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书,与草书、隶书无关,完全因为它不按正规套路书写,说得直白些,就是偏不好好写字,一味求新求奇,以致无人识得,更难解其中深意。对于丑书,有人不屑,说“丑书”是穿行在哗众取宠的道路上;也有人反驳说,是不懂得如何去欣赏丑书。到底孰是孰非,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清丑书的本质吧。 晋代 陆机《平复帖》 一门艺术,有着不同的审美观点,而且每一个也有着不同的审美。有的人在传统美学上一步步延伸,发展,可以说这是正统美学。而有的人想要突破正统美学,打破传统,寻求不同的突破,通过结合新的元素,来创造出新的美学观念。 明代 傅山 书法作品 清朝著名的扬州八怪,之所以被称作为八怪,就是因为他们当时的艺术风格不被正统美学所认同,而被讽刺为“丑八怪”。他们只不过是把当时的一些东西以真实面目示人罢了。他们将一些生活化、平民化搬上了作品,甚至一些社会的阴暗面也都展示了出来,违背了当时社会的主流风气,也难怪会被称之为“怪”。 清代 金农《花卉图册》 金农,扬州八怪之首,其所创书法,扁笔体、兼有楷、隶体势,当时称之为“漆书”。就连齐白石都曾模仿过金农,并给予评价:“冬心的书体有他的独创性,最好是用这种字体抄写诗集,又醒眼、又可唱念,更可以玩味。” 齐白石 《临江垂钓图》 从齐白石《临江垂钓图》中就可以看出,齐白石曾经模仿过金农的字体。 郑板桥 书法作品 清朝时期,尤其是康熙乾隆的年代,正是书法界“帖学”为正统的时候。扬州八怪与郑板桥等人叛逆而行,成为了清代书法界中的一道清流。他们的作品在当时不被认可,但是在后世他们的怪都被认可,正所谓“五百年后论英雄”,且等盖棺定论。 王献之《中秋帖》 怀素《自叙帖》 黄庭坚《砥柱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