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寻迹北海,回味老街
2017-06-20 | 阅:  转:  |  分享 
  
每座城,都有她专属的味道和独特的记忆,正因为这份专属和独特,城市的味道和记忆都是无法复刻的,一城一味说得便是此。探访一座城,老城区是最好的
入口,在那些经历了岁月侵蚀过的痕迹上,寻觅不为人知的故事,回味流光溢彩的年华,沉浸在一段老时光里,是件很惬意的事。北海老街就承载着
这么一份气息和使命。1876年,清政府与英国政府签订了《烟台条约》,北海被辟为通商口岸,自此,在紧邻渔港的升平街、东安街、大西街
上,英、法、德等国家纷纷建起了领事馆和公司大楼,欧式风格的骑楼式建筑开始进入北海的视野。天长日久,这里就有了码头,有了商号,有了酒
店,沿街商铺林立,昔日安静的渔港小镇忽然变得人声鼎沸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今的北海商业中心早已易主,当初繁华热闹的升平街、东安
街、大西街已渐渐演变成了如今的珠海路和中山路。建筑是老街的灵魂,漫步在http://gl.laiu8.cn/bhly/475.h
tml北海老街上,两旁的骑楼依旧能看到岁月的斑驳痕迹,增添了几分沧桑和寂落。老街骑楼的方形柱子粗重厚大,颇具古罗马的建筑风格。而临
街两边墙面的窗顶都是券拱结构,券拱外延和窗柱顶端都有雕饰和浮雕。一路看上去就像一条“空中艺术走廊”,这正是北海百年西洋街的特有符号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北海老街上各家商号的霓虹灯招牌在古建筑的衬托里,越发体现着老街的古老和沧桑。一曲“夜上海”的老歌恰逢其时地
在老街上回荡,似繁华,似难忘,似似水流年,让人久久的回味在北海的老街里。正如李荣浩在《老街》中唱的那样,“窄窄的长长的过道两边,
老房子依然升起了炊烟,刚刚下完了小雨的季节,爸妈又一起走过的老街,记不得哪年的哪一天,很漫长又很短暂的岁月,现在已经回不去,早已流
逝的光阴……”
献花(0)
+1
(本文系我爱的旅游...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