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经穴、肺经穴、大肠经穴是做小儿推拿时最经常用到的穴位,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推拿科副主任医师高山说,这三个穴位在治疗脾胃病、呼吸系统疾病、便秘腹泻等都是少不了的穴位。 但是,很多家长会不理解,这三个穴位到底什么时候用补法?什么时候用清法?什么时候要来回推?看完今天这篇文章,你就全明白啦! 脾经穴 脾经穴是从大拇指桡侧从指根向指尖的一条直线。小儿多脾胃薄弱,不宜攻伐太过。脾经穴以补法为多,清法宜少用。往指根推是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身体消瘦、消化不良等症。 往指尖推是清脾经,能清利湿热、化痰止呕,用于湿热熏蒸、皮肤发黄、恶心呕吐、腹泻、痢疾等。 顺着脾经穴来回推是清补脾经,可以健脾利湿。 肺经穴 顺着无名指从指根向指尖推是清肺经,反过来是补肺经。清肺经可宣肺清热,止咳化痰,用于肺热痰喘,痰鸣,感冒,发热等症。 补肺经可补益肺气,用于肺气虚弱、咳嗽、气喘、虚汗等症。 大肠经穴 顺着食指桡侧从指尖向指根推就是补大肠,反过来是清大肠。补大肠能涩肠固脱、温中止泻,用于虚寒腹痛、泄泻、脱肛等症。 清大肠可清利肠腑、祛湿热、导积滞,多用于湿热留滞肠道、身热腹痛、痢下齿白、便秘等症。若来回推,是清补兼施,两症兼有的情况下。 在“健康去哪了”的后台,经常见到一些宝妈关于小儿推拿的留言,有很多留言让人蓝瘦香菇(难受想哭)。 再次提醒各位宝妈,小儿推拿是基于中医基础理论产生的一种外治疗法。它不是死的,需要较为准确的辨证和灵活的取穴。所以,如果喜欢小儿推拿的话,必要的中医基础知识是不可缺少的,请掌握。 温馨提醒:点击“健康去哪了”菜单项的“宝妈之家”,就可查询你的孩子身高、体重达不达标了。喜欢小儿推拿的宝妈还可以快速查询穴位。以前推送的经典文章也可以看了。而且,还有好多无广告的电影、电视剧可以看哦!如下图: 大家有什么育儿、小儿推拿的问题可以在下面留言提问哈!一般会直接解答出来,比较集中的会请儿科医生解答后在以后的微信里推送出来。 |
|
来自: A两的i6a5495zm > 《儿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