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因理想手无寸铁,所以更需小心呵护 | 新刊面世

 老鄧子 2017-06-21



中篇小说选刊

二〇一七年第④期

总第②①⑦期


新刊面世




目录2017年第四期

总第217期


实力再现


耳语/何立伟

创作谈/好比重新出发

尖锐的主角/叶舟

创作谈/ 黄昏迫近



现实立场


搂着烟囱喊一个人/尹学芸

创作谈/ 远方的河流

枕中记/王秀梅

创作谈/通道的入口,端坐着那个名叫

蒲松龄的人

无处安放/李月峰

创作谈/真相

蟒皮胡/但及

创作谈/在故乡大地上撒野

上海牛仔/禹风

创作谈/ 穿针之旅的种种幽默


新锐出发


故事星球  /彭扬

创作谈/ 手无寸铁的理想




正因理想手无寸铁

            所以更需小心呵护

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件发生在我生命中的神秘事件:在我们家乱糟糟的五斗柜抽屉中,安静地躺着一本插图版《聊斋志异》。我是一个刚上小学一年级就被校长建议直接蹦到四年级的优秀学生,读完一整本“大书”对我不是难事。就这样,这本奇书神秘地侵袭了我的大脑,并给我种下了顽固的种子。

——王秀梅:《通道的入口,端坐着那个名叫蒲松龄的人》

 

中国客突然以暴富之态出现在全世界面前,这到底是值得骄傲还是需要惊悚的现实?

阅读小说的时候觉得小说尖刻,生活中充斥的现实却让人麻木。最容易负担的生活成本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谁也不敢对着疯癫的范进抽他一个耳刮子……中国式的骗子不是雨天地上自己长的蘑菇,是所有国民容忍污垢的卑劣本性娇惯出来的恶……所谓英雄不问出处,成王败寇五千年……

——禹风:《穿针之旅的种种幽默》

 

在虚构和想象中,我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岁月和现场,我看到我虚拟的人物在说话,在笑,在哭,在做着他或她必定如此做着的事情,而他或她按自己的性格逻辑同社会逻辑衍生着各自的生命结局。我想我写的时候是有一种感同身受的。就像看到燕子奔向旧巢,他们各自奔向了故事与命运的终结。我在重读中再次感受着写作的愉快,感受着由文字建立另一个世界同另一种生活图景时的魅人之处。

——何立伟:《好比重新出发》

 

黄昏罩在了都市报的身上,让它英雄暮年,白发横生。虽然我已经离开新闻采编一线很久了,但我还在这只船上。有一次,我在翻看昔日的一些获奖报道时,看见了一则侦破通讯,那篇稿子是我当初签发的,仍然历历在目。小说《尖锐的主角》,乃是时隔十几年之后,对那一个案例的重新叙述。如你所见,在整个故事中,始终弥漫着一种黄昏的气息。这不是伤感,是必然。

——叶舟:《黄昏迫近》

 

在《故事星球》中,我尝试去书写“理想的细节”。我无意为阿信建造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碑牌,而是想探讨如何保有理想,以及这种理想在如今这个“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的时代”是否有可能和如何可能。我不知道我们是不是需要一场新的“文学复兴运动”去清点我们失落的人性财富,但是我相信时间。

所以,请给理想一点时间,请给理想的小说一点时间。

——彭扬:《手无寸铁的理想》

 

远方的那条大河,也是我骨子里的憧憬和向往,在早我是在车上或飞机上看见她的。每次从她头上经过,都会被司乘人员反复提醒。一条浊黄的河流,人人心中都被赋予了河流以外的生命和含义,才有那一声声叫,一声声叹。

——尹学芸:《远方的河流》

 

写作是回归。当我发表了一定数量的作品后,我突然发现,甚至可以说是惊喜地发现,故乡在我心中的重要性,并日益变得不可替代。它是我许多作品的出发点、回归点。人物或喜或悲,在那里生活、呼喊、冲突,故乡的景物与这些人物缠绕在一起,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时而混沌,并最终连成一个整体。

——但及:《在故乡大地上撒野》

 

世事诡谲,真相永远都不是人们表面上看到的那样,我写《无处安放》的立意如是。女主晓路看似柔弱、容忍,算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我是把她当成一个值得同情的弱者来描写的,但事实上,她却是一个强有力掩饰生活真相的践行者。

——李月峰:《真相》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