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2年五月,越南的西山朝被阮朝取代,阮福映称帝,年号嘉隆。此年号也与中国时任皇帝,清仁宗的年号嘉庆十分相似,这二者并没有实质联系。 阮福映 三个月后,清朝与阮朝建立宗藩关系。同年年底,广西巡抚孙玉庭,上奏阮朝请封的奏折。嘉庆皇帝翻阅后,不禁留意到一个细节。 一般藩属国在请宗主国赐国号的时候,会列出自己选好的国号,宗主国皇帝只需要做一个选择题,或者一个单选题。而阮朝给出的这道题是“南越”。 清朝、阮朝
嘉庆皇帝认为阮朝居心叵测,当即回绝了这个请求,并下旨让阮朝重新拟定一个国号。阮朝的态度也十分强硬,非“南越”不取。嘉庆皇帝也再次下诏,那就用“安南”吧。 “安南”二字可是出自唐朝的“安南都护府”,含有被征服之意,阮朝更不乐意了,双方陷入僵局。“南越”这两个字到底有什么玄机,让双方如此相争? 679年,李治设安南都护府 首先,让我们大致回顾下,越南历史上的国号:前李朝国号万春;占婆国国号环王;丁朝国号大瞿越;李朝国号大越;陈朝国号大越;胡朝国号大虞;后黎朝国号大越。这些朝代国家的国号,“越”字最多,但所处地域实为安南之地。 据阮朝第三次的奏折表述:我国祖先最早居住在百越之地,后来才逐步迁徙到安南之地。之所以用“南越”二字,是因为不敢忘记祖先立业之艰难。这位祖先呼之欲出,他就是南越国的建立者赵佗。 赵佗 赵佗不仅在中国有一定的影响力,在越南也拥有极高的声望。公元前203年,秦朝大将赵佗建立南越国。其国疆域范围,不仅有安南之地,更有百越之地。在当时,百越之地就是广东、广西地区。虽然现在的广东简称粤,但在古代,这两个字是相同的意思。 百越国 阮朝取国号“南越”,表面上与南越国重名,实际上其国号表述的疆域范围,已然远大于其国疆土,并且囊括了清朝的广西、广东两省,嘉庆皇帝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在商议过后,嘉庆皇帝决定将“南越”二字调换顺序为“越南”。这绝不仅仅是调换顺序那么简单!阮朝以祖先之名请赐国号“南越”。那么清廷就顺水推舟,以祖先为大的伦理,将贵国祖先,最早居住百越之地的“越”字,放在首字。 嘉庆 其次,“越南”更有另外一层含义:百越之地(广东、广西)以南。这就完美地解决阮朝国号的引申含义。阮朝也终于接受了这个国号,并沿用至今。 看似一个小小的顺序颠倒,背后其实是清朝与阮朝多次的试探与博弈。 |
|
来自: 昵称VChmUhmv > 《脑回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