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的这一作为违背了慈禧遗言,却被孙中山称为“女中尧舜”

 昵称VChmUhmv 2017-06-21

作为晚晴最重要的人物,慈禧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墨彩的一笔,只是,不是什么好事就对了,她生前独断专权,控制皇帝,不顾国家人民的存活,只顾自己的享乐。或许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到了临死的时候,慈禧才对自己这一生,有了悔意,留下遗言说:“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自我以后,任何女子不得干预国事,必须好好维护本朝家法,尤其是严防太监专权!明末之事,一定要引以为鉴)!”。她的这一作为违背了慈禧遗言,却被孙中山称为“女中尧舜”

或许直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回顾自己的这一生,慈禧才悔悟,自己执政,确实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于是立下遗嘱,此后女人再不可干政。

然而,时局不回因为慈禧的悔悟而扭转,清朝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慈禧死后,她的侄女隆裕皇后,依据她的遗诏,成为太后,抚育年仅三岁的宣统帝溥仪,同时隆裕太后也实行垂帘听政,和摄政王载沣(宣统帝生父,光绪帝之胞弟) 共同主掌风雨飘摇的清王朝。她的这一作为违背了慈禧遗言,却被孙中山称为“女中尧舜”

隆裕不善于巴结于人,所以亲信不多,自当了太后,时有秉裁军国大政,她才知道要守住太后的宝座,必须要保住溥仪的帝位,这就必须要建立自己的势力,尤其是与那些手握实权的亲贵与外臣联合。因此,当载沣树威立信,筹建统治班底之际,隆裕也不得不想方设法笼络一些大臣,以防止载沣权力过大,而危及到自己的位置。

后来隆裕一些培养亲信的动作,也惹火了载沣,载沣警告她说:只有朝廷重大事件,太后才能出面商议,这些具体政务,不必烦劳大驾。载沣虽没明说,但隆裕心知肚明,是让她不要越位。经此一遭,本来就没什么实权的隆裕,从此就很少直接出面干涉载沣,对于幼帝只能尽母亲的责任,而对这个国家她已是有心无力。她的这一作为违背了慈禧遗言,却被孙中山称为“女中尧舜”

后来辛亥革命爆发,载沣奉隆裕太后懿旨辞去监国摄政王的职位,垂帘听政的隆裕太后,终于已经到了最后一步,面对这无法挽回的颓势,隆裕不得不做了最后一个决定,代替宣统帝签下了退位诏书,结束了清朝数百年的统治。然而,国家在自己手中结束的负疚感,却让她从此不得安心,郁郁寡欢,没多久就去世了。

然而,对于隆裕的这种行为,孙中山却大加赞赏,说她“孝定景皇后让出政权,以免生民糜烂,实为女中尧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