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股纳入MSCI:改革的结果而非目标

 丁丁塔塔历险记 2017-06-21

作者:马绍之 吴越/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导语

2017年6月21日,MSCI公布年度市场分类审核结果,确定将222只A股大盘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与全球指数。

尽管222只股票相对A股3200多家上市公司来说仍是小数目,中国证券市场改革也非以A股纳入MSCI作为目标,但这次事件同样具有深刻的意义。

A股纳入MSCI指数是结果而非目标。此次事件意味着中国证券市场改革的方向是让我们的市场与全球标准更为契合。这种趋势仍将继续,同样不是为了让A股完全纳入MSCI指数,而是中国证券市场自身发展的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从被动资金流入规模来看,首次纳入MSCI指数对整个A股市场影响有限。很多分析错误地将跟踪MSCI指数基金的规模等同于被动投资基金的规模,这高估了A股纳入MSCI指数的影响。另外,A股逐步纳入MSCI指数会提高A股与国际市场双向溢出效应,这会加大资产管理行业的难度。关联性的增加还可能会导致跨境资金流动变得更加快速且难以预测,这会给监管者带来更多挑战。



十余年长路


早在2006年中国A股就已进入MSCI视线。当年MSCI为中国境内投资者构建了中国A股指数(MSCI China A share index),由于彼时中国股票市场对境外投资人开放有限,而未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与全球市场指数。随后A股和MSCI开始了十余年的瓜葛。

图1 A股纳入MSCI的历程

来源:第一财经研究院

去年6月明晟公司因QFII配额、资本回流限制以及停牌制度等问题未将A股纳入MSCI,这是中国A股第三次与MSCI失之交臂。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政府对上述问题作出了积极的回应,包括中国内陆与香港互联互通机制的正面发展,采用了新的停复牌规则,以及放宽了对涉及A股的全球金融产品进行预先审批的限制等。这一切努力为本次A股纳入MSCI带来了积极影响。

新的折中方案


由于沪港通、深港通的发展,今年MSCI公司主动提出了新方案。基于沪港通与深港通,新的方案仅将169只A股大盘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及全球指数,而非此前的全部A股。对于在过去一年内停牌超过50天的股票,也不会被纳入指数中。除此之外对于其他对外国投资者有限制的股票也不会被纳入指数,如IPO等。这些新的变化有效地解决了市场准入的问题,最终促使A股纳入MSCI。

然而正式方案仍然有两点不同。首先更多的股票将被纳入指数,从169只增加到222只,这增加了A股在指数中的权重。其次将采用两步走,以缓冲沪股通和深股通当前尚存的每日额度限制。倘若在2018年5月与8月之前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每日额度被取消或者大幅度提高,也不排除纳入计划将变为一次性实施的方案。

影响与意义


本次被纳入标的股票仅为222只A股大盘股,样本股票市值占A总市值约50%。若考虑到初次纳入的仅为标的股票市值的5%,实际纳入MSCI指数的A股市值仅为全部市值的约2.5%。

这只是一个开始。以韩国和中国台湾首次纳入MSCI为例,彼时其股票市场仍对海外投资者仍存在诸如资本管制、限制外资持股比例等限制,但经过一系列努力,两个资本市场逐渐放开各种管制,两地的全部市值也分批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

短期流入资金被高估


全球当前有1.5万亿美元正在跟踪MSCI新兴市场指数,但这些并不全都是被动投资资金。虽然MSCI并未公布跟踪其指数的被动基金的规模,但鉴于其曾表示被动基金规模小于主动基金,以及晨星(Morningstar)的数据显示跟踪标普500指数的主动投资基金和被动投资基金占比分别为64%和36%,我们假设跟踪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被动投资基金占比40%,约为6000亿美元。

而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初始权重为5%,其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权重将会是0.73%,这意味着可能会带来约44亿美元的新增资金流入,只相当于A股市场流通市值的0.19%。而对于全球指数的28000亿美元跟踪资金中,被动基金带来的直接流入仅为约11亿美元。以当前汇率计算,资金流入仅为约370亿人民币,考虑到A股日均3000亿元的交易量,这对于市场的直接推动作用将会很小。

图2 A股纳入MSCI指数不同情况下流入资金占比

来源:Wind,第一财经研究院估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