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十六年(1836年),洪秀全在广州参加科试时得到了此书,他在第三次应试又失败后,大病高烧昏迷了40日,精神恍惚,并在“丁酉异梦”中游历了天界。 洪秀全丁酉异梦的情景与基督教有着十分相似之处: 一、洗礼仪式 许多容貌俊俏的男女聚集在两旁向秀全敬礼,表现出极大的欣喜。当洪秀全离轿后,一位老妇人将他领到河边,洗净污秽。此场景就是基督教中的洗礼仪式。 基督教洗礼有很多教友会聚集在两旁,并表现出极大的欣喜。罗孝全拒绝为他施洗说明洪秀全是希望获得施洗的,也见过这种洗礼仪式。 二、起死回生: 洗毕,洪秀全走进一座高大宫殿,在里面被他们用刀剖开身体,取出了他的心肝五脏,另以新的器官放入,随后,伤口顷刻愈合,没留下任何疤痕。 此场景与埃及人木乃伊的制作过程相吻合。制作木乃伊要取出五脏六腑,基督教发源地耶路撒冷和埃及有很强的历史渊源。在西方人文化中,木乃伊是一个非常普遍的事物。伤口顷刻愈合,不留疤痕,如同耶稣的复活故事。耶稣有起死回生的本领,还可以治病救人,而作为耶稣的弟弟,也就与之相似了。 三、吃智慧果 天父授予洪秀全一柄剑让他斩除魔鬼,授一块印用以降服邪神;又赐一枚黄色的果品,秀全吃后觉得其味甚甘。如同伊甸园中撒旦要夏娃和亚当吃智慧树上的果子,夏娃吃了果子以后给亚当吃,说这果子非常好吃,正好和梦境相对照。 从上面比较中可看出,洪秀全因生活和理想无法调和时,在基督教的影响下,精神受到强大的压抑而产生了一些相关梦境。这梦境让他6年以后逐渐受到指引,并建立拜上帝教,进行太平天国起义, 严格来说,洪秀全并不是受西方宗教的影响而起义反清。影响他的是一部半调子传道书《劝世良言》。洪秀全病愈之后,又继续一面做乡塾先生,一面做应考的准备,六年后再次科考仍榜上无名。此时,洪秀全偶然重读《劝世良言》,感觉与认识与前时大不相同。书中抨击“儒教”,指斥科举,否定民间鬼神,因而深深吸引了他,使他身心渐入神奇灵光的海洋,领悟着正经大道圣理,似乎进入大觉大悟之境。联想六年前病中幻象,他自信那是上帝召游天庭,大有昔日千疑百惑,今日焕然得释之感。 历史上农民起义总有个异象,有个教义,然后起义。洪秀全并非在最后一次科举落第之后就产生了反清意愿,他在广东潜心研究宗教教义三年间也没有产生过武装起义想法,他思想上的重大转变是在第二次进入广西的数月时间里产生的。因此,促使洪秀全走上武装起义道路的直接因素既不是科举的落第,也不是宗教的教义,而是第二次进入广西期间他看到和听到的社会现实,太平天国起义的酝酿和促成者是冯云山,而起义的实际筹备策划者是杨秀清和萧朝贵为主的拜上帝教会众。前一时期洪秀全远在广东,而在后一时期洪秀全一直被“天兄”安排到各地“避吉”,实际上影响不大。所以对于拜上帝会的发展与太平天国的建立,洪秀全没有起到过实质性作用, 洪秀全在广西客家人中传播拜上帝教,才使得被后人认为是客家人的起义。 更多精彩内容可点击: 1、太平天国运动源头是洪秀全的“丁酉异梦”,此梦促成了一次神权实验 3、天国疑案:桂林阳朔金钱岭是否埋藏有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的墓葬? |
|
来自: xjglyx2005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