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究竟要走多远的路才能彻底蜕变?

 昵称903511 2017-06-21

我们究竟要走多远的路才能彻底蜕变?

2017-06-21 灼见

我们的文化历来不鼓励我们承认自己有痛苦的遭遇,所以在你感到悲伤的时候,夹杂在其中的,甚至会有一种羞耻感。


作者丨弗朗丝·盖兰尼古拉斯·托朗



海上的船,没有一艘是没有伤的;

不接纳心里那些受过伤,如何才能走得更远呢?

伤害并不可怕,那都是经历风雨的验证。

而我们,一生究竟要走多远的路,

才能蜕变成一个成熟、无畏的人?




▲NO.1


让我们把心中感知到的生活,设想成一系列选择的过程,一个又一个的选择。后退的选项包括:赖在自己的安全区、舒适区,害怕去面对挑战;停留在受到的伤害里,尽量避免与人发生太亲密的关系;被挫败感压垮,拒绝再次做出努力……如果你不想畏缩后退,那么前进的选项就是,成长。


我们不允许自己感受悲伤的原因有很多,担心自己内心不够强大,被痛苦和悲伤压垮,担心自己会陷入过去的创伤。


我们的文化历来不鼓励我们承认自己有痛苦的遭遇,所以在你感到悲伤的时候,夹杂在其中的,甚至会有一种羞耻感。


事实上,我们的主流文化欣赏那些能够“克服”困境,并且“继续前行”的人。回忆起在电视节目上经历了地震的幸存者在接受采访时,通常说一些诸如“我很庆幸自己活了下来,我们一定要努力重建家园”之类的话,而从来没有谁会说“我快要疯了,我失去了全部,还有我的家人,我觉得我不能继续生活下去”,虽然后者可能是他们在劫后余生之后最真实的心理感受。


那么如果我们确实需要“继续前行”,那第一步就是,请正视自己的真实感受。我们有时候之所以会因为一件并不太严重的事感到非常悲伤,是因为我们在过去有过类似的经历,再一次经受那些未曾释怀的、在当时只是强压下去的痛苦,毫无疑问这只会加重我们的悲伤。


《衣橱里的女孩》中的主人公弗朗丝,在六岁时突然被亲生父亲从善良的养母那里带走,命运从此发生了改变,她被继母虐待、逼迫干繁重的家务活,又因家庭贫困没有多余的房间,每个夜晚都要被锁在衣橱度过。


每当弗朗丝感到悲伤难以自制的时候,她会抱着自己用粗麻布拖把做成的布娃娃,并一遍一遍地对自己发誓说:“等我长大了,我会有很多孩子,我不会像我家人对待我那样对待他们,我要尽我所能,给他们所有我不曾得到的善待。”


不要否认自己的悲伤,更不要忽略自己的悲伤,请你学会肯定自己、同情自己,告诉自己,这些不好的经历,并不都是自己的错。



▲NO.2


假如我们没有观众,我们就不再当演员。没有必要去表演,我们就能毫无羁绊地面对问题的本身。


摘除面具,停止影响他人,停止引人注意、讨好他人、被人喜欢、赢得赞许的念头。


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开始创造自己的生活。


十六岁的时候,弗朗丝离开了衣橱里的生活,离开了虐待自己的继母,看似一无所有的她,重新创造了自己的生活,也兑现了自己曾在衣橱一遍一遍许下的誓言。


在《衣橱里的女孩》开篇处,弗朗丝写道:“读了这本书,你会发现,告别灰色的过往并非难事。认为自己生活在伤痕中的人们不妨将此视作希望的信号。‘未曾收获幸福’也绝不意味着我们没有播撒幸福的能力。我将这本书献给我的孩子们,是他们让我日益相信——没有什么事是事先注定、不可改变的。在幸福的‘范例’之外、在对幸福的传统定义以及在传统的家庭模式之外期盼幸福,这绝非天方夜谭,我们要做的不过是赋予自己爱与被爱的权利罢了。”



当你充满勇气的时候,运气也会好起来。有勇气的人,是顽强、独立、自足的,更容易受到神秘、独特、不寻常的美好的事物的吸引,而不会变得多疑、顾虑重重、戒备森严或焦虑、缺乏安全感。


而当你习得爱的能力的时候,你就自然地具备了感受生命中美好的能力。


“当你走过,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衣橱里的女孩》

< 比《无声告白》更有勇气 >

< 比《孤独小说家》更不屈服命运 >




—THE END—


MORE
延伸阅读 

多数人的努力,根本不到拼天赋的程度

我如何熬过那段拼了命的日子?

《红楼梦》30年再聚首,三生有幸,无限感慨!

那位台湾网红爷爷走了,老伴道别时的这句话把我听哭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