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刚坐 ——太极四维法之“坐”姿第二势(上)

 浓咖啡 2017-06-21

        


静定功夫是太极拳练习者中必须训练出来素质;但是,尽管有些人练太极拳许多年,却认为太极拳是运动型的体育项目,属于身手上的技艺。岂不知,静定功夫本就是传统太极拳训练体系中的题中应有之义。

静,从字面来看,就是静止不动的意思;定在太极拳中,则是比静高一点的生命体验。如笔者所传承的内功太极拳,从起式开始,一招一术(术为内功心法)的转换过程,往往伴随着“心中一静”、“十字中心一静”、“心神一定”的要求。这些要求,初学者很难理解。

为什么难以理解?因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工作、生活、学习的压力,拘谨、紧张、忙碌似乎成了生命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须臾离也。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学练最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品质的太极拳,反而会不适应,不习惯;因为,心神已经静不下来、定不下来了。

看起来,太极拳虽然始终是在运动中的;然而,阴阳互孕、阴阳既济,动静一如才是太极拳的运动本质,没有了这些,太极拳的内涵和魅力就会丧失殆尽。

传统太极拳的价值,体现在拳法招式中,必然是每一个动作都伴随着静、定,所谓的“意断形不停”、“移位不移点”——这里的本意就是形体虽然在运动中,则   心神必须处于静定中。基于这样的认识,外国人才把太极拳称为“运动冥想”。

静定。从定开始修。此是古代大人之学的修持工夫。《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定,心定如寂;静,思维安静专一。定是背景和土壤,静,并不是静止的意思,而是精神专一、专心一意。

太极四维法,是通过金刚坐的方式来强化静定功夫的。

 

金刚坐的意义

金刚坐本来是中国古人日常读书、交谈时所形成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威仪姿势,是儒家特别推崇的坐姿——被称之为“正襟危坐”,亦称之为“三折坐”。坐时,把衣襟摆好,盖在腿上,之后,立身中正,不偏不倚,宛若把《中庸》的道理放置在坐姿中检验,身体一定不能不东倒西歪,心进入如如不动的金刚之心,坚毅、宁静、自然、本然,定静一如。这种状态,可对自然、对人、对所修持的道,有敬畏之心,避免身心的懈怠和散漫。

中国道家虽然讲“根本大道不在坐”,但也认为“要从坐的形式来入道。”所以,金刚坐,是一种坐姿入道的一种方便法门。

当代,这种坐姿,在中国已经中断上百年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种坐姿,当代中国人已经很少用了,反之,如果想深入地了解金刚坐,则必须向日本人、韩国人、泰国人、印度人学习了。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下期将连载《金刚坐 ——太极四维法之“坐”姿第二势(下)》



以上为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蓝晟简介


          国学“文武之道”推广者,心性太极拳编创人;河南电视台武术频道“说武论道”主讲嘉宾,深圳智勇心性太极拳研究院院长,智勇书院山长。

         发表作品百余篇,被《人民日报海外版》、《散文选刊》等数十家媒体广泛转载。

         主编《中华经典导读》、《国学大要》等国学教材;出版《国学与太极拳》、《健康成功学》、《八卦走转——行走中的修炼》等10余部个人著作;曾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外国语大学、中华电力集团、意大利驻中国大使馆讲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