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元朝,我们会想到那盛极一时的辽阔疆域,想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些至今令国人自豪。不过元朝也是短命王朝,自1271年建国到1368年退回到漠北,在中国历史上只存在了97年。 为啥大元朝会如此短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元朝统治者看不起汉人,看不起读书人。 举个例子。有一次,元太宗窝阔台心情较好,正看汉人表演皮影戏,戏中的蒙古骑兵在马尾上绑着一个人,被拖在地上。元太宗顺口问道:这马尾巴上绑的是什么人?有人答:回人。 太宗一听,大怒,立刻勒令停演,并将表演者训斥一番。 实际上,元朝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将被征服的民族分为四等。蒙古民族为第一等,色目人(西域诸族)为第二等,汉人(黄河流域的汉人)为第三等,南人(长江流域的宋人)为第四等。 这就是典型的民族歧视政策,可以说,对汉人的歧视贯穿于整个元朝时期。正因为如此,元朝的汉化缓慢,很不稳定。 不仅如此,在封建王朝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读书人也备受歧视。 据记载,元人依职业分为十级,分别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也就是说,当时的儒生比妓女的地位还要低,仅仅比最下层的乞丐地位高。 此外,元朝初年曾废除了科举,到了元仁宗时期虽然恢复,但并未十分重视。 汉朝陆贾曾劝刘邦道:您从马上打下来的天下,难道还能在马上治理天下吗?而元朝恰恰就是马上打天下且马上治天下的典型,焉能不短命! 本文为作者原创,特此声明。 |
|
来自: 昵称VChmUhmv > 《秤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