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产首款2:1微距神器!老蛙60mmF2.8是你的菜吗?

 点出好未来 2017-06-21


一说到国产镜头,相信大部分人是拒绝的!的确我们需要太多的追赶。对国产镜头厂商来说,需要认清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优势。老蛙在镜头的设计生产上,算得上是非常有个性的,比如下面这款60mm F2.8微距镜头或许让你对国产镜头有所改观!



老蛙60微距镜头体验



首先在此声明这绝对不是广告!只是一次对国产镜头的体验。作为一个玩单反10的老司机,小编我对国产镜头一直是很拒绝的。


这支老蛙60mm F2.8是专为APS-C用户设计的微距镜头。外壳为金属材质,采用了哑光涂层工艺。



镜头整体的设计比较复古,前段为对焦环,而后部则为金属光圈环,有7档光圈可调,最小为F22。



由于微距镜头的对焦行程较长,且这支60微距阻尼有点大,需要用力对焦才行。



老蛙60mm F2.8采用了7组9片的结构,并不算复杂。



镜片上使用了低反射多层镀膜降低光线的折射和色散同时降低出现眩光的几率。



MTF曲线就可以看出呈现非常优秀。在最大光圈F2.8下,中心锐度接近于0.9,而边缘成像与中心的差距也不大。



最让人意外的是它使用了14片光圈叶片。



从尾部可以看到光圈形状是一个完美的圆圈形状,背景虚化绝对值得期待。



小编在体验中发现一个问题镜头前后都没有一个固定镜片,其中机械机构都能清楚的看见。



而且对焦行程很长,镜头组浮动几乎可以从顶端一直到低端。



这样一个前后组镜头都是浮动设计的镜头为何不在前部和底部安装一片固定镜片来遮挡灰尘?我有点疑惑



老蛙60微距的镜头直径为70mm,而滤镜口径62mm,建议入手此镜头后一定要上一只UV,而且永远不要拆下来。



让人惊艳的2:1放大倍率


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的微距镜头的放大率都在1:2和1:1之间,比如腾龙90微、佳能60F2.8、佳能100F2.8等微距镜头,其1:1基本就是目前这些微距镜头的标准配置了。



老蛙这款60mm微距却提供了2:1的放大倍率。另外算上APS-C的倍率系数,约合90mm的全画幅视角,几乎可以99%微距拍摄要求。


放大率(1:2)


放大率(1:1)


放大率(1.5:1)


放大率(2:1)


对比测试


因为老蛙60F2.8是APS-C镜头,跟腾龙90在全副上视角相当,所以用这2之镜头做一个简单对比。



实拍效果图



老蛙60 2:1实拍图



腾龙90  1:1实拍图



可以看到老蛙的2:1的放大比要大很多,但是镜头离物体也要进很多。



腾龙90微准确对焦后距离就要远一些。



暗角测试


暗角又被称为失光,简单的说就是由于镜头的通光量不够和镜头边角的入射光线与镜头光轴有较大的夹角。


(F2.8)


(F4.0)


(F8.0)


老蛙60mm F2.8镜头暗角控制力非常不错。在最大光圈下暗度基本上不明显,各档光圈下都没有明显暗角。


紫边测试


紫边是光线在镜头内的衍射所致,尤其是大光比环境下会在物体表面形成变色轮廓。紫边也是考验镜头的重要素质之一。


(F2.8)


(F4.0)


(F5.6)


老蛙60mm F2.8在最大光圈下,能够看到较为明显的紫边,F4.0开始有轻微改善,但是光圈缩小到F5.6就非常轻微了。


焦外测试


一款好的镜头不光要看锐度,紫边,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虚化弥散圆的形状。老蛙60mm F2.8既然使用了14片光圈,那么焦外肯定有点看头。


(F2.8)


(F4.0)


(F8.0)


可以看出焦外弥散圆非常的圆滑,得益于14片光圈,这款镜头拥有了奶油一般的虚化功能。


总结


老蛙作为国产单反镜头厂商能够做出光学呈现质量上乘的微距镜头实属不易,也让我们看到了国产镜头的希望。这支60mm F2.8身上有很多亮点,比如它的做工优秀,全金属机身的质感都非常的好。



特别是2:1的放大率和14片光圈的运用让这款镜头大放异彩!如果你想入手一款微距镜头这款镜头的性价比可是相当高啊!因为它的售价还没超过2000元,这款老蛙60mmF2.8绝对是你不可忽视的一个微距镜头。



唯一的遗憾不能自动对焦,操作稍显麻烦。因为单反目镜并不能完全看到真实的景深,所以使用手动对焦很多时候是无法准确焦的,除非你使用实时取景来拍摄才能完成拍摄。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对这款手动对焦的微距镜头,放大比超过普通微距镜头1:1一倍,因此操作难度会增加不少,购买需要明白。



实拍样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