT)的概念定义-图片1
 

图1-26 NPN晶体管一次击穿特性

功率晶体苷(BJT)的概念定义-图片2
功率晶体苷(BJT)的概念定义-图片2
 
图 1-27 TC与二次击穿电流、管耗散功率定额关系曲线

Icms——集电极峰值电流(不重复);
IB——基极持续电流(直流);
1BM——基极峰值电流。


3.耗散功率PD(—般规定在管壳温度Tc = 25°C时)如果Tc比25°C高,二次击穿电流和管子耗散功率定额要相应减小,图1-27给出Tc与二次击穿电流和管子耗散功率定额减小系数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