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动静脉畸形综述摘要

 liusht 2017-06-21



长按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原文


【Ref: Solomon RA & Connolly ES. N Engl J Med. 2017 May 11;376(19):1859-1866.doi:10.1056/NEJMra1607407.】


脑动静脉畸形(AVM)是在胎儿发育过程中,脑毛细血管网发生异常而引起的先天性脑血管畸形。最常见的症状是脑出血和癫痫发作;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血管内介入栓塞、放射疗法和内科保守治疗。到目前为止,治疗方式选择仍然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内外科学院的Robert A. Solomon等综述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方法,文章发表于2017年5月的《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杂志。

 

脑动静脉畸形出血的危险因素:

AVM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既往出血史(HR=3.2;95% CI,2.1-4.3)、AVM位于大脑深处或脑干(HR=2.4;95% CI,1.4-3.4)、单一深静脉引流(HR=2.4;95% CI,1.1-3.8)。据多种模型预测,包含上述1、2或3种危险因素的脑动静脉畸形年出血率分别为3%-5%、8%-15%和>30%。其它与出血相关的解剖特征,包括供血动脉小动脉瘤(HR=1.8;95% CI,1.6-2.0)和回流静脉受阻。AVM出血损伤临近的脑功能区,如运动区、感觉区、视觉区和语言功能区,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当出血损伤脑深部白质通路、基底节区和继发颅内压升高时,患者的预后较差。

 

临床预测治疗预后最常用方法是Spetzler-Martin分级法。该分级法主要包括动静脉畸形的三个内容:最大径(<3cm为1分,3-6cm为2分,>6cm为3分);有无深静脉引流(有为1分,无为0分);是否累及运动、感觉、语言、视觉及基底节等功能区(有为1分,无为0分);累计分数越小表示治疗风险越低。用于预测AVM放疗效果的方法是Virginia Radiosurgery AVM Scale(VRAS):其主要根据AVM体积大小(<2cm3为0分,2-4cm3为1分,>4cm3为2分),位于功能区(1分)和既往出血史(1分)来进行分级,累积总分0分为1级,4分为5级。

 

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一种已经充分研究的AVM治疗方式,包括伽马刀、射波刀和质子束等,可以使畸形血管逐渐硬化和病灶闭塞。AVM是否成功闭塞取决于病灶大小和病灶边缘的放射剂量(边缘剂量)。通常,畸形血管团越小,立体定向放疗效果越好;VRAS分级1级或2级的畸形血管团(<4cm3)给予18Gy或以上剂量治疗后,通过MRI成像和DSA复查显示,病灶闭塞率可以达到80%;较大的3级、4级或5级病灶,给予较低的边缘辐射剂量治疗,在相同时间内,病灶闭塞率不足一半,占48%,但相关的放射性坏死风险较高,占3%(图1)。立体定向外科起效时间较慢,平均约需2-4年;而伽玛刀治疗后的2-4年出血风险较治疗前仅轻微降低。一项含2236例AVM患者的随访报告显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后的年出血率为1%;完全闭塞并无任何并发症患者,在Spetzler-Martin分级法1级或2级AVM中为70%、3级AVM中为56%和4级AVM中为35%。鉴于4级或5级AVM放射治疗反应差,可以采用分期、聚集方法放疗。

 

图1. 52岁女性患者,3级AVM,因左侧脑室颞角少量出血入院。A. DSA示最大径1.8cm AVM病灶(黑箭头),由左侧大脑中动脉的分支豆纹动脉供血,由深静脉引流至Galen静脉(白箭头);B.患者伽玛刀18Gy边缘剂量治疗3年后的MRI-T2轴位加权像显示,未见残存流空影;C.伽玛刀治疗3年后DSA复查示,AVM消失。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是指通过微导管将胶黏剂,如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或非粘附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输送到AVM进行栓塞。首先超选择性将微导管插入AVM的供血动脉,接着通过微导管用栓塞材料填充病灶、阻塞供血动脉,并保护好供应临近正常脑组织的侧支血管。AVM部分栓塞可以为显微手术切除病灶做准备。对于体积较大的畸形血管团,预先栓塞可逐渐减少血流,改善局部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可预防AVM切除过程中发生灾难性的“脑灌注压突破现象”。放射治疗前栓塞疗法可以减小AVM体积便于调整边缘剂量;同时,闭塞伴随的动脉瘤,降低出血风险。但在立体定向放疗前,进行栓塞可造成栓塞材料遮挡辐射线,使畸形血管团的轮廓模糊不清,影响靶向精准的放射治疗。二代液体栓塞剂,如Onyx可以更精确和顺利地注入AVM,但较多临床中心的研究显示其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达4.3%,死亡率达5.1%,完全栓塞率只有23.5%。82%部分栓塞的患者需要放疗或手术治疗。

 

显微外科手术切除AVM的报道最早见于20世纪20年代。随着手术显微镜、精致的显微手术器械和立体定向导航仪的应用,可达到精细地处理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和完整切除病灶的目的;但对邻近脑组织可能带来一定的损伤。某临床中心的大样本未破裂AVM研究结果显示,显微手术切除畸形血管团后,2%的Spetzler-Martin分级法1级或2级患者出现新的永久性功能障碍,在3级患者中出现新的永久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17%, 4级或5级患者中发生新的永久性功能障碍占45%。未破裂AVM的手术预后通常好于术前有出血史和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

 

内科保守治疗的选择:AVM的Spetzler-Martin分级法精辟地总结脑动静脉畸形的构筑特征与治疗结果的密切关系:Spetzler-Martin分级法1级病灶较小,位于脑表面,不累及功能区。Spetzler-Martin分级法2级病灶可能累及功能区或体积大于3cm。显微手术切除、血管内介入栓塞和立体定向放疗均是适合1级和2级AVM的治疗手段。一项含13398例AVM患者的Meta分析显示,对于1级或2级AVM患者,治疗风险相对较小,手术切除是首选。Spetzler-Martin分级法3级AVM,如病灶小、而位于功能区和引流静脉为深部静脉系统者,最佳治疗方法是放射疗法。对于体积较大而且累及功能区的3级AVM,治疗选择具有很大争议:该类未破裂AVM,即使是先栓塞后放疗,也无证据表明比内科治疗效果好;对破裂的3级AVM,必须与病家反复谈清有可能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再次出血,在病家对有创治疗顾虑很大、不愿接受时,也可以在再次出血后实施。对伴有动脉瘤者,通常急诊栓塞动脉瘤或载瘤动脉。Spetzler-Martin分级法4级的病灶体积均大于3cm、累及功能区或深部结构和深部静脉引流,一般选择保守治疗,因为所有有创治疗手段都存有很大风险而且难以治愈。

 

综上所述,当前报道的研究结果并不能形成明确的治疗指南。但大多数作者认为,破裂AVM和特定的未破裂AVM患者应该积极治疗,Spetzler-Martin分级法1级或2级病灶首选手术切除,也可作放疗和血管内介入;4级或5级患者倾向于保守治疗;出血风险高的病灶,进行部分栓塞也可能获得较好的效果;深而小的3级病灶,尤其未破裂者,进行立体定向放疗;而体积较大的3级病灶,治疗选择可以多种,包括内科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沈醉编译,《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审校)


相关链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