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点评】大观诗社第三十五社

 WENxinHANmo 2017-06-22
【诗词点评】大观诗社第三十五社

咏玉粒金莼

社主:木青青


《红楼梦》有许多许多好听好吃又好看的美食,令人想像无穷、向往无比,诸如

汤:酸笋鸡皮汤,火腿鲜笋汤,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野鸡崽子汤,虾丸鸡皮汤……

糖水:建莲红枣汤,糖腌的玫瑰卤子,木樨清露,玫瑰清露,香薷饮,茯苓霜,杏仁茶……

点心小吃:枣泥馅的山药糕,糖蒸酥酪,菱粉糕,鸡油卷儿,洁粉梅片雪花洋糖,桂花糖蒸的新栗粉糕,藕粉桂花糖糕,松瓤鹅油卷,螃蟹小饺儿,奶油炸的各色小面菓子,豆腐皮的包子,奶油松瓤卷酥……

荤菜:火腿炖肘子,茄鲞,酒酿清蒸鸭子,腌的胭脂鹅脯,糟鹅掌,糟鹌鹑……

素菜:油盐炒枸杞豆芽儿……

饭和粥:碧粳粥,鸭子肉粥,枣儿熬的粳米粥,绿畦香稻粳米饭……

太虚幻境还有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群芳髓……

请诗友们在食指大动口水哗哗的同时择而咏之。要求:诗词皆可,诗限平水韵,词限词林正韵。

截稿时间:2017年66日晚十点。

 

应社叹万艳同杯

包僧之

凤乳麟肝同此杯,千红万艳费疑猜。

芳园遍处酿烟景,大块无时遗雪灾。

幻境一樽旋踵梦,浮生半世醉心醅。

乃知仙子徒相劝,未到中年怎识悲。

 

顾以诺评:

咏物诗多咏物言志,先摹物,抒情;摹物中意带双关,咏物与抒情融为一体,一气呵成。作者选择仙界之酒为题,非人间所有,创作空间更为广阔。首联点出万艳同杯的原料,是以百花之蕊,万木之汁,加以麟髓之醅,凤乳之麯酿成,是中规中矩的咏物诗。颔联抛开所咏之物,感叹大观园繁华短暂,终究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未能承接首联。颈联回到酒上意思与上一联未有层次差别。尾联收得有些意思。

名为咏物,作者的大笔墨都花在“叹”字上了,以至于酒本身没什么内容,的结构上欠妥。建议颔联改为咏叹万艳同杯本身的酒香、酒味从此引申出去,再感叹“万艳同悲”、繁华易逝更加自然。

 

莲叶羹

木青青

小主不肖承笞挞,挥板父恨怒气焚。

祖母泪奔急斥子,姐姐妹妹泪纷纷。

无视佳茗玫瑰露,唯思荷叶莲蓬羹。

喜议宠儿口味特,声声呼唤即时烹。

豆大纹样小且巧,银模四副令人惊。

但见鸡落刀飞处,炖作一锅美鲜汤。

添料加佐成十碗,荷叶点入倍增香。

多少功夫始费得,厨娘汗透粗布裳。

食盒端来犹热烫,低眉俯就小鬟尝。

饱暖浅饮何在意,只道泼洒是寻常。

他年雪夜酸霽噎,残荷翩翩摇枯塘。

 

永隽评:

这是一首七言古,十二文、八庚、七阳,换了三词韵。

长篇古体诗,尤其是七言古,多选择换韵,否则易陷于呆板。多数是平声韵与仄声韵交替,平换平、仄换仄不是不可以,但相对少见;另外就是换韵句一般多选择押韵。特别是开篇几句,多是两句连续押韵然后再换两句押韵,之后再隔句押韵,像岑参《白雪歌》,开篇“折、雪”一韵,紧接着换“来、开”韵,再下去”幕、薄”一韵,然后隔句再押”著”一韵;太白的《将进酒》,开篇“来、回”一韵,接着“发、雪”一韵,然后隔句再押“月”韵。

但是,同样是在《将进酒》中,也有换韵句不押韵和平韵换平韵的情况出现。

由此可见,古体诗的押韵、换韵,并没有严格的一定之规,而只有“多数、大多”这些原则,而且少见的情况在一定时候还是不可或缺的点缀。我所理解的原则,就是不要呆板,不要一成不变。

啰嗦了一些押韵方面的话题,下面来看看这首诗。

语言方面,遣词用句感觉尚欠凝炼,现代味包括词汇和语法结构也时有所见;整体平铺直叙,把咏物给写成了记事,有些跑题了。最后一联,多少有些意思。

 

枸杞芽儿

青影

春来翠嫩倚栏生,撷取新芽细细烹。

可伴油盐成姊妹,堪同肉蛋作华荣。

忍含辛苦尝初味,自有甜香供雅名。

品罢人间千百事,何如对酒与卿卿。

 

水阁云窗评

诗清新明净,不故作姿态,读来亲切可喜。首联“翠嫩'二字已引人垂涎,何况又妙手“细细烹”呢。颔联“姊妹'一拟,窃以为欠妥,枸杞芽儿是主菜,油盐为辅味,还是有主次之分的。颈联妥帖。尾句颇为玲珑,见出对枸杞芽儿的喜爱,但把菜唤作“卿卿',又怎忍对酒下箸,恐唐突了她呢,呵呵呵。

 

应社赋七律一首咏红楼美食之茄鲞

永隽

紫瓜休说出贫家,一入豪门欲竞奢。

煨炸十鸡犹不足,拌封群馔始堪夸。

腾身更做珍馐列,忘我需从旧迹遮。

百倍估高何自得,岂知初结遍畦洼。

 

晓寒评:

茄子出身农家,一进入豪门大户的上层社会也想要追求奢华。“煨炸十鸡”极写工序之繁杂,可这样竟然还是不够的,还要经过“拌封群馔”的层层包装才拿得出手。这时龙门一跃,由家常小菜成为可被人们夸耀的奇珍异味,从前的痕迹也无处可寻。现在身价百倍何等得意,却已忘记初见之时、出身之地。

全诗首尾呼应,章法严谨,文笔老练。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茄,“不足”“忘我”“估高”等语讽刺世人何其甚矣。读完会给人深深思考,可媲美宝钗的螃蟹诗。

 

红楼美食之螃蟹宴

清浅

曲槛通幽隔玉堂,持螯赏桂众钗忙。

肯因积冷暂停箸,更喜沾腥又举觞。

柳映佳期集雅士,秋携素菊入诗行。

合书难掩闺中乐,怅望依依尘网长。

 

青影评:

评:首句铺垫,用“曲槛”引导我们到达藕香榭中,似有《小石潭记》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之感,紧接着点题,说出吃螃蟹之盛事。颔联写对螃蟹美味之不舍,更点出螃蟹“冷”和“腥”的特点,只是“更喜沾腥”似有不妥,“沾腥”何喜?颈联写咏菊,此剧应为转句,更应在螃蟹上做文章才是,这一句未免离题而去,且“柳映佳期”也有待商榷,似凑句口吻。尾联更无螃蟹,且本是乐事“难掩”,怎么又“怅望”了呢?总体来讲,首联颇佳,转句转的似乎离题,尾句更应该收住才是。

 

鹧鸪天   咏粽怀屈子

郁颜夕

箬叶年年裹粽香,登临汨渚泪沾裳。谁怜楚客当年恨,空有江风绕袖凉。

邀墨士,赋骚章。一杯清酒祭忠良。宜将甜糯传卑意,屈子丹心撼九苍。

 

包僧之评:

首句提了一下裹粽子,但还没吃呢,就开始进入下一环节了……第二句比较有意思,汨渚泪沾四个字全都是三点水旁,四个同部首字连在一起,依稀有些司马相如上林赋的风味。第三句开始进入正题,先是反问当年之恨,再以江风之空之凉来烘托。下阙也继承了这一句的情境。直到倒数第二句,用甜糯代指粽子,主人公再次登场,但随即又以一片对屈子的感慨作结。本作名虽注于美食社,但主题却是怀屈原,咏粽反而成了配角。也唯是,才使得全篇气场强大,将一片感怀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格律方面应亦无出律,堪称是一首用心之作。




本社主旨:作为红迷的诗词创作交流平台,旨在以红楼辅仁,以诗会友,切磋砥砺,共同进步。为社员制造一个和谐热闹,活泼有趣的学诗练笔氛围。

                        





苹果手机专用



本期编辑:洁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