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奥斯曼帝国的王位继承梁发芾 不久前,写了一篇文章,说到奥斯曼帝国君主继承制度最有名的Fratricide习俗。今天,接着这个话题继续说说奥斯曼帝国的王位继承。 Fratricide,意思是杀害兄弟。奥斯曼的Fratricide继承习俗不仅仅杀害兄弟,往往连姐妹、侄儿甚至亲生的儿子孙子都不放过。这个习俗 制度当然不是一开始就如此的。在奥斯曼帝国六百多年的历史上,严格实行的时间可能不到两百年;不过在这个制度基本废除之后,它仍在断断续续地实行,如在两 百年之后的1808年,还回光返照地实行过一次。 在Fratricide习俗实行之前的一百多年时间内,奥斯曼帝国苏丹的继承,实行的主要是 一种开放式的竞争制度,这种制度下,王子们互相残杀,最后活下来的当然地继承大位。帝国实行男性世袭的君主制,王位(奥斯曼帝国的君主叫做苏丹,为了叙述 方便,这里暂且将苏丹的大位成为王位)在苏丹男性后人中产生。但和中国不一样,这个帝国并不实行长子继承制,也不实行嫡子继承制,他们的接班人是通过开放 式的竞争产生的。大致来说,在位的苏丹给儿子们每人一个地方,让他们到地方担任军政长官,学习治国理政的才能。当苏丹死亡的时候,哪个王子最先赶到首都, 得到大家的拥戴,就成为新的苏丹。这种制度,当然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王子们在实际治理地方的经历中得到锻炼,学会军事民政的管理经验,公开竞争,优胜 劣汰,适者上位,能够保证接班人的水平。但是也有问题。王子们离首都远近不一,距离近的肯定占便宜;王子们为了能够得到苏丹死亡的消息,在朝廷中也要安插 内线随时通风报信;老苏丹有时也有私心,将中意的儿子分配给就近的地方。等等。王子们为了胜出,不惜刀兵相见,涂炭生灵,真正是胜王败寇,丛林法则。 在这种公开竞争的方法实行了些年月后,苏丹往往只是把他认可的或者是年长的儿子送出去历练。这时候,杀兄屠弟这种Fratricide习俗就应运而生 了。1451年穆拉德二世死的时候,他留下两个儿子。大儿子叫穆罕默德,小儿子还是一个没有名字的男婴。穆罕默德继位(是为穆罕默德二世,Mehmed II 1451–1481)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亲自去宫廷处死这个襁褓中的弟弟,以确保自己的安全。穆罕默德二世规定:“我的任何一个儿子,由上帝选为苏丹,他 为了更好的世界秩序而杀死他的兄弟们,都是恰当的。大多数乌里玛(the ulema,奥斯曼宗教组织)已经宣告了这个许可”。 从此开始,奥 斯曼就实行这种残酷的继承制度。老苏丹死亡,新苏丹在血腥争斗中产生后,与登基同时进行的还有另外一件大事,就是将自己在世的兄弟和侄儿统统斩草除根。早 期的继承制度下,王子如果对新苏丹表示臣服,不再武装争夺的话,还可以留下性命,而现在这个制度下,既然生在苏丹家,有问鼎苏丹大位的资格,那么,就必须 趁早斩草除根,以绝后患。这一点,特别像农民间苗。为了长出足够多的备选的禾苗,要撒播很密的种子;然后在众多的禾苗中确定重点的禾苗;为了让重点禾苗获 得更多的阳光, 水分 和肥料,就必须将它周围的其他禾苗拔掉。这个制度的高潮是,1595年穆罕默德三世(Mehmed III 1595–1603)登基时,杀死了19个兄弟和20个姐妹,据说还有两个自己的亲生儿子,以及若干怀孕的宫女。被杀者中不少是未成年的小小孩童。 1603年穆罕默德三世死亡的时候,他留下两个儿子,14岁的大儿子艾哈默德Ahmed 和小儿子穆斯塔法Mustafa。艾哈默德Ahmed 于1603年即位,这次他没有杀死自己的弟弟Mustafa。而是把他关在叫做Kafes的笼子里。艾哈默德为什么没有将弟弟穆斯塔法处死,后人有很多不 同的说法。不论出于什么原因,从那时候开始,苏丹的兄弟们有了一定的安全性,新苏丹的继位之日不再意味着是他的兄弟们的断头之时。当1617年艾哈默德Ahmed 死去的时候,他的儿子奥斯曼Osman才13岁。于是,艾哈默德Ahmed 的弟弟,35岁的穆斯塔法Mustafa做了苏丹。据说当时的场景是,由身穿黑衣的太监将穆斯塔法从Kafes中带出来,举行隆重的登基仪式,接受大臣的 效忠。但是后来发现,这个穆斯塔法一世实际上是一位傻瓜,弱智,根本无法进行统治。几年之后,宫廷又不得不将他罢黜,重新把他关到Kafes中去。而同 时,黑衣太监将穆斯塔法的侄子奥斯曼Osman从Kafes中带出来,举行登基大典,接受群臣效忠。不知是喜剧还是闹剧,几年之后,宫廷又发生一场政变, 奥斯曼二世被处死,曾经被废黜的傻瓜穆斯塔法一世再次被从Kafes带出来 ,复辟登基。但一年后的1623年,他又一次被废黜,第三次被关进了Kafes。他两次被废黜,三次被囚禁,但最终没有被处死。一般认为,从这时候开始, 奥斯曼苏丹的继承制度发生了变化,就是停止了杀兄屠弟的Fratricide习俗,实行论年纪排队的长者继承制度。 这种论长者继承的制度, 和中国的长子继承制仍然不一样。老苏丹死去后,由王室在世的年纪最大的人继位,而不一定是儿子中年纪最大的继位。这样,继位者可能是死去的苏丹的弟弟,也 可能是儿子。这些人一直被严格地隔离起来,关在Kafes中,不见天日 。这既是为了防止他们威胁在位的苏丹的安全,也是为了防止在位苏丹死后没有继承人,他们是作为潜在的继承人,作为备胎而存在的。 关押这些王子 的地方,叫做Kafes(笼子),也叫做gilded cage,在后宫的第四庭院,但事实上不一定确实把他们关押在笼子里。总的来说,他们被严格地隔离在后宫,被苏丹和太监严格监视,他们不得离开后宫,不得 结婚生子。他们如果能够离开或者结婚生子,那一定是因为他们继承了苏丹大位,做了苏丹。如果没有机会继承苏丹大位,则一辈子就这样被关老关死。前面说过的 穆罕默德三世(Mehmed III ),是最后一位在做王子的时候就生了孩子做了父亲的,此后三百年再也没有任何一位王子,在当苏丹之前能够有孩子。这些被关押在gilded cage中的天潢贵胄的唯一用途和希望,就是将来有机会当苏丹。当然,等待往往是漫长的。历史记载说,最漫长等待的纪录是39年,也就是说,一位苏丹继位 后,在苏丹的大位上呆了39年,直到他死去后,在Kafes中苦苦等待了39年的候选者,只有其中最年长的一位才能走出这个笼子,而更多的可能等不到下次 机会到来的那一天,就老死了。奥斯曼帝国的末代苏丹Mehmet VI Vahidettin,在熬到56岁的时候才当上苏丹。此前,他的叔叔和三位兄长依次担任苏丹,他自己被隔离在后宫和the Cage,等待接班。 除非当了苏丹,否则不能结婚,不能生子,不能离开后宫。这意味着,如果一个苏丹活得足够长寿,那么,当他死了之后,后面接班的人已经老态龙钟,就是赶紧 把如花似玉的美女不断放到龙床上,他可能也无力传宗接代了。如果一个苏丹像中国康熙和乾隆那样在皇位上耗60年,那么,排队等候接班的人,还有希望嘛?恐 怕没有轮到在位的苏丹死,这些备胎们自己早熬不过而死去了。 奥斯曼帝国从建立到灭亡凡六百多年,这么漫长的时期,江山一直在奥斯曼家族的手 上,从未被人篡夺。如果不是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输了,帝国垮台了,说不定这个帝国还会继续存留更长的时间。一个家族能把江山稳坐六百来年,在咱中国是不 可想象的。他们的三种继承制度虽然恐怖野蛮,但可能真的有助于长期保有江山。 奥斯曼帝国的三种继承制度,或许是为了保证稳定而不得不采取的办 法,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或许倒不是什么坏事。不论是通过互相杀戮,还是通过杀兄屠弟,还是把他们作为国家囚徒关押起来,都极大地减少了王族人数,减轻 了老百姓的负担。尤其在实行Fratricide和Kafes制度后,更是如此。在Fratricide体制下,苏丹尽管有三宫六院三千佳丽,可以生出成 十上百的儿子,但是一旦从其中选出苏丹后,剩下的不管是兄弟还是侄子,便完全成为多余甚至祸根,必须完全铲除,所以,苏丹基本不可能有旁系亲属。到了 Kafes制度后,虽然新苏丹产生后,这位苏丹的叔叔和弟弟们不再被铲除,但是,他们不允许有子嗣,只是自生自灭。所以,尽管奥斯曼帝国的后宫规模宏大, 人数众多 ,但是,实际上只有苏丹一人才有后代,其他人都不能有后代,因此不存在中国历史上庞大的皇族和宗室。奥斯曼帝国的六百年,正是中国从元朝建立到清朝灭亡的 六百年。在中国,元朝的宗室情况我不太清楚,而明朝在灭亡的时候,宗室人数达到数十万人,庞大的天潢贵胄吃垮了明朝;清朝的灭亡的时候,宗室人数虽然比明 朝要少,大概也有近十万的人数,也是人民的沉重负担。打江山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子孙后代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就是为了让携带自己基因的后代无限扩张,抢占生 存空间,就是为了让别人不能活。这种过度的繁衍,反而造成生态失衡,资源的增加速度赶不上吃江山的天潢贵胄的增加速度,赶不上他们欲望膨胀的速度。他们必 须自我毁灭,才能重建新的生态平衡。因此我们看到,中国历史上除了周朝,没有一个朝代能够连续超过三百年。这正是因为寄生的龙子龙孙无度繁衍,剧烈膨胀, 使人们无法负担,最后只有毁灭而重建生态平衡。奥斯曼帝国能够一个家族统治六百多年,其长寿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并无庞大的寄生的天潢贵胄队伍,不存在因此 造成的生态失衡。 在中国,坐江山的家族,享尽人间荣华富贵,占尽人间发财机会。即使如此,也有包括崇祯皇帝在内的皇帝和一干文人慨叹“何苦生 帝王家”,觉得生在帝王家是天大的冤屈。与奥斯曼家族相比,人家的王族成员才真正是“不幸而生帝王家”了。中国生在帝王家的天潢贵胄们,哪里有抱怨的资 格。真是太矫情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