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邹德琛教授辛开苦降方治疗小儿咳嗽之运用
2017-06-20 | 阅:  转:  |  分享 
  
邹德琛教授辛开苦降方治疗小儿咳嗽之运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邹存信(哈尔滨150010)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曲秀芬邹存清

关键词辛开苦降法小儿咳嗽老中医经验

导师邹德琛教授,擅治内、妇、儿科疾病,诊疗

经验丰富,现将笔者随师运用辛开苦降方治疗小儿

咳嗽之体会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邹师常言,肺失宣发肃降,咳必由是而生,盖肺

浊脾湿为痰嗽之本,肺脾不足,且形气怯弱,易感外

邪,肺气被束,宣降失司,咳必生焉,故以辛开苦降

之法拟方宣达气机,辛可开闭郁之肺气,苦可肃降

上冲之逆气而调达气机,所以邹师针对此法组成一

方,临床治疗中多获良效。

1方药组成

紫苏、紫苑各15g,款冬花20g,荆芥、前胡、杏

仁、桔梗、枇杷叶、陈皮、甘草各10g。

方中紫苏、荆芥、前胡辛温解表散风寒之邪;杏

仁、桔梗一苦一辛,一升一降,开闭降气;调畅气机,

助肺宣发肃降;款冬花、紫苑止咳平喘化痰;陈皮健

脾理气;甘草和中,调和诸药。

2临证加减

若咳急呕吐者加清半夏、青皮各10g,以增豁

痰破气之力;若发热而咳嗽者,加薄荷10g以助辛

散解表发汗之功;若胸闷者加瓜蒌10g,枳壳10g,

使开郁降气之力盛;咳喘重者加苏子、莱菔子各

10g,使降气之力雄;咽干而痛者,加麦门冬15g,山

豆根10g,使清咽润喉功效大;痰燥难咯加川贝

10g,以润肺止咳;表虚汗出多者去荆芥、紫苏,加黄

芪20g,桂枝、白芍各10g,以调营和卫,益气固表;

痰多者,加茯苓15g,半夏10g,以健脾利水化痰,杜

绝脾的生痰之弊病。

3典型病例

李××,男,5岁,于1998年10月5日初诊。

主诉:平素体弱易感冒,近日因感冒而咳嗽5日。

西医诊断为气管炎,曾静点青霉素、先锋等效果不

显,遂求治于中医。现咳嗽,喉有痰鸣,微热无汗,

流涕,食纳尚可,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缓。

诊断为外感风寒型咳嗽。治则:宣肺降气,化痰止

咳。方用紫苏、紫苑、枇杷叶、陈皮各15g,荆芥、前

胡、杏仁、桔梗、薄荷、甘草各10g,清半夏5g。水煎

煮取汁200ml,初服取微汗,继为早晚饭后温服,共

服用3剂,于10月8日二诊,诉药后发热咳嗽已

止。嘱其少食生冷之品,服参苓白术散巩固疗效,

预防感冒。

4体会

4.1咳嗽是肺系疾病中的常见证候,外感内伤均

可导致,其总病机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尤以风

寒咳嗽为多,因小儿稚阳之体,况当今之世,家长对

孩子溺爱有加,寒凉之品每过与之,造成肺脾阳虚,

不耐风冷,感冒咳嗽等证频频出现。故适当节制小

儿之寒凉之品是有效预防小儿咳嗽的办法。

4.2小儿脏气清灵,随拔随应,患病后,传变速度

较快,易虚易实,故用药应以平和为主,大辛大热大

苦大寒之品均当慎用,因过用苦寒伤脾胃之阳气,

过用辛热则有津伤化火之弊,故《临证指南医案》谆

谆告诫:“微苦以清降,微辛以宣通”,其关键在一微

字。所谓病有千端法有万变,机法圆活,存乎其人。

收稿日期:1999-10-05

44

中医药信息

INFORMATIONO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2000年第1期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