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海洋经济战略发布,哪些城市会有大提升?

 peterchiu60 2017-06-21

文|孙不熟


深圳与上海将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舟山群岛位列国家三大海岛开发计划之首、东部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北部湾将构建西南地区面向东盟的战略支点。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印发发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给予了国内多个沿海城市和区域的新定位。


过去我们听得比较多的是“国际航运中心”,“全球海洋中心”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暂且不知道二者在概念内涵上有哪些区别与联系,但从直觉来看,“海洋中心”应该是一个比“航运中心”更宽泛的概念,不仅包含航运物流,还应该包含一切与海洋有关的产业。


学术概念有空再讨论,先来看看本次《规划》中对主要沿海城市的一些定位,看看这些城市在中国海洋战略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又有有哪些城市的定位获得了提升?


如果觉得文章太长,可以直接跳到文章后面看“评述部分”。


上海:定位最齐全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规划中有16处提到上海,是提到次数最多的城市,几乎所有与海洋经济有关的定位,上海都有份。这其中含金量最高的是这样五个表述。


一是“推进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打造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排头兵和主力军。”这里面的关键词是“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而且只提到深圳与上海两个城市,可见沪深在中国海洋经济战略中的首位度。


二是“推进上海、天津、大连、厦门等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规划中提到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时,为什么只提到了这四个城市,而未见珠三角城市呢?这可能是因为国家此前只专门批复过这4个国际航运中心,而珠三角地区可能是因为已经有香港这个国际航运中心,所以没有另外批复。这其中,又数上海的含金量最高,因为此前对天津的定位是“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对大连的定位是“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对厦门的定位是“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对上海的定位则没有区域限定词,直接是“国际航运中心”。


三是“推进上海、天津、深圳、青岛建设‘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大力发展邮轮产业。构建中国—东盟海洋旅游合作圈”。这里面的关键词是“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上海目前是国内邮轮旅游客流量最大的城市,本次《规划》要推进上海“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可见上海在海洋旅游方面会有更多的政策支持。


四是“重点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依托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改革创新,完善以船舶融资租赁、航运保险、海事仲裁、航运咨询和航运信息服务等航运现代服务业体系,推进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丰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指数,发展指数衍生品。”这些产业都属于航运服务业,目前在这一领域最有话语权的是伦敦,伦敦的港口吞吐量可以说无足轻重,但其之所以位列全球首屈一指的国际航运中心,靠的就是航运服务业的话语权,可见航运服务业的含金量与重要性。《规划》在详细阐述航运服务业时,对上海的着墨最多,可见国家对上海发展航运服务业的期待。


五,在提及海洋产业集群时,对上海的定位包含了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业、海洋旅游、航运服务业等,产业门类非常齐全。


    舟山: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


《规划》对舟山的表述有15处,仅次于上海,其中比较有含金量的表述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推进重点海岛开发建设。继续推进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和广东横琴岛的开发建设。”这三者是我国三大海岛开发建设基地,其中舟山群岛排在第一位。


二是“浙江舟山群岛新区重点发展港口物流业、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旅游业、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产业、现代海洋渔业和海洋旅游业,加快推进舟山自由贸易港区和绿色石化园区建设,打造我国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海洋海岛综合保护开发示范区、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从这段很长的话可以看出舟山定位的多元性与高端性,足见国家对舟山群岛的重视。


相比而言,另外两个海岛的定位相对要简单一些:


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重点发展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海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开展两岸人文交流、互联互通、产业合作、社会融合,全力打造两岸共同家园,加快建设平潭国际旅游岛、海峡西岸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海洋经济示范基地和国际知名的海岛旅游休闲目的地。


广东横琴岛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商务金融服务、文化科教和高新技术等产业,建设文化教育开放先导区和国际商务服务休闲旅游基地,打造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新载体


天津:综合定位可与上海媲美


《规划》对天津的表述有14处,仅次于上海与舟山,其中有这样几处比较有含金量:


一是“加快推进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天津作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位再次被明确。


二是“发展航运金融,建设全国性融资租赁资产平台和北方(天津)航运交易所。”,航运交易所是航运服务业领域的高端要素,国家在提及航运交易所时只提到了天津,表明在天津在这一领域的独特优势。事实的确如此,最近几年,天津依托滨海新区发展融资租赁方面的成绩的确很亮眼。


三是“推进上海、天津、深圳、青岛建设‘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这个“实验区”,不仅有上海,还有天津,表明天津在北方海洋旅游产业集群中的首位度。


四是“在天津、青岛、舟山等一批沿海缺水城市和海岛,统筹规划、建设、管理海水淡化供给的市政配套设施,制定海水淡化水入网水价政府补贴政策。”这里面的关键词“是海水淡化”,这应对的是京津冀地区的缺水难题。


五,海洋产业集群中,天津的定位包含了海洋装备制造、海洋油气业、海水利用业、海洋旅游业、航运服务业等多个定位,产业门类之多可与上海媲美。


深圳:与上海并列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规划》中有有六处提到了深圳,其中有这这样三点比较有含金量:


一是“推进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在这个表述中,深圳与上海并列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且排名还在上海前面,这让深圳网友挺骄傲的。


二是“推进上海、天津、深圳、青岛建设‘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这其中,上海与天津在邮轮旅游方面已经有相当的积累,深圳可以说刚刚开始,去年才开通太子湾邮轮母港,但基础设施推进得很快、人气也很旺。“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有深圳的一杯羹,值得珠三角居民期待。


三,在提及海洋产业集群的时候,对深圳的定位主要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油气开发、海洋旅游三个领域,没有海洋船舶、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业等等。


与上海相比,深圳的表述中少了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也少了航运服务、海洋船舶、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业等海洋产业集群。


广州:南沙的战略定位被认可


《规划》中有五次提到广州,其中比较有含金量的表述分别是:


一是“‘发挥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引领作用……浙江舟山群岛、广州南沙、大连金普、青岛西海岸等国家级新区以及福建平潭、珠海横琴、深圳前海等重要涉海功能平台相继获批设立。”其中的关键词是南沙,表明国家对南沙在海洋经济战略中的认可。


二是海洋集群产业中,有关广州的定位,包含了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船舶工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三大产业门类。这些定位可以说都考虑到了广州的优势,特别是南沙的优势。不过,《规划》中没有将广州列为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有一点遗憾,要知道广州的邮轮旅游现在也非常的火爆,去年的游客量仅次于上海天津,居全国第三名,邮轮母港也正在火热建设中。


总体来说,广州的海洋经济在国家战略中的权重目前不如空港经济重要。不过,根据国务院2015年的印发《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国家已支持广州形成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服务体系融合发展格局。


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本次《规划》有10处提到了大连,其中比较有含金量的有两个方面:


一是“推进上海、天津、大连、厦门等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这表明大连作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位再次获得确认。


二是海洋产业集群,大连的定位包括了海洋渔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水淡化、航运服务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等多个产业门类,可与天津、上海媲美。


青岛: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


本次《规划》有11处提到了青岛,其中比较有含金量的表述主要是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推进上海、天津、深圳、青岛建设‘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青岛在发展邮轮旅游方面获得与上海、天津、深圳同等规格的重视。


二是海洋产业集群方面,青岛的定位包含了海洋渔业、海洋装备、海洋船舶、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业、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旅游等多个产业门类。


与大连相比,青岛没有获得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位,但多了一个“邮轮旅游实验区”的定位。


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


本次《规划》有六处提到了厦门,其中比较有含金量的是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打造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推进上海、天津、大连、厦门等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这表明厦门作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位再次被确认。


二是“继续办好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世界妈祖文化论坛、中国海洋文化节、厦门国际海洋周、中国(象山)开渔节等活动。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海洋文化,发展海洋文化创意产业。”这里面的关键词是海洋文化产业,这是厦门在几个主要沿海城市中的一个优势。


三是海洋产业集群,对厦门的定位主要是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业、航运服务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显示厦门的海洋产业门类不多,缺乏海洋装备、海洋船舶、海洋旅游等产业门类。


北部湾:西南地区面向东盟的战略支点


本次《规划》提到北部湾的有六处,其中比较有含金量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推进上海、天津、大连、厦门等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把广西北部湾港建成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航运枢纽……”这句话将北部湾与四大国际航运中心并列,且给予“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航运枢纽”的定位,表明北部湾面向东盟的独特角色再次被确认。


二是“(北部湾)该区域发展的功能定位是构建西南地区面向东盟的国际出海主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这里面的关键词是”西南、中南地区的战略支点“,这对北部湾来说,也是一次显著的定位提升,有望在国际出海通道方面分享珠三角的一部分功能。


三是“继续加强对北部湾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提高油气加工存储能力。”表明北部湾的油气资源获得重视。


评述部分:


细读本次《规划》,深圳、上海拿到了顶格的概念定位,那就是“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对上海来说,拿到这份殊荣并不奇怪,但对深圳来说,却是一个大惊喜,要知道有香港这个国际航运中心在旁边,深圳过去是很少在城市功能定位中提及航运中心这个定位的。所以,本次《规划》对深圳是一个明显的利好。


不过,论具体的政策利好,主要是上海、天津、深圳、青岛的“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天津的“北方航运交易所”,以及上海的“国际航运中心指数及其衍生品”等等。


舟山的定位提升最为显著,位列国家三大海岛开发建设之首,定位为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近年来,舟山的发展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垂青,从中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到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到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选址舟山到波音首个海外工厂落户舟山,再到成为国家首批海洋经济示范城市,足见舟山在国家海洋经济战略中的先锋地位。其中,浙江自贸区没有像其他省份那样选址两到三个城市,而是只给了舟山,亦足见舟山的特殊性。


北部湾的定位亦有亮点,将构建构建西南地区面向东盟的国际出海主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表明北部湾有望在国际出海通道方面分享珠三角的一部分功能,成为西南地区面向东盟的门户枢纽。可以说,这是广西一直以来的梦想。


相比而言,唐山、秦皇岛、连云港、宁波、湛江等知名沿海城市在本次《规划》中的着墨不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