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明人体结构Part4

 一个久火 2017-06-21

本周一时,我在平台发布了一个作业,主要内容是根据下图(以及自己额外查找的参考)对人体做分层级的概括。

3、4天来收到几十份的作业提交,后期有不少作业完成得还是很有质量的,精力有限,不能一一点评,抱歉。


这其实是接下来的内容的一个准备活动,那就是:

简明人体结构之

概括分面、截面、逐步细化与绘画表现Part1-2

人体的分级概括朝向面


概括朝向面,是写实绘画在塑造这个问题上的『重中之重』。

没有办法迅速、简洁地概括对象(不仅是人体,而是一切视觉对象),几乎是不可能使塑造出的对象富有体积感和空间感的,更不要说漂亮的笔触和快速地表现——那都跟你没啥关系了。

在写实绘画中,做正确的光影渲染的基础,其实就是两个步骤:

1.确定光照方向。

2.判断物体表面的朝向。

然后根据之前在光色结构中提到的表面与光源角度与距离的差别,为其安排不同的明暗调子,于是光感、体积感就都有了。老手们能更快地把一个东西画得更立体,其实是基于他们能迅速(甚至通过大量练习达到本能)地判断这个朝向面与光的关系

那么,这个作业其实仅仅是用『人体』作为一个练习对象罢了,对画场景或者机械的同学也同样具有帮助——而且这二者的朝向面,比人体甚至还要简单。

我估了一下差不多需要3期,我才能把这个作业给解析完,主要的篇幅会放在——为什么这条转折线是要定在这里的、为什么这个面是这样的朝向,特别是每个层级中重点需要关注的转折。

好,开始。


我们先理一下人体结构划分:

头部、躯干、上肢上臂、前臂、手)、下肢(大腿、小腿、脚)

在这之前,我需要调回之前专题中我拟出的按重要性划分的人体局部结构。(区分原则,请参考《简明人体结构Part2》)


也就是说,我们将按上图中的颜色示意,对不同的局部,做不同的概括。

仍以A/B/C/D/E级分级为例(A方向为更具体、E方向为更概括)

比如:

重要的上臂,在A级中,可能会被划分得较为细致(更多的面)

而相对不太重要的大腿后部,也许在A级中仍然较为概括少面。

这么做完全是由『尽可能减少分面,达到最高性价比的记忆原则』而执行的。

但关节部分我都会在更高的层级中给相对更细致地分面。

上面的话有些绕,你们可以静下心来花几分钟想一想这么做的道理。

PS:在提交上来的作业中,大部分朋友都忽略了之前提到的不同区域不同概括的这个建议……概括真变成捋肌肉条,那就真的和3D建模没有区别了,意义就会减少。所以我一直认为这个作业是跟3D建模表面相似,内在需要花更多心思的。


头部的我放在最后,因为需要比较具体以及相对繁复。

然后先说一个技巧,这个技巧在你们创作或写生时都用得到:

先概要找出各体块的正面中线与侧面中线(上图中绿色为正背面中线,蓝色为侧面中线)——不必非常准确(因为肌肉结构很多是互相穿插的,不一定有非常明确的正侧面之分),大概地有个标注即可,这是用来保证概括到后面时,用它来做正侧部分的参照物,就不易发生『没有体积』和『转不过去』或者『背面正面接不上』这些问题。

你们如果画卡牌这类的插画时,当动作幅度比较大,参考图片又不完全相同时,也可以用这个方法,画好大的几何体块后,马上简单标示正侧面中线,再以中线为参照物,延展画周边的东西(比如对称的铠甲之类)

如上图,在B中先确定大的几何体块,然后立马标出大致的中线,这样在C里就可以由中线向两边分布其它内容了,互有参照对应,就不容易画错。


然后,我先放上我概括的三个层级。(并非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只要自己能够理解各种面的概括就可以,因此只作参考。)


由于概括表现的需要,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些具体结构的损失,因此,最为重要的事就是,舍弃哪些,保留哪些。

在提交作业的最后几天,有一些不错的作业产生,但在这些作业中,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

很多的面用来概括『肌肉的分缝』了,但结构表征却没有抓住。

然而事实上『肌肉』在绘画中由于脂肪和皮肤的覆盖,更多的是体现体块和结构高点,而不是『肌肉束』,因此不建议把学习重心放在概括『一束一束』的肌肉(尤其是深层肌肉)上。

以小腿为例:

如果仅从『图像的概括』上看,几乎每束肌肉都被概括进去了,很不错。

但我们在绘画中,所接触到的人体结构是怎么样的呢?

看到了吗,并不清晰显示肌肉束,那么我们面对这样的对象,应该重点抓『哪些部分』?

答案是:峰点与谷点(有时是峰线与谷线)

如上图,红色是峰线,蓝色是谷线,确定了这两个要素,一个概括面就基本出来了。

回到上面的4幅图片,来看看这上面小腿后侧的峰谷线在哪里:

从上图中能看到,小腿后侧结构的峰谷线,呈现的规律是:内侧较低,外侧较高。

它甚至能影响到小腿的轮廓形态,注意小腿内外侧的轮廓高点位置。

回到上面一份作业中:


则能够看出,在低层级的概括中,这个重要的点已经找错了。

到高层级时,即便与真实肌肉更为接近,意义也不大——因为其实我们真正在创作中,感性表达的都是低层级概括,一般到高层级表现时,都要找参考照片——而这必须是嫁接在相对正确的低层级概括之上的

这需要更多的参考额外的图片,而不是只是看一个角度的某一张照片。


让我们看看当你掌握这些分面之后,该如何实际应用:

我做了个简单的示范,对应上图:

A:这是我在之前概括好的分面图(层级较高)

B:我依照分面图的分面,做了简单的渲染。

C:注意,这时并不是要『一块面、一块面这样僵化地去布调子』,而是抓住最重要的峰谷线(红色部分为峰线),其余的面完全可以先用喷枪来做,仅在这个层级下最重要的峰谷线上,考虑两边的分界。

D:在D图中,你可以对照着A和C图,感受一下峰谷线对概括面的影响,同时再留意一下峰谷线与概括面和最后渲染结果,有什么样的重要关系。

因此,无论在哪个概括层级中,尽可能多地找资料确认重要的峰谷线,再依着峰谷线来做概括面,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到最后即便看起来面很多,但是却是有条理和有规律可循的,甚至相当多的面的分界,在绘画时都被概括在几笔渐变当中。

事实上,当你练习到本能地正确表达各物体的峰谷线和概括朝向面的时候,你基本上已经是塑造中的高手了。(我个人还没有达到『本能』,应该是练习量还差很多的缘故,但意识至少要有。)而能够做到本能地按概括面的大小和朝向,自如简洁的操控画笔大小,几近不留废笔地塑造对象时,绝逼就是高手中的高手——比如萨金特,回去看看他的油画肖像吧。(萨金特可是『一个肖像要画16遍,每幅画中有一笔不满意就毁掉重画』这么练出来的。许多人仅仅用天才就无视了他对自己的高要求与极度的勤奋,企图掩盖自己的懒惰,是不是有点自欺欺人?)


最后,再来看CM的的表现(观察时带上概括朝向面和峰谷线的意识,看看他在相当潦草的草图时如何就能做到这些。)

下周五……不,为避免再次跳票我还是说下周日吧囧……之前,我将使用我之前概括的三个层级,对应真实人体照片,来说明我个人眼中重要的概括分界以及每个层级中重要的峰谷线。

我也看过不少资料,貌似还没有这么干的,因此参考有限,如果中途有发生一些错误,我就会在之后一期及时补正并公告,毕竟对于我自己这也是一个深化学习的机会。

就这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