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之学用者感悟:孩子的真实照醒了我

 道德经学用 2017-06-20

住进新房子,儿子对我说:“我电视可以不要,网络也可以不要,但是我希望你把小猫带过来,希望你把它当人一样对待,如果我们把它扔下,它也会得忧郁症的,以后除了这个猫再也不想养动物了。”

他的一席话让我警醒了:是啊!我口口声声说万物同一体,自己做到了吗?为了自己的享受而不顾和我们相处八年的小白猫,让它孤零零的呆在老房子里。在我儿子最孤独的时侯是它一直在陪伴着他,那时我儿子一直要和它说话,说明我儿子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是一个内心有爱的孩子,这不正是我希望的吗?曾记得有一次小猫走失三天,他不吃不睡去找猫,最后在搂下灌木丛中找到了它并抱回家,当时那激动劲还历历在目。

想到这里,我就和儿子说妈妈尊重你的选择,他希望回老房子住,我选择了回到老房子陪小白猫,说起这只小白真的是非常可爱,我们回家它总等在门口,我睡到床上它总喜欢靠在我身上。不要说人需要爱,动物同样如此,我也因为这个猫拖着搬家,现在回到老家,儿子对我说:“其实房子不用太大,只要小一点,否则很压抑的,那么大的房子只住几个人,主要是花园要大一点才是。”

孩子是用心在说话,都是真话,是真相,而我们大人都是用大脑在评判,并不是真相。我明白,他说的压抑其实是心灵上的压抑,不是空间感的压抑,而是看不见的压抑,道德经第九章告诉我们:“金玉满堂,莫之能守。”以前的我被五色、五音、五味所左右,所以能量下降,给欲望左右,真是德不配位啊!“早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当我走上学用道德经之路,也就是一条灵魂早早觉醒之路,重积德才是根深抵固,长生久视之道。

孩子的话让我想起我们右边一户人家在挖地下室,从而导致小河的水混浊了,后面邻居告诉我河里的鱼在死掉,她还告我本来我们后面有路可通大门,但是后面人家为了多占土地把公共的路都占为己有。“人之迷其日固久。”为了自己的利益都不顾别人,违背道啊!真的是可怜之人啊!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心太凶,人算不如天算。

老师说,天在做人在看,我们人类应该看一下道德经第七章《超然物外》中天地的品质:“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与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这一章是我刚学时最喜欢的一章,也是能够有所觉知的一章。

俗话说,给子孙积点德去修桥、铺路。可悲的是现在的人都生活在小我中,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看到眼前利益,在小我中,就是在欲望中。在欲望中,人心无法宁静,无法宁静心就会烦躁。“躁胜寒,静生热,清静为天下正。”外在的物质越拥有,内心将越不平静,福兮将祸中所倚,少则得,多则惑。厚德才能载物啊!

世界是一面真实的镜子,孩子是我的一面镜子,万事万物也是我的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中,会照出我们的喜悦,或者纠结,不舒服,而所有一切的显现源于自己内心的折射,因为我是一切的根源。

注:原文摘自《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学用者感悟集锦》

作者:常熟,丽娜(作者授权代发)

编辑整理:道德经学用编辑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