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霖生醫學哲学:《身体野生思考》下卷第一章恫瘝乃身之周文疲弊

 笑看星斗 2017-06-21

李霖生 <wbr>醫學哲学:《身体野生思考》下卷 <wbr>第一章 <wbr>恫瘝乃身之周文疲弊

周文疲弊

为什么中国上古哲学的大事因缘系于「周文疲弊」?

因为标举周文的封建社会,运用亲情与姻亲的关系,建立封建礼教为本的世界秩序。当先秦哲学家生活的世界,也就是周文的世界,亲情与姻亲的关系,建立封建礼教。

礼教的繁文缛节意在微调(micro-péréquation)宇宙的神圣秩序,务必令万物持盈保泰。行礼如仪在于确保政权,如果轻忽了礼,就不能确保政权永固。

我们或许可以简单的比方,东方与西方文化的权力哲学不同。西方的权力原则在于消灭,东方的权力原理则在于保存。

西方文化的动力在于占有与吞噬,中国文化的创生动力原则是温存与保全。中国文化的创生动力在东周遇到顿挫,人在竞争与求生里流失了人性。从资本主义成本会计的算计中。

《周易》《老子》与《庄子》正好表现了这一段历史的变迁。《周易》固然是周文的理念核心,《老子》与《庄子》则实现了周文疲弊之后,先秦哲学家文艺复兴的卓越成就。

中国哲学史的源头,先秦诸子哲学的终极关怀就是「周文疲弊」。周文的核心理念就是「恫瘝乃身」。统治者以反求诸己的反省与同情,意在微调(micro-péréquation)宇宙的神圣秩序,务必令万物持盈保泰,巩固政全的正当性。

「恫瘝乃身」的医学思维介乎人对自身存在的哲学省思之中,人借着临床医学对身体的隐喻,认知主体自身的存有。所以说中医的临床医学证成了中国哲学的这种人文特质,,医学在人文学(Humanities)的体系里据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种重要性不仅在于其方法论的特质,同时也因为医学将个人的存在当做积极的知识对象。




_____李霖生 醫學哲学:《身体野生思考》下卷 第一章 恫瘝乃身之周文疲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