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共建筑地下配电室防水研究

 GXF360 2017-06-21
公共建筑地下配电室防水研究

公共建筑地下配电室防水研究

□ 江苏天能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刘随生

摘要:近年来暴雨等自然灾害频发,由于以往公建地下配电室设计对防水关注不够,导致我国多个省份发生运行中的公建地下配电室被洪水浸淹,导致设备损坏、大面积停电。本文通过总结导致公建地下配电室被洪水浸淹的各方面原因,并分别提出对应应对、改进措施,以提高我国公建地下配电室及其供电的安全可靠性。

关键词:公建;地下;配电室;防水

一.研究背景

1.项目背景

城乡变配电站渗漏水,不仅影响其使用,而且有可能影响到安全运行。发生大洪水时更是影响巨大,例如2012年江苏连云港地区发生的特大暴雨更是使多座变配电站被洪水浸泡,大量变、配电设备损坏甚至报废,从而发生大面积、长时间的停电事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生产被打断,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受到重大影响,给整个社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城乡变配电站防水研究,本文着重对公建地下配电室进行防水研究。

2.国内现状

国内现有公建地下配电室一般设计高出公建地下层地面200~300毫米,几年来多地发生不同程度遭受水淹情况,当水面高度达到设备底部以上约400毫米左右就会造成设备故障、配电室全部停电。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因为公建地下层机械排水设施排水能力不够、或不及时、或可靠性差(即需用时不能启动)。二是因为洪水能够从配电室门缝、墙洞涌入,或从电缆孔洞进入。而且目前地下配电室几乎都未设机械排水设施。

3.本研究指导思想

公建地下配电室防水设计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并符合GB 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及有关电力规程、规范的规定和要求。

二.防水措施

1.配电室高度及安装检修方便措施

综合考虑公建同一地下层的层高和配电室的防水要求,配电室地面的具体高度(相对于公建地下层地面),一般应在1.2~1.4米。因高差较大,配电室设备进出门口应综合考虑设备运输和人员出入采用踏步台阶和坡道相结合的方式,其它单纯人员进出的门口可采用踏步台阶。

2.配电室门防水措施

结合配电室门口防鼠板的设置要求,防鼠板同时应具有阻挡洪水的作用。配电室对外的门应结合防火要求作水密闭处理,或采用防水防火密闭门,该门应能够承受3.5MPa的水压,能够防止从门缝喷水和水流涌入,并将渗漏水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3.建筑防水措施

根据具体情况,混凝土可掺加减水剂、膨胀剂、防水剂、密实剂、引气剂、复合型外加剂等,以改善混凝土的防水性能。配电室迎水面应做卷材防水层,卷材防水层做法应符合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0J301 地下建筑防水构造和江苏省建筑配件通用图集苏J02-2003 地下工程防水做法的规定。配电室主体部分不应设变形缝或后浇带,以免出现防水薄弱环节。

4.电缆出入口防水措施

地下配电室内电缆、接地线和管道穿越建筑时,应在穿越处采取相应防水措施。高低压电缆穿越墙体处应安装防火防水套管供电缆穿越使用,迎水面缝隙采用密封膏填缝。电缆防水套管安装如下图所示。

三.排水措施

1.积水井的设置

地下配电室内应设1个集水井,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规定其有效容积不宜小于最大一台排水泵5min的出水量,且排水泵每小时启动次数不宜超过6次。根据经验集水井一般不小于1立方米。集水井用于汇集渗漏水、洪水和安装排水泵。配电室所有电缆沟内可能的积水均汇集于集水井,集水井进水管不应高于电缆沟底,以保证电缆沟底无积水。

2.排水泵及排水管

集水井内应安装2台排水泵,一般情况下排水时一用一备,万一配电室涌入洪水应同时开启。根据经验排水泵流量宜选择为12~25立方米/小时,并适当选择其扬程,保证有能力将水排至户外自然地面。总排水管内径一般不小于80毫米。

3.排水泵控制功能

参考《35kV-220kV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定》,地下变电站应设置自动排水系统。机械排水的出口管段上必须采取防止废水回灌措施。因此排水泵应采用自动启、停方式,保证无罕见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电缆沟内无积水率达到100%。集水井应设水位报警信号,可传至远方控制中心,并应具有远方控制排水泵启动的功能。

4.排水泵电源及电缆可靠性

排水泵电源、控制、信号电缆均应采用防水型电缆,以确保平时渗漏水及发生罕见洪水的情况下排水泵能够立即启动。排水泵应采用双电源自动切换方式供电,以确保可靠。

四.研究总结及技术展望

1.创新点

1.1 配电室门采用防水防火密闭门,配电室墙面如设窗采用固定密闭防水窗,窗玻璃的强度能够承受3.5MPa的水压。1.2电缆穿墙采用防火防水套管。1.3设备进出配电室门外地下层顶棚沿设备进出路线设置一段行车导轨。1.4在建筑方面,墙体防水采用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与外包防水相结合的方法,配电室迎水面做卷材防水层。配电室主体部分不设变形缝或后浇带,以免出现防水薄弱环节。1.5户外进风口、出风口及排水口统一为下檐不低于户外自然地坪1.2米,既统一整齐美观,又适当提高了防洪标准。排水口设计为排水时可被气、水流冲击张开、平时依靠重力自然关闭的活动盖板。排水口、SF6排气口利用排风道及出风口布置。

2.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影响及预期前景

目前我国及世界上地下配电室十分众多,而且预计未来也将会越来越多。但极端天气灾害(如大暴雨、洪水)发生的频度和强度却越来越高,地下配电室防水、排水的问题必将越来越受重视,因此积极推动开展这方面工作的价值和作用非常重大。

3.成果转化、推广或产业化方面还需帮助解决的问题

3.1 适用于地下配电室的防水防火密闭门的定型、批量生产;3.2适用于电缆的防火防水套管的推广应用。

4.社会效益

落实地下配电室防水设计建设具有保障地下配电室安全运行的重要作用,对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社会的稳定、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GB 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2]GB 500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3]GB 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DOI:10.16116/j.cnki.jskj.2016.23.04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