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个奇人,发现了两位内阁首辅,自己却诈死瞒名

 耽读斋 2017-06-20


明朝中期,有一个人名叫张璁(1475年-1539年),字秉用,号罗峰,温州府永嘉人。此人身材高大,相貌秀美。20岁左右,他就中了举人。然而春风得意的他,却连续7次进京会试,都名落孙山。一转眼就二十年过去了,到了正德十三年(1518年),再次进京会试失败的他,为了生存下去,心灰意冷的张璁就干脆想以举人的身份参加吏部的谒选,谋一份差使。但按明朝的惯例,以举人的身份入官很难成为部门主官,而且最高就只能到四品,以他现在的年纪,实际上五品就到了,等于永远进不了朝廷,一般最高也就做到地级市的副市长——同知。但此时已经45岁的他,已经想不了这么多了,他太想当官了。

 

张璁

 

这时一个奇人出场了,此人比张璁还小5岁,但早在正德九年就中了进士,授云南道监察御史,此时正返京到吏部述职。在礼部他无意中看见了前来谋官的张璁,这位返京御史,有一个最大的本领,《明史》上说是“善星术”,说白了就是特别会看相。

 

一个39岁的在职御史,打量了这位45岁还没有一官半职的老举人,不禁大吃一惊。他上前很正式地张璁对说:“你还是别去参加吏部的选试了。再过三年,你就可以成进士了。一旦你成了进士,你就和皇帝好得像一个人,天下人没有谁能比得上你了!”

 

张璁听后半信半疑,但毕竟对“谒选”还是心有不甘,内心中对金榜题名,中进士始终抱有幻想,不甘心就这么放弃了自己最高的理想。听到这番话后,勉勉强强地回家了。心想反正都失败了这么多回了,在失败一次也不算什么了。

 

但正中这位御史的预言,三年之后正德十六年二月,第八次应礼部会试,之后在殿试时,又中二甲进士,从此进入仕途,年已四十七岁。

 

这位“奇人”,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萧鸣凤。《明史·列传第八十四》载这件事:(张璁)将谒选,御史萧鸣凤善星术,语之曰:“从此三载成进士,又三载当骤贵。”璁乃归。正德十六年登第,年四十七矣。

 

之后的发展,再次印证了萧鸣凤的预言。张璁中进士的那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突然卒于豹房。遗诏迎取武宗从弟朱厚熜嗣皇帝位。四月二十二日,14岁的朱厚熜在奉天殿即皇帝位,颁诏大赦天下,以明年为嘉靖元年。五月十五日,张璁于奉天殿补行殿试,中二甲进士,观政礼部,从此进入仕途,年已四十七岁。

 

因内阁首辅杨廷和集团要求嘉靖皇帝改换自己的父母名分,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大礼议之争”。杨廷和甚至建议“有异议者即奸邪,当斩。”

 

七月一日,观政进士张璁上疏表示异议,提出嘉靖皇帝即位是继承大明王朝皇统,而非继承皇嗣,即所谓'继统不继嗣',皇统不一定非得父子相继不可

 

张璁进一步指出:“臣读祖训曰: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今武宗无嗣,以次属及,则皇上之有天下,真犹高皇帝亲相授受者也。故遗诏直曰:‘兴献王子伦序当立。’初未尝明著为孝宗后,比之预立为嗣养之宫中者,其公私实较然不同矣。”年轻的嘉靖皇帝得张璁疏后,大喜,曰:“此论出,吾父子获全矣。”

 

但张璁人单势孤,难以动众,世宗唯有先行妥协。张璁也被外放,任南京刑部主事。三年之后,嘉靖三年(1524年),嘉靖皇帝的地位已稳固,试图为父母封号加“皇”字。这时已被贬至南京刑部主事,与桂萼、胡铎等相互考证经史的张璁,与同僚等揣测帝意,纷纷上书重提旧事。

 

张璁奉召赴京,在这件事上展示了他“以人为本”、“以情为本”的政治理想,“夫天下岂有无父母之国哉臣厕立清朝,发愤痛心,不得不为皇上明辨其事。《记》曰:‘礼非从天降也,非从地出也,人情而已矣。故圣人缘人情以制礼,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

 

从此获得嘉靖皇帝的信服和重用,委为翰林学士,成为皇帝身边的近人。再次应验了萧鸣凤的“又三载当骤贵”的预言。

 

仅仅5年之后的嘉靖八年,张就成为了内阁首辅。嘉靖十年,张以名嫌御讳请更。”嘉靖皇帝亲自“赐名孚敬,字茂恭,御书四大字赐焉。

 

鸣凤则因正德十三年,武宗将出塞捕虎,他上疏劝谏,“因言及官司掊剋,兵民疾苦之状,留中不报,愤而引疾归省。”嘉靖元年,重新起用担任“南畿学政”,督学南直隶,在任上选拔人才,诸位生员将他与前御史陈选合称为“陈,泰山;萧,北斗”

 

在松江府华亭县(今属上海市)考核时,前来参加县学考核的,有一位年轻人,年方二十,在全县众多的应考者中,再次被萧鸣凤的“占星术”相中,评为第一,授予“(xiáng)”的文凭。此人就是最后在嘉靖皇帝死后,代写遗诏的内阁首辅——徐阶。史载:“拔华亭徐阶为第一,食于庠。”

 

徐阶

 

同时期的王世贞在徐阶死后,所作的《徐公行状》中也记到:“公(徐阶)年二十,而督学萧君鸣凤负人伦鉴试,公第一,食于庠,再试应天,学士董公玘得公文于黜,而异之,取以冠诸试者,会有龊龉,不果,然犹为第七,人梓其文。”

 

那这位“奇人”萧君鸣到底是谁呢?

 

萧鸣凤,号静庵,山阴人。高祖用,都督,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在蓝玉案中被害曾祖显,字文明,别号海钓,永乐二年(1404)进士,官至兵鄣侍郎。他的昱,字用光,号拙庵,天顺六年(1642)乡试经魁,以孝母及教授闻名,先后出知江西贵溪及山东高密,卒于高密县任上,他就生于生于成化十六年的高密

 

他,就十分聪颖,五岁就能作诗。父亡,随母、兄回到绍兴老家。十岁,修词艺文,已卓然成章。弘治十五年,从大儒王阳明游。弘治十七年(1504年),举浙江省乡试第一(时24岁),遂后,弃举子业,专心学习“心学”。直到34岁时正德九年(1514)进士,授云南道监察御史,南返,与张氏(1498-1573)完婚。张氏夫人的母亲就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所以鸣凤就是徐渭表姐夫,但年长徐渭41岁。据徐渭作《萧氏家集序》P.564:“先生配,余姑氏女也,于先生为姐氏夫”。

 

鸣凤在朝,敢人所不敢言者,直言公论:救胡世宁、劾王琼、江彬,斥责钱宁,“士论壮之”。曾寻巡山海诸关,研习兵书,力纠冒功习弊,绘边境地形,以策战守,都御史彭泽上其功,只是为内阁王琼所阻为的提拔

 

嘉靖三年,升河南副使,仍督学政,以不从某大臣之私托,被劾。“吏部惜其学行,调为湖广兵备副使。明年复改督广东学政。鸣凤三督学政,廉无私。然性刚狠,(嘉靖六年)以愤挞肇庆知府郑璋,璋惭恚,投劾去,由是物论大哗。八年考察,两京言官交章论,坐(连坐)降调。已,与璋相诋讦。皆下巡按御史逮治。鸣凤遂不出。”《明史·卷二O八·萧鸣凤传》 至此。

 

嘉靖八年,徐渭九岁这一年,见到了归里的原广东学政萧鸣凤。返乡的萧鸣凤见到徐渭后,再次爆发了其“善星术”的本领,看出9岁的徐渭是个神童,特地介绍了一位辞官归乡的“汪青湖先生”给徐渭当老师,教授徐渭“举业”,就是写八股文。

 

徐渭

 

汪应轸,字子宿,号青湖,也是山阴人。少有志操,正德十一年举人,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嘉靖五年引疾归,时居乡里。萧鸣凤能够给徐渭介绍一位作为退休回家的进士,说明萧鸣凤和汪应轸对少年徐渭的赏识,

 

萧鸣凤又安排自己的侄子萧女臣(萧鸣凤兄云莱之子)一起在徐家私塾读书,两人相交深笃萧鸣凤长子萧勉(字女行,号柱山)与徐渭同为当时绍兴地区最出名的“越中十子”

 

但我们仔细看《明史·卷二O八·萧鸣凤传》的记载,最后提到萧鸣凤的结局,是“鸣凤遂不出”而没有提到他死于何时?《明史》的“萧鸣凤传”为何不写“某某年,鸣凤卒”这样的话?

 

万历四十四年全书完成的《国朝献征录》,全书一百二十卷,是明万历十七年状元焦竑(1541—1620)所著,该书搜罗自洪武至嘉靖二百年间名人事迹,“足以当明代传记之冠”,初步统计人物3554人,跨度之大,数量之多,史无前例。

 


 

据《国朝献征录》卷九十九载,萧鸣凤卒于嘉靖十三年(甲午)。而《献征录》是转载了萧鸣凤弟子薛应旂(号方山)《广东提学副使萧公鸣凤墓表》略云:“嘉靖甲午(嘉靖十三年)以疾卒于家,距生成化庚子,年五十有五”,又言“先生卒之二十年,其门人武进薛应旂亦以视学过先生里第,拜遗像,而寻宿草之墓焉”。嘉靖三十二年,此时已是萧鸣凤死后二十年,之后薛应旂的萧鸣凤墓表,收入其《方山先生文录》称《静庵萧先生墓表》,列卷二十一《墓表·墓碣铭·墓志铭》之首篇,《献征录》即据此刻本辑录。

 

我们前面提到的大才子徐渭,他晚年总结自己一生有五位“师类”,“师类”就是不具体传授某一专业知识,而是思想上的导师。这五人都是“阳明心学”的传人,其中就有萧鸣凤。

 

但奇怪的是,这五人中王畿王阳明最赏识的弟子之一。当时“文成门人益进,不能遍授,多使之见先生(王畿)与(钱德洪)绪山”,学有根底后,才由王阳明亲自教授。王畿去世时是万历十一年,徐渭六十三

 

季本明嘉靖七年(1528)王阳明率兵至南宁,于南宁城北门口县学旧址建敷文书院,则命季本主持南宁的敷文书院。季本去世时是嘉靖四十二年,徐渭四十三

 

钱楩历史上生卒不详,嘉靖初投王阳明门下,嘉靖四年乡试解元,即全省第一,次年中进士,但至少在嘉靖二十三年,尚与24岁的徐渭等人结为“越中十子

 

还有一位唐顺之22岁中举,第二年京城会试,就荣登第一,《明史》载:“顺之于学无所不窥。自天文、乐律、地理、兵法、弧矢、勾股、壬奇、禽乙,莫不究极原委。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左》、《右》、《文》、《武》、《儒》、《稗》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为古文,洸洋纡折有大家风。生平苦节自厉,辍扉为床,不饰裀褥。”唐顺之去世时是嘉靖三十九年,徐渭四十岁。

 

如果萧鸣凤真如弟子薛应旂那篇《广东提学副使萧公鸣凤墓表》中所说,萧卒于嘉靖十三年,而时徐渭是个十四岁的孩子放到今天顶多是初二的孩子。“师类”是给与徐渭思想上重要影响的人,纵然徐渭是少年天才,一个十四岁的孩子,萧鸣凤能够产生什么影响?

 

萧鸣凤还是《畸谱》中十六位“纪知”之一。徐渭所说的“纪知”,可以理解为“知己、相知”。萧鸣凤怎么可能和一个十四岁的孩子的孩子成为知己呢。

 

所以萧鸣凤不可能死于嘉靖十三年,一定是“诈死瞒名

 

据说上海图书馆有《山阴小步张氏宗谱》影音本,有萧鸣凤于嘉靖二十一年所撰的一篇《诚斋先生墓志铭》。里面写到:“(张)先生讳峙,字静之,号诚斋。……世业儒,为庠生。……生于宏(弘)治庚戌四月十五日,於嘉靖辛丑(嘉靖二十年)二月二十日卒。子二,曰均、曰埸。女一,适谢坞余论。孙男俱幼。卜是年八月合葬。”说明嘉靖二十一年,萧鸣凤还在世上。


 

这就给我们留下一个疑问,萧鸣凤这位“奇人”到底是何时去世的?

 

为什么他的弟子薛应旂要说自己的老师萧鸣凤于嘉靖十三年亡故

 

难道薛应旂不知道自己的老师什么时候去世的吗

 

难道徐渭不知道吗?

 

是真不知道还是有意隐瞒?

 

如果是有意隐瞒,原因是什么?

 

难道是所有人一起相互配合,好做什么惊天大事?

 

作为一个退休在家的官员,他怕什么呢?

 

一个文人当然最怕的就是文字狱,难道是在撰写禁书。而嘉靖年间真的留下了两部在当时的禁书,一部是署名“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另一部是署名“华阳洞天主人校”的《西游记》。“兰陵笑笑生”“华阳洞天主人”到今天我们也不知道是谁。

 

这位奇人,发现了两位内阁首辅,一位才子徐渭,自己却诈死瞒名。这在中国历史上,可能只有萧鸣凤这么一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