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信号完整性问题:反射、串扰、电源/ 地噪声、时序等。 反射 由于传输系统阻抗不匹配,会使传输的信号不 能被完全吸收,造成部分能量返回。反射造成信号出现过冲(Overshoot)、振铃(Ringing)、边沿迟 缓(阶梯电压波)。过冲是振铃的欠阻尼状态,边沿迟缓是振铃的过阻尼状态。下图为信号反射的三种表现形式。 过冲一方面会造成强烈的电磁干扰,另一方面 会损伤后面电路的输入级,甚至失效。而振铃会带 来信号长时间不能稳定,边沿迟缓带来信号上升时 间过长,二者都可能带来信号的时序问题,如时钟数据同步、建立与保持时间不满足等。 串扰 Crosstalk 由于导线之间间距过小,当有快速变化的电流 流过导线时会产生交变的磁场,而使邻近的导线上 感应出信号电压,称为串扰(Crosstalk)。 下图为信号串扰试验模型,以及受影响信号线上的串扰信号。 串扰一方面是EMC主要根源之一,另一方面, 串扰干扰正常的信号流,有可能造成数据错误,是造成误码的主要原因之一。问题发生没有一定规律, 时隐时现,诊断与定位往往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 某单板经常发现工作一段时间后,网口工作异 常,数据传输经常有误码。询问供应商,该现象一 般和某芯片的信号受到干扰有关。 检查 PCB 发现,在相邻层该信号和一条 100M 信号相重叠,中间没有地平面分隔,由此引入干扰。 电源/地噪声 当信号状态快速改变时,在电源和地上会产生
纹波电流。由于电源和地上的电感的存在,信号突
变产生的尖峰电流将使电源和地上出现电压的波
动。系统几十甚至上百个信号同时发生状态改变时,
有可能造成系统的误动作。由于电源/地噪声的复杂
性,有时单独作为电源完整性(Power Integrity)来
研究。 历史参考文档: 时序问题 系统中数据的提取通常是由时钟信号的上升沿 或下降沿触发,按照一定的节拍进行,数据应该及 时到达接收端并进入稳态。数据的超时延时和数据 的信号畸变都会造成数据的读取错误。接收端信号 由于出现严重的振铃现象,部分进入非稳定状态, 会使数据不能被可靠地提取,造成误码问题。 历史参考文档: 为什么会有建立时间(Setup Time)和保持时间(Hold Time)? 信号完整性设计方法 严格控制关键信号的 PCB 走线长度 信号完整性问题主要是 PCB 走线过长造成的。 如果在设计前期,我们能够找出关键信号,并对走线长度进行控制,就可以有效地抑制信号反射,保证信号质量。所以我们需要研究器件的数据手册, 确定信号最快上升与下降时间,估算临界走线长度, 对于时钟、高速数据流信号尤其要注意长度控制。 合理规划走线的拓扑结构 走线的拓扑结构是指一根走线的布线顺序及布 线结构,如菊花链和星形分布等。同时,需要采用 合适的匹配方式,如源端匹配、终端匹配等。我们 需要了解电路的设计原理,驱动顺序与信号本身特 点,采用合适的拓扑与匹配方式。 有效控制 PCB 特征阻抗 在多层线路板中,信号完整性性能良好的关键 是使它的特性阻抗在整条线路中保持恒定。目标是 使所有线路的特性阻抗满足一个规定值,通常在 25 欧姆和 70 欧姆之间。所以在设计时,就需要对 PCB 走线特征阻抗进行计算,确定合理的走线宽度与其 它设计参数;在 PCB 加工时,表明阻抗要求;PCB 加工后,需要采用仪器对特征阻抗进行验证。 设计仿真技术 在 PCB 设计过程中,采用软件进行仿真。在系 统设计时,对模块布置进行仿真;在单板布局时, 可以进行前仿真,确定器件布局;在走线时,进行 后仿真,保证走线质量。通过仿真,事先可以预测 到信号的设计质量,及时调整设计策略,预先预防, 而不是事后补救。 其它可采用技术 在设计时,需要从电路设计、布局、布线、电源系统等方面进行考虑。如在电路设计时,合理选
择驱动器件,尽量采用同步设计,避免异步设计,
高速信号采用差分信号,为集成电路芯片添加去耦
电容;布局时,注意数字与模拟信号分开,合理设
计单板的叠层,器件按照速度合理布局;布线时,注意少打过孔,布线遵循 3W 原则;电源设计时,
注意低阻抗连接,层叠遵循 20H 原则等。 -------广告·点击下图参加IPD公开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