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煌教授五十味药证 桂枝

 图书 馆员 2017-06-22

黄煌教授五十味药证 桂枝 

桂枝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主产于我国广东、广西等地。其幼嫩而香气浓郁者,品质较佳。《神农本草经》谓桂枝“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伤寒论》入43方次,《金匮要略》人56方次。
  ●原文考证
  最简方(2味):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汤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64)。这里的发汗过多,不仅指误用发汗药后出汗过多,也指患者自汗量多,或易汗出的体质特点。心下悸,主要指心脏的动悸感,但还包括胃脘部、脐腹部的跳动感,如腹主动脉的搏动感。凡含有桂枝甘草的处方,大多可用于治疗心动悸等病证,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治“脐下悸者”(65);茯苓甘草汤治“伤寒,厥而心下悸”(356);炙甘草汤治“脉结代,心动悸”(177);小建中汤治“心中悸而烦者”(102)。
  最大量方(5两):桂枝加桂汤

  桂枝加桂汤治气从少腹上冲心者。原文为“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117)。奔豚,为古病名,《金匮要略》有记载:“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八)。“上冲心”及“上冲咽喉”,是说胸部有搏动感、撞击感、窒息感,并有突发性的特点。“发作欲死”,是说有精神障碍性症状,如一时性的昏厥等,亦指病人感觉相当痛苦。“复还止”,是说其病时发时止。“皆从惊恐得之”,不仅指外来的精神刺激,亦指患者内在的易惊易恐的素质。以上病证虽冠以“奔豚病”的病名,张仲景并用“气上冲”来表述,但从证候特点来看,与桂枝甘草汤证的“心下悸”是一致的。例如,桂枝汤治“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15);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治“心下逆满,气上冲胸”(67);桂苓五味甘草汤治“咳逆倚息不得卧,……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时复冒者”(十二)。以上处方中均含有桂枝甘草。

  加味方:理中汤、四逆散、防己黄芪汤《伤寒论》理中汤条下有“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386)。筑,古时一指捣土的杵,一指古击弦乐器,两者均有敲击的意思。脐上筑,是脐腹部有搏动的意思。四逆散条下有“悸者加桂枝五分”(318)。《金匮要略》防己黄芪汤条下有“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二)。可见,脐上筑、心下悸、气上冲,均为同一类症状,是对胸腹动悸感的不同表述。
  加减方: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伤寒论》中有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原文为:“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28)。患者是心下满而非心下悸,是无汗而非发汗过多,此两证点出去桂的关键。

 
 ●仲景方根
  桂枝甘草茯苓:主治脐下悸、心下悸、气从小腹上冲胸、气冲、四肢聂聂动、呕吐等。方如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治“脐下悸者”(65);茯苓泽泻汤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十七);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治的“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身为振振摇者”(67);“胸胁支满,目眩”(十二);桂苓五味甘草汤治“咳逆倚息不得卧,……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然如醉状,……时复冒者”(十二);茯苓甘草汤治“伤寒,厥而心下悸”(356)。防己茯苓汤治“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十四)。大凡悸动类疾病均用。

  桂枝甘草麻黄:主治发热恶寒、无汗,身痛。方如麻黄汤治“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35);“脉浮,无汗而喘者”(235);大青龙汤治“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五);桂枝麻黄各半汤治“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痒”(23);桂枝二越婢一汤治“发热恶寒”(27);桂枝二麻黄一汤治“形似疟,一日再发”;又云“汗出必解”(25)。

  桂枝甘草附子:主治身体疼痛、关节屈伸不利、恶风汗出者。方如桂枝去芍药汤治“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若微寒者”,加附子(22);甘草附子汤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175);桂枝附子汤治“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174);桂枝加附子汤治“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20);乌头桂枝汤治“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十)。

  桂枝甘草芍药:主治自汗出、气上冲、腹痛、赢瘦而悸者。方如桂枝汤治“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15);“热自发、汗自出者”(12);“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13);“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54);治“太阴病脉浮者”(276);治“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234);治病人烦热“脉虚浮者”(240)。再如小建中汤治“腹中急痛”(100);“心中急而烦者”(102);“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妇人腹中痛”(六)。桂枝加芍药汤治“腹满时痛”(276);《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治“妇人产后虚赢不足,腹中刺痛不止,吸吸少气,或苦少腹中急,摩痛引腰背,不能饮食”(二十一)。

  桂枝甘草柴胡:主治发热或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关节疼痛、四肢冷而悸者。方如四逆散加桂枝治四肢冷而悸者(318);小柴胡汤去人参加桂枝治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不渴,外有微热者(96);柴胡桂枝汤主治“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者”(146);柴胡桂枝干姜汤治“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往来寒热,心烦者”(147)。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主治惊狂、烦躁、失精、梦交、脉芤动等。方如桂枝去芍药加蜀漆加龙骨牡蛎救逆汤治“伤寒脉浮……惊狂,卧起不安者”(112);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治“烦躁”(118);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六);风引汤主治“热癫痫”(百).

  桂枝甘草人参阿胶:主治心动悸、汗出而闷、脉结代、少腹痛、妇人崩漏不孕、烦热、唇口干燥。方如炙甘草汤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177);“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六);“肺痿涎唾多”(七);温经汤主治“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以及“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二十二)。

  桂枝黄芪芍药:主治身体不仁疼痛、汗出、浮肿、小便不利、脉浮者。方如黄芪桂枝五物汤主治“血痹,……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六);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主治“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十四);黄芪加桂枝汤主治黄汗、身重,汗出,身疼痛,烦躁、小便不利、脉浮者(十四,十五)。

  桂枝大黄桃仁:主治月经不来、少腹急结、其人如狂、癥瘕。方如桃核承气汤治“其人如狂……少腹急结”(106);鳖甲煎丸治“癥瘕……疟母”(四)。

  
方 名 桂枝用量 主要配伍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4两 甘草茯苓 大枣
  桂苓五味甘草汤 4两 甘草茯苓 五味子
  防己茯苓汤 3两 甘草茯苓 防己 黄芪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3两 甘草茯苓白术
  茯苓甘草汤 2两 甘草茯苓 生姜
  茯苓泽泻汤 2两 甘草茯苓 泽泻 白术 生姜
  麻黄汤 2两 甘草麻黄 杏仁
  麻黄加术汤 2两 甘草麻黄 杏仁 白术
  大青龙汤 2两 甘草麻黄杏仁 生姜 大枣 石膏
  葛根汤 2两 甘草麻黄葛根 生姜 大枣
  葛根加半夏汤 2两 甘草麻黄葛根 生姜 大枣 半夏
  续命汤 3两 甘草麻黄 当归 人参 石膏 干姜 杏仁 川芎
  桂枝二麻黄一汤 1两17铢 甘草 麻黄 芍药 杏仁 生姜 大枣
  桂枝麻黄各半汤 1两16铢 甘草 麻黄 芍药 杏仁 生姜 大枣
  桂枝二越婢一汤 18铢 甘草麻黄 石膏 芍药 生姜大枣
  桂枝芍药知母汤 4两 甘草附子芍药 麻黄 生姜 白术 知母 防风
  甘草附子汤 4两 甘草附子 白术
  桂枝附子汤 4两 甘草附子 生姜 大枣
  桂枝加附子汤 3两 甘草附子芍药 生姜 大枣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 3两 甘草附子生姜 大枣 麻黄 细辛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3两 甘草附子 生姜 大枣
  乌头桂枝汤 3两 甘草乌头 芍药 生姜 大枣
  桂枝加桂汤 5两 甘草芍药 生姜 大枣
  桂枝汤 3两 甘草芍药 生姜 大枣
  小建中汤 3两 甘草芍药 生姜 大枣 饴糖
  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 3两 甘草芍药 生姜 大枣 当归
  桂枝加芍药汤 3两 甘草芍药生姜 大枣
  桂枝加大黄汤 3两 甘草芍药 生姜 大枣 大黄
  桂枝加葛根汤 2两 甘草芍药生姜 大枣 葛根
  柴胡桂枝干姜汤 3两 甘草柴胡 半夏 干姜 牡蛎 栝楼根 黄芩
  柴胡桂枝汤 1两半 甘草柴胡 半夏 芍药 黄芩人参 大枣 生姜
  四逆散(加减) 5分 甘草柴胡芍药 枳实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1两 甘草龙骨 牡蛎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 3两 甘草龙骨牡蛎 生姜 大枣 龙骨 救逆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3两 甘草龙骨牡蛎 芍药 生姜 大枣
  风引汤 3两 甘草龙骨 牡蛎 大黄 干姜 石膏
  桂枝人参汤 4两 甘草人参干姜 白术
  新加汤 3两 甘草人参 生姜 大枣 芍药
  泽漆汤 3两 甘草人参生姜 半夏 泽漆 白前 黄芩 紫参
  黄连汤 3两 甘草人参干姜 黄连 半夏 大枣
  炙甘草汤 3两 甘草人参 阿胶 麦门冬 生姜 生地黄 麻仁 大枣
  温经汤 2两 甘草人参阿胶 麦门冬 生姜 吴茱萸 当归 芎(劳) 芍药 牡丹皮半夏
  黄芪桂枝五物汤 3两 黄芪芍药生姜 大枣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 3两 黄芪芍药
  桂枝加黄芪汤 2两 黄芪 芍药 甘草 生姜 大枣 寒水石 滑石赤石脂 白石脂 紫石英
  桃核承气汤 2两 大黄桃仁芒硝 甘草
  鳖甲煎丸 3分 大黄 桃仁 鳖甲 黄芩 柴胡 干姜 芍药葶苈 石韦 厚朴 牡丹
  瞿麦紫葳 半夏 人参 廑虫阿胶 蜂窝 蜣螂 桃仁

 
 ●药证发挥
  桂枝主治气上冲。所谓气上冲,是患者的一种自我感觉,主要有两个方面:①上冲感:气从少腹上冲胸,病人的咽喉、胸膺部、腹部有突发性的气窒感、胀痛感,甚至呼吸困难、喘促、出冷汗、烦躁乃至晕厥;②搏动感:自觉心悸,按压后舒适;或病人全身出现搏动感或感觉到明显的脐腹部的跳动感,甚至晕厥。此外,颈动脉的搏动感,也可以看做是气上冲。循环系统许多疾病如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功能不全、心律不齐、低血压、心律衰竭等,以及消化道疾病等均可以出现气上冲样的综合征。
  桂枝证与出汗相关。《伤寒论》中经常有“发汗后”、“发汗过多”等说法,桂枝汤等也用于治疗“汗自出者”(12);“汗出恶风者”(13);“自汗出而不愈者”(54);“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234)。桂枝证的汗出,一种情况为服用麻黄等发汗药物以后,汗出如洗,并伴有心悸、烦躁不安、乏力等。一为自动出汗,即天气并不热,也未服用发汗药物,但尚微微汗出,而汗出又恶风畏寒,关节疼痛、烦躁不安等。前者,可用桂枝甘草汤,后者则用桂枝汤。由于误用麻黄常导致心悸、汗多厥逆,所以,配伍桂枝以防止汗多亡阳,是仲景的用药原则,如大青龙汤、麻黄汤、葛根汤等。
  气上冲与惊恐相关。这种惊恐,多伴有冷汗淋漓、心悸、入夜多梦或多恶梦,男子易出现性梦、早泄等,女子多为梦交、带下淋漓等。仲景常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或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气上冲多还与腹痛相关。腹痛呈阵发性,也伴有多汗、心悸等,患者多消瘦、腹壁薄而无力,但按之表皮较硬,所谓“腹中急痛”(100)。仲景常用桂枝加桂汤或桂枝加芍药汤、小建中汤等。
  桂枝证的脉象,张仲景没有明确,其类方中因配合的不同,其脉或浮,或沉迟,或浮虚,或结代,或芤动,但不见滑、数、促、疾等脉。所以,推断桂枝证的脉象以虚缓为多见。所谓虚,指脉无力;所谓缓,指但脉不数,有时相反较慢。
  桂枝证的舌象,张仲景未提及,根据笔者临床经验,桂枝证多见舌质淡红或黯淡,舌体较柔软,舌面湿润,舌苔薄白,笔者称之为“桂枝舌”。如舌红而坚老者,或舌苔厚腻焦黄者,或舌质红绛无苔者,则桂枝一般不宜使用。

  使用桂枝,配伍极为关键。桂枝甘草是平冲定悸的主药,但配伍不同,主治也不同。桂枝甘草茯苓为动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是惊悸,桂枝甘草人参麦冬是虚悸,桂枝甘草五味子是咳逆而悸。同样是治疗自汗,桂枝汤治脉弱自汗,桂枝加附子汤治身痛自汗,桂枝加黄芪汤治身肿自汗。同样是治疗疼痛,桂枝附子甘草是汗出恶寒骨节痛,桂枝芍药黄芪是汗出身肿不仁痛,桂枝芍药甘草饴糖是虚劳里急腹中痛。再有,桂枝甘草配麻黄,则无大汗亡阳之忧,桂枝甘草配柴胡,则有发汗透邪之功。桂枝大黄桃仁活血,用于少腹急结、月经不利者,桂枝甘草人参麦冬阿胶理虚,用于虚赢短气、脉结欲绝者。
  仲景使用桂枝有三个剂量段,大剂量(5两)治疗心悸动、奔豚气等;中等剂量(3~4两)治疗腹痛或身体痛;小剂量(2两)多配伍麻黄治疗身体痛、无汗而喘等。所以,桂枝用于心脏病,必须量大,可用12~ 15g,甚至达30g。

  ●常用配方

①桂枝10g芍药lOg甘草5g生姜3片 大枣12枚(《伤寒论》桂枝汤)
  应用:以心悸动、腹痛、自汗出、消瘦、脉弱诸证为特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免疫系统疾病等。此外,出汗异常、虚人感冒、过劳等应用较多。本方是古代的强壮剂,对于饥寒过劳久病导致的体质下降有效。服用桂枝汤宜温服,服后宜喝热粥,并避风盖被,以取微汗。
  适用桂枝汤的患者大多体质柔弱、体形消瘦者为多,肤白而缺乏红光,湿润而憔悴,腹部平,腹肌较硬而缺乏底力,如同鼓皮,严重者腹部扁平而两腹直肌拘急,如同纸糊灯笼状。其人脉浮易得,脉缓或有结代。舌质淡红或黯淡,舌体较柔软,舌面湿润,苔多薄白。其人常常易于惊恐、动悸、失眠、多梦,易于出汗、自觉发热而又恶风,对寒冷敏感,对疼痛敏感,常表现为关节痛、头痛、腹痛或少腹拘急,并易有脱发、昏眩、失血、咳喘等。这种体质与《金匮要略》“失精家”相似。笔者称为“桂枝(汤)体质”。

②桂枝10g芍药10g甘草5g生姜3片 大枣12枚炮附子10g(《伤寒论》桂枝加附子汤)
  应用:桂枝汤证见恶寒、身痛者。虚人感冒、腰椎间盘脱出、坐骨神经痛、神经痛、肿瘤疼痛等可以使用。也有人根据原文“发汗遂漏不止”,而用于过敏性鼻炎的清涕滂沱。

  ③桂枝10g芍药20g甘草3g生姜3片 大枣6枚大黄6~10g(《伤寒论》桂枝加大黄汤)’
  应用:本方适用于桂枝汤证见腹痛便秘者。如老人便秘、习惯性便秘、病后便秘、肿瘤便秘等见体瘦、脉弱、自汗者,均可使用本方。

  ④桂枝10g芍药10g甘草3g生姜3片大枣10枚葛根20g(《伤寒论》桂枝加葛根汤)
  应用:桂枝汤证见项背强痛者。心脑血管疾病、颈椎病等见腰背酸痛、头昏头晕者可以使用。如舌质黯紫者,方中芍药应使用赤芍药,量也宜加大。

  ⑤桂枝10g芍药10g甘草3g柴胡lOg黄芩6g半夏lOg党参12g生姜3片大枣10枚(《伤寒论》柴胡桂枝汤)
  应用:桂枝汤证见治胸胁苦满、寒热往来者。凡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胶原性疾病、胆道疾病等见低热或手足心热,但又怕风自汗,体质柔弱,病情缠绵不断,时发时止者。

  ⑥桂枝10~20g或肉桂5~10g芍药10~20g甘草3~6g生姜3片 大枣12枚 龙骨15~30g 牡蛎15~30g(《金匮要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应用:本方适用于桂枝汤证见胸腹动悸、脉芤动者。如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小儿胃肠痉挛、腹型癫痫、神经衰弱、佝偻病、肺气肿、肺心病等见体形柔弱、自汗盗汗、胸腹动悸者,此方取效甚速。脉象大而无力,是识证着眼点。笔者以本方加重芍药用量至30g以上,治疗那些皮肤清白、体形消瘦、舌质淡红而少苔的慢性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也有起到稳定病情的效果。如加五昧子6g、山萸肉20g、麦门冬20g,可用于治疗自汗盗汗、气喘吁吁、舌质嫩红、脉象空大的肺气肿、肺心病患者,有平喘定悸的效果。

  ⑦桂枝10g芍药10g甘草5g生姜3片 大枣5枚杏仁12g厚朴10g(《伤寒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应用:桂枝(汤)体质的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多伴自汗、恶风、腹胀等。

  ⑧桂枝10g芍药10g甘草3g生姜3片 大枣10枚黄芪15g(《金匮要略》桂枝加黄芪汤)
  应用:桂枝汤证见自汗而浮肿者。如消化道溃疡、骨关节病、贫血、老人感冒等。

  ⑨桂枝lOg芍药12g甘草5g生姜6片大枣12枚人参lOg或党参15g(《伤寒论》新加汤)
  应用:桂枝汤证见消瘦、脉沉迟细者。如反复大量的发汗以后、大病以后体力明显下降、慢性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晚期全身疼痛等。

  ⑩桂枝10~20g茯苓12~30g大枣12枚 甘草6g(《伤寒论》桂枝茯苓大枣甘草汤)
  应用:以心下动悸为特点的神经症、心血管疾病,如心功能不全、心脏瓣膜病、房间隔缺损等。其舌质多淡红胖大。此方常加龙骨、牡蛎等。

  @桂枝lO-20g茯苓15g五味子lOg甘草5g(《金匮要略》桂苓五味甘草汤)
  应用:以咳喘上气而眩冒、自汗出为特点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神经衰弱。患者不仅有心悸、自汗等,并常常眼前发黑,冒金星等。加山萸肉、龙骨也佳。

  @桂枝10g附子10g细辛6g甘草3g(笔者经验方)
  应用:以身痛而自汗、脉弱为特点的疾病,如腰腿痛、头痛、神经痛、肿瘤疼痛等。此外,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也可使用,但舌质必定黯淡。

  ●附录:肉桂
  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皮及枝皮,主治与桂枝大体相同,临床多用于脐腹冷痛。药材以皮细肉厚,断面紫红色,油性大、香气浓,味甜微辛,嚼之无渣者为佳。有学者认为仲景方中的桂枝就是肉桂.

黄煌教授五十味药证  麻黄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莘.主产于山西、河北、甘肃、辽宁、内蒙古、新疆、陕西、青海、吉林等地,以产于山西、甘肃、陕西、青海等地者品质为佳,称西麻黄。麻黄药材分草麻黄、木贼麻黄、中麻黄三种,三者均以干燥、茎粗、淡绿色、内心充实、昧苦涩者为佳。《神农本草经》谓麻黄“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伤寒论》人14方次,《金匮要略》入23方次。

    ●原文考证

    最简方:甘草麻黄汤、半夏麻黄丸

    甘草麻黄汤治“一身面目黄肿、小便不利、脉沉”的“里水,,(十四),一身面目黄肿,小便不利,提示全身性的浮肿是使用麻黄的重要指征。根据条下有“不汗再服”的提示,则可见患者并有无汗或皮肤干燥的症状。

    半夏麻黄丸治“心下悸”(十六),主证不明。

    最大量方(6两):大青龙汤、越婢汤

    大青龙汤治“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38),其禁忌证为“脉微弱,汗出恶风者”,“服之则厥逆,筋惕肉闰,,(38),此原文提示,大剂量使用麻黄的大青龙汤,发汗作用非常强烈。既然脉微弱、汗出恶风是禁忌证,则无汗、脉象有力就是必见证了。脉浮紧,就是脉象有力的一种表述。

    越婢汤治“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十四)。一身悉肿,为全身性浮肿,提示麻黄用于浮肿,与甘草麻黄汤主治相同。不过,本方证不是无汗,而是“自汗出”,为何也可使用麻黄呢?这提示麻黄配伍的技巧。张仲景治疗肿而汗出时,麻黄配石膏,这就是越婢汤;治“汗出而喘”(63)时,麻黄、杏仁配石膏,方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可见麻黄与石膏同用时,不必拘于无汗一证。

    加味方:防己黄芪汤

    防己黄芪汤条下有“喘者加麻黄半两”(二),联系麻黄汤治“无汗而喘”,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汗出而喘”,则麻黄平喘无疑。

    ●仲景方根

    麻黄桂枝甘草:主治发热恶寒、无汗,身痛。方如麻黄汤、麻黄加术汤、大青龙汤、葛根汤等。参见桂枝条下。

    麻黄附子甘草:主治无汗脉沉、关节疼痛者。方如麻黄附子甘草汤能“微发汗”(302)。麻黄附子汤即麻黄附子甘草汤加重麻黄用量,治“水之为病……脉沉者”(十四)。桂枝芍药知母汤治“诸肢节疼痛,身体虺赢,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五)。乌头汤治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第五)。

    麻黄杏仁甘草:主治咳喘胸满,方如麻黄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并可用于湿家身痛和发黄,方如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汤治湿家“一身尽疼”(二)。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治“瘀热发黄黄”,(262)

    麻黄石膏甘草:主治汗出烦躁而喘,或汗出而一身尽肿,或发热无汗而烦躁者。方如越婢汤治“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治“汗出而喘,无大热”(63);大青龙汤主治“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38)小青龙加石膏汤主治“肺胀咳逆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七)

    麻黄附子细辛:主治无汗、恶寒、脉沉微者。方如麻黄附子细辛汤治少阴病发热、脉沉微者(302);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治水饮病、心下坚、无汗(十四)。

    麻黄干姜细辛五昧子半夏:主治咳喘而恶寒不渴者。方如射干麻黄汤主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七);厚朴麻黄汤治“咳而脉浮者”(七);小青龙汤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40);“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41)

    麻黄黄芪:主治关节疼痛、汗出身重而肿者。方如乌头汤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ti2);防己黄芪汤加麻黄治“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见喘者;千金三黄汤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五)。

                 麻黄用量                 主要配伍

  麻黄汤               3两              &nnbsp;   桂枝甘草 杏仁

  麻黄加术汤           3两                桂枝甘草 杏仁 白术

  大青龙汤             6两            桂枝甘草杏仁 生姜 大枣 石膏

  葛根汤               3两            桂枝甘草 葛根 生姜 大枣 芍药

  葛根加半夏汤         3两           桂枝甘草 葛根 生姜 大枣 半夏 芍药

续命汤               3两         桂枝甘草当归 人参 石膏 干姜 杏仁 川芎

桂枝二麻黄一汤        16铢            桂枝甘草 芍药 杏仁 生姜 大枣

桂枝麻黄各半汤         1两            桂枝甘草 芍药 杏仁 生姜 大枣

桂枝二越婢一汤        18铢            桂枝甘草 石膏 芍药 生姜 大枣

麻黄附子汤             3两                   附子甘草

麻黄附子甘草汤         2两                   附子甘草

桂枝芍药知母汤         2两           附子甘草 桂枝 芍药 知母 白术 防风 生姜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4两                  杏仁甘草 石膏

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汤   半两                 杏仁甘草 苡仁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2两           杏仁甘草 连翘(代连轺) 生姜 大枣 赤小豆

越婢汤                 6两               石膏甘草 生姜 大枣

小青龙加石膏汤         3两        石膏甘草 杏仁 麻黄 芍药 桂枝 细辛 干姜 五味子 半夏

麻黄附子细辛汤         2两                   附子细辛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   2两            附子细辛 桂枝 生姜 大枣 甘草

附子汤                               

射干麻黄汤             4两           生姜细辛五味子 半夏 射干 紫菀 款冬花 大枣

厚朴麻黄汤             4两           干姜细辛 五味子 半夏 石膏 厚朴 杏仁 小麦

小青龙汤               3两           干姜细辛 五味子 半夏 芍药 桂枝 甘草

乌头汤                 3两               黄芪甘草 芍药 乌头

防己黄芪汤(加减)       半两               黄芪甘草 防己 白术

千金三黄汤             5分               黄芪独活 细辛 黄芩

    ●药证发挥

    麻黄主治黄肿,兼治咳喘及恶寒无汗而身痛者。

    黄肿是指面色黄黯而浮肿者。临床所见浮肿的程度不一,有一身悉肿者,有晨起眼睑肿,下午下肢肿者,也有无明显水肿,而是面色黄黯,如浮肿貌者。黄肿,是仲景使用麻黄的重要客观指征

    咳喘,是咳嗽加上呼吸困难,张仲景所谓的“咳逆上气”、“肺胀”。咳喘的临床特征是咳喘相关,或咳而喘,或因咳而喘。因临床多见咳喘而多痰,又称为痰喘。咳喘多伴有喉中痰声,或有哮鸣音,张仲景所谓“喉中水鸡声”(七)黄肿者的咳喘,用麻黄最为适宜

    恶寒无汗而身疼痛者,是一组症状。恶寒,是不当风而有寒冷感;无汗,指皮肤干燥;身疼痛,是指全身性的疼痛感、困重感、拘紧感。临床有恶寒而体痛气喘者;有恶寒而体倦,息微而脉沉迟无力;有始虽恶寒,后必肌肤发热者,有无汗而面目黄肿、精神困顿者。由于恶寒与身疼痛均为自觉症状,所以,无汗一症的鉴别很重要。患者多无汗或少汗,并且平素不易出汗,故皮肤多干燥而粗糙,或如粟粒,或如鱼鳞。肤色多黄黯,缺乏光泽。张仲景判定用药的效果,也常常以有无出汗作为标准。

    仲景使用大剂量麻黄强调脉象,如大青龙汤证的脉象为浮紧。浮紧即有力,是患者心肺功能较好的一种反映。

黄肿不是即时的一过性的症状,而应当理解为一种体质状态。《金匮要略》有“湿家”之说,所谓“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复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渴欲得饮而不能饮”。“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参照“湿家”的特征,笔者提出“麻黄体质”的概念。

所谓“麻黄体质”,即容易出现麻黄证的体质类型:患者体格粗壮,面色黄黯,皮肤干燥且较粗糙。恶寒喜热,易于着凉,着凉后多肌肉酸痛,无汗发热;易于鼻塞、气喘;易于浮肿,小便少,口渴而饮水不多。身体沉重,反应不敏感。舌体较胖,苔白较厚,脉浮有力

临床使用麻黄或麻黄剂,应注意麻黄体质是否存在。如果体格赢瘦、唇红咽肿,脉象数促者,虽无汗也不能适用麻黄。否则会导致心悸动、汗出过多甚至虚脱等毒副反应。

麻黄配石膏能调节发汗的强弱。越婢汤中麻黄、石膏的比例为6:8,石膏量大于麻黄,则不发汗而退肿。大青龙汤中麻黄石膏的比例为6:4(注:原书石膏无剂量,仅为“鸡子大”, 50克左右。据柯雪帆先生考证,  《伤寒论》一两等于15.625克,则鸡子大的石膏折合为四两左右),麻黄量大于石膏,则重在发汗。

麻黄配桂枝则可减轻麻黄让人烦乱、心悸等副反应。桂枝甘草汤所治的“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与过服麻黄的反应是一致的,所以,配伍桂枝的麻黄剂应该是较为安全的,尤其是桂枝量大于麻黄的处方,比如《伤寒论》中对麻黄桂枝比例为3:l的大青龙汤反复叮嘱服药不宜过量,而对比例为3:2的麻黄汤则未作如此交代。此外,

麻黄配黄芪可能有助于退肿和治疗身痛。如浮肿而喘者,黄芪、白术、甘草配麻黄,方如防己黄芪汤身痛而肿者,黄芪、乌头、芍药配麻黄,方如乌头汤。

    仲景使用麻黄有多个剂量段。6两:用于浮肿及无汗,但多配石膏,方如大青龙汤、越婢汤。3~4两:用于咳喘、无汗身痛,方如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麻黄汤、葛根汤、乌头汤等。2两:或与附子、细辛配伍,治疗脉沉的无汗、浮肿等,方如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汤等;或与连翘、杏仁等同用,治疗发黄,方如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等。至于用于湿家的肤痒或身体痛等,则麻黄用量更少,只有半两或1两。可以说,麻黄的用量很难统一。有人认为麻黄成人不能超过15g,尤其是苏南的用量,仅在3~10g之间。但有人则用量大大超过15 g,如近代名医范文虎先生退黄,用麻黄六钱(18g),甚至小孩麻疹肺炎,麻黄也用四钱(12g)。由于麻黄的用量与配伍、煎服法、体质、季节等均有关系,所以临床使用应细细斟酌,不要盲目大量使用。

    麻黄有毒副反应。麻黄用量过大或误用,易引起心悸、气促、失眠、烦躁、汗出、震颤及心绞痛发作、血压升高等,严重中毒时可引起视物不清、瞳孔散大、昏迷、呼吸及排尿困难,惊厥等,可死于呼吸衰竭和心室纤颤。麻黄的中毒量为30~45g。但久煎可减轻毒副反应。仲景用麻黄多先煎并去上沫,值得研究。

    ●常用配方

    ①麻黄9g杏仁10g甘草3g(《和剂局方》三拗汤)

    应用:此为止咳平喘的基本方。虽非仲景方,但确是仲景常用配伍,故应作经方看待。本方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多用之。咳喘而咽喉充血、身热有汗者,加生石膏30g、连翘30g、黄芩12g。腹胀、恶心者,加姜半夏12g、厚朴10g。如痰多呈泡沫样者,加干姜10g、细辛5g、五味子6g

    ②麻黄9g杏仁10g甘草3g桂枝6g(《伤寒论》麻黄汤)

    应用:麻黄汤是比较安全的发汗剂。可用于流行性感冒、关节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见无汗而喘或无汗身痛、脉浮有力者用之。患者体形比较壮实,心功能无异常者比较安全。

    ③麻黄6g附子10g细辛6g(《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

    应用:本方是温性止痛兴奋剂,适用于感冒、坐骨神经痛、关节痛、心血管病见无汗恶寒、身体疼痛、脉沉者。本方可提高心率,可用于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可加干姜、黄芪、肉桂、甘草等。也可用于治疗虚人感冒,多见恶寒无汗、发热、周身疼痛而精神萎靡、面色灰黯者,服药后常可微微汗出,病情可迅速缓解。本方有兴奋性功能作用,可用于阳痿。本方治疗腰痛最有效果。但以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脱出为适宜,麻黄量在10g以上,芍药30g以上,服用以后须避风,服第一服时常常会周身出汗,腰痛随之减轻,以后再服就不一定会出汗,有效者常常三五剂内见效。笔者经验,本方加干姜、甘草、大枣等,使用更安全,汤液的口感也较好。

    ④麻黄12g杏仁10g甘草6g石膏24g(《伤寒论》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

    应用:本方是清热平喘剂,也能用于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等。临床应用多加黄芩、连翘、山栀子等。其辨证要点在舌红、有汗。

    ⑤麻黄6g连翘6g杏仁12g赤小豆30g桑白皮10g甘草6g生姜6g大枣12枚(《伤寒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应用:身黄、浮肿、小便不利者可用之。皮肤病见瘙痒、分泌物较多者;肾炎见伴有浮肿、有脓疱疮、扁桃体脓肿者;风湿性关节炎见关节肿痛、浮肿者均可使用。

    ⑥麻黄18g桂枝6g甘草6g杏仁10g石膏20g生姜9片大枣10枚(《伤寒论》大青龙汤)

    应用:本方具有较强烈的发汗作用,常用于病毒性感冒出现的恶寒发热、皮肤干燥,患者体质较壮实者。

    ⑦麻黄9g乌头10g黄芪9g芍药9g甘草3g(《金匮要略》乌头汤)

    应用:骨节肿痛甚剧,四肢厥冷而脉沉者,多用于关节炎、神经痛、寒疝腹痛。

    ⑧麻黄10g大黄10g防风10g连翘20g薄荷6g芒硝6g山栀10g黄芩12g石膏30g川芎10g当归10g白芍12g荆芥10g桔梗6g滑石15g甘草3g生姜5片(《宣明论方》防风通圣散)

    应用:本方是表里双解剂,即既有发汗作用,又有通便作用。多用于皮肤病。往往汗出而大便通畅,皮肤的痒疹也随之消散。除痒疹以外,还可用于面部蝴蝶斑、扁平疣、湿疹等皮肤病。日本尚用本方减肥。本方有成药出售。

黄煌教授五十味药证  芍药

芍药

    芍药为毛茛科植物川赤芍、芍药、草芍药的根。白芍药以产于浙江杭州以及东阳、磐安、缙云等地者品质最优,前者称杭白芍,后者称东白芍。赤芍药产地较多,大多以内蒙察哈尔盟、昭乌达盟、哲里木盟所产者品质最优,统称西赤芍。《神农本草经》谓芍药“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伤寒论》入34方次;《金匮要略》人35方次。

    ●原文考证

    最简方(2味):芍药甘草汤、枳实芍药散

    芍药甘草汤治“脚挛急”(29、30)。《伤寒论》认为,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可见仲景对此汤的解除肌肉挛急的作用是相当肯定的。

    枳实芍药散治“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二十一),腹痛也是挛急性的症状。

    最大量方(6两):小建中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

    小建中汤治“腹中急痛”(100);“心中急而烦者”(102);“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妇人腹中痛”(六)

    桂枝加芍药汤治“腹满时痛”(276)。

    桂枝加大黄汤即桂枝加芍药汤加大黄,主治“大实痛者’,(279)。提示大剂量芍药治疗腹痛。

    加昧方:小柴胡汤、通脉四逆汤、白散、防己黄芪汤、桂枝加芍药汤

    小柴胡汤条下:“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96)。通脉四逆汤条下:“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317)。白散方条下:“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141)。防己黄芪汤条下:“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二)。桂枝加芍药汤为桂枝汤加芍药,治“腹满时痛”。提示腹痛时,仲景必用芍药。

    减味方:通脉四逆汤、真武汤

    通脉四逆汤条下“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317)。真武汤条下:“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316)。反过来看,则芍药能用于便秘者,另外,咽喉疼痛者,不是芍药的应用指征。

    ●仲景方根

    芍药枳实:主治腹痛、便秘。方如枳实芍药散治产后腹痛(二十一);四逆散治四肢冷而腹痛或泄利后重(318);大柴胡汤治“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165);“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103);“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136);“按之心下满痛者”(十);麻子仁丸主治便秘(247)。

    芍药黄芩:主治下利伴心中烦、脉数者。方如黄芩汤治下利脉数(172、333);黄连阿胶汤主治心中烦,不得卧”(303)。

    芍药甘草桂枝:主治自汗出、气上冲、腹痛、赢瘦而悸者。参见桂枝条。

    芍药甘草附子:主治脚挛急、腹痛、恶寒、脉微欲绝者。方如芍药甘草附子汤主治芍药甘草汤证见“恶寒”者(68);通脉四逆汤主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317);“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见腹痛时。

    芍药桂枝黄芪:主治身体麻木疼痛、汗出、浮肿、小便不利、脉浮者。参见桂枝条。

    芍药当归川芎:主治腹痛、月经不调。方如胶艾汤治妇人崩漏腹中痛(二十);温经汤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月经不调(二十二);当归芍药散治“妇人怀娠,腹中疗痛”(二十);当归散用于妊娠保胎(二十);奔豚汤治“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八)

    芍药附子白术茯苓:主治关节痛,腹痛、恶寒、眩悸、脉沉者。方如真武汤治头眩,心下悸、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316);附子汤治身体痛,手足寒,背恶寒、骨节痛,脉沉者(304、305)。

              芍药用量    主要配伍

    枳实芍药散       等分       枳实

    四逆散           5分     枳实 柴胡甘草桂枝

    大柴胡汤         3两     枳实柴胡 黄芩 半夏 生姜大枣大黄

  麻子仁丸         半斤    枳实厚朴大黄麻子仁 杏仁

    黄芩汤           2两     黄芩甘草大枣

    黄连阿胶汤       2两     黄芩黄连阿胶

    小建中汤         6两     甘草桂枝 生姜 大枣饴糖

  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 6两     甘草桂枝 生姜大枣当归

    桂枝加芍药汤     6两     甘草 桂枝生姜大枣

    桂枝汤           3两     甘草桂枝生姜大枣

    桂枝加大黄汤     3两     甘草桂枝 生姜大枣大黄

    芍药甘草汤       4两     甘草

    芍药甘草附子汤   3两     甘草附子

    通脉四逆汤(加减) 2     甘草附子干姜

    黄芪桂枝五物汤   3两     桂枝黄芪 甘草生姜大枣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  3两    桂枝 黄芪

    桂枝加黄芪汤     2两     桂枝 黄芪 甘草 生姜 大枣

    胶艾汤           4两     当归川芎 阿胶 甘草艾叶干地黄

当归芍药散       1斤     当归川芎茯苓 白术 泽泻

当归散           1斤     当归川芎 白术黄芩

奔豚汤           2两     当归川芎 甘草 半夏 黄芩生葛生姜

温经汤           2两   当归 川芎 甘草 桂枝 人参 阿胶 麦门冬生姜吴茱萸 牡丹皮 半夏

真武汤           3两     附子白术 茯苓生姜

附子汤           3两     附子白术茯芩人参

    ●药证发挥

    芍药主治挛急,尤以脚挛急、腹中急痛、身疼痛为多。脚挛急,是张仲景明确的芍药证。《伤寒论》中芍药甘草汤是治疗脚挛急的专方。《朱氏集验方》称芍药甘草汤为去杖汤,用以治疗脚弱无力,行走困难。所谓的脚挛急,其表现为小腿屈伸不利,或经常出现下肢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痉挛。患者常诉说下肢肌肉疼痛,步履困难。对这一特征,笔者称之为“芍药足”。伴有脚挛急的疾病,都可以考虑使用芍药,比如肝硬化、糖尿病、支气管痉挛等病患者,见经常脚挛急者,配合芍药甘草汤常能提高疗效。

    其急痛,是指疼痛呈痉挛性,有紧缩感,并有阵发性的特点,也即张仲景所谓的“时痛”。胃痉挛、肠痉挛、腓肠肌痉挛、脏器平滑肌痉挛、躯干骨骼肌等导致的疼痛,均属于芍药证。腹中急痛,为腹痛呈痉挛性、阵发性,其部位有在上腹部者,有脐周者,也有下腹部者,或腹痛连及腰背者,或腹痛连及阴部者。另外,膈肌痉挛、尿道括约肌痉挛、阴道痉挛、面肌痉挛、支气管痉挛等虽没有明显的疼痛,但也可以考虑使用芍药,也就是利用芍药的“缓急”的功效。

    身疼痛,多为腰背酸痛、四肢疼痛,严重的可以导致步履困难,如坐骨神经痛也表现为痉挛性。

    芍药兼治便秘,腹急痛伴有大便秘结如栗状者,最为适宜。笔者经验,芍药量至 30g以上,就有通大便的作用。《伤寒论》280条有“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可反证芍药这一作用。芍药通便,多与大黄并用。

    芍药证多见于一种痉挛性体质,患者易于腹痛,易于便秘,易于肌肉痉挛。其体形胖瘦皆有,但多肌肉坚紧,尤其是腹壁肌肉比较紧张,日本人吉益东洞提出了“腹皮挛急,按之不弛”的腹证,可以参考。临床上若见肌肉松柔者,大便不成形、日行多次而无腹痛者,就应慎用芍药。

    芍药配甘草,是缓急止痛的基本方。加枳实,可治腹痛而便秘者,是胃肠动力剂;加黄芩,可治腹痛而腹泻者,并能用于便血、痛经,是清热止痛剂。加桂枝或肉桂。可治中虚腹痛,其人动悸而脉弱;加附子,可治阳微身痛,其人恶寒而脉沉。芍药配白术、茯苓,是利水剂,如月经不调者配当归、川芎,如腹水、全身浮肿者配附子、干姜。

    张仲景使用芍药有两个剂量段:以腹中急痛为主证的,芍药要大量,4""--6两。如果配合附子,或配合黄芩等,或配合桂枝,或配合黄芪桂枝,则不必大量,2~3两即可。

    张仲景时代芍药不分赤白,宋代以后芍药有白芍药与赤芍药之分。根据传统用药习惯,痉挛性疾病用白芍药较多;如果舌质黯紫,或血液黏稠者,或为血管疾病者,使用赤芍药比较多。

    ●常用配方

    ①芍药12g炙甘草12g(《伤寒论》芍药甘草汤)-

    应用:本方是解挛急的基本方。各种肌肉痉挛性疾病以及以脚挛急疼痛为特征的疾病均可使用,如腓肠肌痉挛、不安腿症、下肢周围血管病、坐骨神经痛、哮喘、癔症、消化道溃疡、习惯性便秘、痛经等均可使用。近代江苏常熟名医陶君仁先生有柔肝饮一方,即芍药甘草汤加生麦芽。用于治疗胃痛、肝病等。更有报道用芍药甘草汤加蜈蚣,可治疗阳痿。芍药甘草的比例,原方为1:1,用量为各四两,但后世应用则比例不一,有12:l~3:l不等,如《怪疾奇方》治疗大腿疼痛,用芍药3两,甘草为l两。《魏氏家藏方》称芍药甘草汤为六半汤,即芍药6两,甘草半两。

②芍药lO-30g枳实10-30g(《金匮要略》枳实芍药散)

    应用:本方是胃肠动力剂,可用于腹中满痛,大便干秘者。大柴胡汤、四逆散均有此组合。根据仲景经验,两者用量多取等量。原方为散剂,但现代临床多用汤剂。本方可配合其他复方治疗习惯性便秘、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尿道结石急性发作、肠痉挛、胃下垂、痛经等。

    ③芍药12g甘草12g附子15g(《伤寒论》芍药甘草附子汤)

    应用:本方主治腰腿痛而恶寒、脉沉者。对于芍药甘草汤证见精神萎靡、脉弱、脉沉者,也可用本方。笔者多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关节痛、肿瘤疼痛、肝硬化等。

    ④芍药48g当归9g川芎9g·泽泻24g白术12g茯苓12g(《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作汤剂服)

    应用:以腹痛、月经痛、浮肿为特点的各种妇产科疾病均可使用。泌尿道结石出现腹痛时,也可使用,不过方中的当归、川芎等用量必须加倍。

    ⑤芍药18g桂枝9g或肉桂6g甘草6g生姜9片大枣12枚饴糖40ml(《伤寒论》小建中汤)

    应用:本方适用于腹急痛,喜按,心悸动,舌苔薄者。本方是保肝药。笔者多用于慢性肝病,尤其是具有脚挛急、腹壁比较紧张者。赤芍、白芍均用,但用量宜大。根据汪承柏教授经验,治疗慢性肝炎、失代偿肝硬化见大量腹水、高血清胆红素者,可以大剂量使用赤芍,量至60g。

黄煌教授五十味药证  葛根

葛根为豆科植物葛的块根,以春季采集,块肥质硬,切面粗糙,充满粉状者为质佳。《神农本草经》谓葛根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伤寒论》人4方次,《金匮要略》入3方次。

    ●原文考证

    最大量方(半斤)与最简方(4味):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的用量最大,达半斤,组合也最简单,仅4味,本方治“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34)。利遂不止,指泄泻不止。

    次最大量方(4两):葛根汤

    葛根剂中用于下利的还有葛根汤。原文为“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32),自下利,为未经攻下而大便自然溏薄者,其程度要比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的“利遂不止’’为轻,故用量仅为4两。可见葛根用于下利。

    加葛根方: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葛根汤葛根为桂枝汤加葛根,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14),汗出恶风,本属桂枝汤证,而此处的“反”字,是与葛根汤证相鉴别而言。葛根汤为本方加麻黄而成,故主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31);“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二)者。可见桂枝加葛根汤“汗出恶风”和葛根汤证的“无汗恶风”,是与麻黄的有无相对应的。而“项背强几几”,为两方共有证,则葛根主治于此可见。“几”(shu,一说为jin)是古语,意为紧固拘急貌。项背强几几,即项背部有疼痛拘急不适感。

    其他方:竹叶汤竹叶汤治“产后中风”的“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二十一),其头痛,也可视为葛根证。

    ●仲景方根

    葛根甘草:仲景使用葛根必配甘草,主治头项腰背强痛拘挛。如有烦热下利者,配黄连、黄芩;如有恶寒无汗,则配麻黄、桂枝,如有肌肉痉挛严重,则配芍药。

    葛根芍药甘草:主治项背强痛、头痛、下利。如恶寒无汗,身体疼痛,合麻黄、桂枝,如汗出恶风、气上冲胸,合桂枝。

               葛根用量            主要配伍

葛根黄芩黄连汤        半斤           甘草黄芩 黄连

葛根汤                4两       甘草芍药 麻黄 桂枝 生姜 大枣

葛根加半夏汤          4两     甘草芍药 麻黄 桂枝 生姜 大枣 半夏

桂枝加葛根汤          4两      甘草桂枝 芍药 生姜 大枣

竹叶汤                3两   甘草 桂枝 芍药 竹叶 防风 桔梗 人参 附子 大枣 生姜

奔豚汤                5两    甘草 芎穷 当归 半夏 黄芩 芍药 生姜 甘李根白皮

    ●药证发挥

    葛根主治项背强痛、下利而渴者。

    古代用葛根是用来治疗项背部的强痛症状的。《伤寒论》的葛根汤就是治疗“项背强几几”的。“项背强几几”,即为项背强痛的古代通俗说法。用现代语言描述,这是一种从后头部至后背部的肌肉拘急疼痛感,有时范围可达到腰部。同时多伴有头痛头昏头晕等证。患者有主诉头项强痛者,有主诉肩颈部酸重者,有主诉腰背酸痛者,也有但诉说头昏头重头痛者,甚至仅诉说全身困重者。医生可用手指沿其风池穴往下向脊柱两侧用力按压,两夹脊肌肉有抵抗感,患者可诉说疼痛感或酸重感。这种项背强痛感,一般多见于肌肉较厚实的患者。另外,头面部的乃至五官的许多病症所出现的头痛、头昏、头晕、耳鸣等不适感,也可以看做是项背强痛的延伸。

    项背强痛一证,非葛根证所独有。栝蒌桂枝汤证为“身体强几几然”,麻黄汤证为“身疼腰痛”,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为“头项强痛”,然皆无“下利”。下利一证,更非葛根证所独有,然而下利而项背强痛者,为葛根证所独有。笔者临床观察,葛根证多见于体形较胖,面色黄黯、四肢肌肉松软而项背部肌肉厚实拘紧的患者。如体形瘦长,肤色柔白、胸背扁平者,则应慎用。

    除用于项背强痛以外,葛根还用于腹泻。腹泻,古语称为下利。《伤寒论》中治疗太阳与阳明合病的自下利,用葛根汤,葛根量为4两,但用于利遂不止的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则用至8两。可见下利的程度越严重,葛根的用量越大,所以,葛根证的识别必须看下利的有无。下利有轻重之分,轻者,仅为大便溏薄,次数增多;重者,为泄泻不止。

    葛根还是治疗口渴的重要药物。《圣惠方》单用葛根捣汁饮服,治疗消渴烦躁,皮肤干燥。又方取葛根粉同粟米煮粥食,治疗胸中热闷,渴而烦躁。《古今医统》用葛根配天花粉等治疗消渴肾渴,日饮石水者。《普济方》单用葛根煮散频服,治小儿热渴不止。张元素认为“脾虚作渴者,非此不除”。《医学衷中参西录》以本品配生黄芪、生山药、生鸡内金等,治疗消渴。口渴,是无汗而渴。无汗,指体内无内热,即患者的口渴,不是因高热出汗致渴,不是便秘肠燥而渴,也没有目凹皮枯脱水而渴。这种渴感,多为口干而不能多饮。多见于慢性疾病或内伤杂病,患者营养状态较好,肌肉比较丰满,平时不易出汗。所以,《伤寒论》用葛根配麻黄桂枝,治疗无汗恶风者。后世医家认为葛根具有解表的功效。

    以上项背强痛、下利以及口渴三证,并不是割裂的,而是相合为一体的,只是三者的程度各有偏重而已。例如,或仅头痛项强而下利,或仅下利而渴,而头项强痛不明显,或口渴而项背强痛等。

    葛根证的舌质多黯。如黯淡者,配黄芪、桂枝、麻黄、赤芍药,方如葛根汤等。如黯红者,则配黄芩、黄连、甘草,方如葛根黄芩黄连汤。如舌质红绛者,葛根就不适宜了。正如近代名医恽铁樵在谈其治疗麻疹的经验时说:“无论麻痧,舌绛且干者,为热入营血,非犀角、地黄不可,误用葛根,即变证百出,是不可不知也”。

    葛根的剂量问题:葛根属于食品,成人剂量以 20g以上为宜。笔者经验用量范围在20~80g之间。

    ●常用配方

  ①葛根30g黄芪30g川芎12g桂枝10g赤芍20g生姜3片红枣12枚(笔者经验方)

    应用:多用于中老年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其证多见头痛头晕,舌质紫黯,下肢浮肿、肌肉松软者。不少糖尿病患者、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腰椎病、突发性耳聋、神经性耳聋耳鸣、视网膜动脉阻塞、血管神经性头痛等患者也有使用本方的机会。

    ②葛根12g桂枝6g芍药6g麻黄9g甘草6g生姜9片大枣12枚(《伤寒论》葛根汤)

    应用:本方是温柔发汗剂。对项背强痛而无汗恶寒、大便溏薄者尤为适合。流行性感冒、呼吸道感染、胃肠炎、痢疾、咀嚼肌痉挛症、颞合关节症、颈肌风湿症、肩凝症、梨状肌综合、周围性面瘫、颈椎病、鼻炎、中耳炎、牙痛、皮肤病有应用机会。本方还具有轻微的兴奋作用,对于感冒等导致的精神不振、思睡等有效。

    ③葛根24g黄连9g黄芩9g甘草6g(《伤寒论》葛根黄芩黄连汤)

    应用:本方多用于治疗糖尿病腹泻以及急性肠炎、痢疾等。加大黄,可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的头痛、早搏、颈椎病等,也可用于牙周脓肿、口腔溃疡等。笔者尚用于醉酒酗酒后出现的腹泻、头昏、口苦口渴等。本方的应用以体格壮实而头昏痛、项背强、面红、烦躁、失眠、脉滑数、舌黯红苔黄者。此外,大多患者伴有腹泻或大便不成形。

    ④葛根15g  白术10g  茯苓10g  人参6g或党参10g甘草3g藿香6g木香6g(《小儿药证直诀》七味白术散)

    应用:本方多用于泄泻而口渴、小便不利者。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小儿泄泻、酒积等可用之。

黄煌教授五十味药证 甘草
甘草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状茎,主产于内蒙古、甘肃,以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所产品质最优。其体质结实,粉性足。《神农本草经》谓甘草“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馗,解毒”。《伤寒论》入70方次,《金匮要略》入88方次。

  ●原文考证
  最大量方(5两):橘皮竹茹汤
  橘皮竹茹汤治“哕逆者”(十七);“哕逆”,即呃逆、恶心呕吐之类。此方甘草与大枣、生姜、人参同用,所治的呃逆、呕吐,决非暴呃、暴吐,当属大病之后、或吐利之后,呃逆干呕频频而食欲不振、口干无津、赢瘦者。
  次大量方(4两):甘草泻心汤、芍药甘草汤、桂枝人参汤、甘草干姜汤、炙甘草汤、生姜甘草汤
  甘草泻心汤治“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158)。
  芍药甘草汤治“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29)。
  甘草干姜汤主治上述症状外,尚见“咽中干,烦躁吐逆者”(29)。
  桂枝人参汤治“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163)。
  炙甘草汤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177);“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七)。
  生姜甘草汤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七)。

  从以上原文可见,大剂量甘草与各主治药物合用,用于治疗下利不止、吐涎沫不止、小便数、自汗出等体液丢失以后出现的种种症状,如配黄连、黄芩治心下痞;配芍药治脚挛急;配干姜治吐逆烦躁;配桂枝、人参治心下痞硬;配桂枝、地黄、阿胶等治脉结代、心动悸。 最简方(1味):甘草汤 甘草汤治“咽痛”(311)。《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治咽痛方有8,其中7方含甘草。如治少阴咽痛的甘草汤、桔梗汤、半夏散,治疗手足厥寒、脉微欲绝而咽痛的通脉四逆汤,治疗大逆上气、咽喉不利的麦门冬汤,治疗狐惑病蚀于咽喉的甘草泻心汤,以及治疗阴毒咽喉痛的升麻鳖甲汤等。可见甘草治疗咽喉痛。

  次简方(2味):芍药甘草汤、甘草干姜汤、桂枝甘草汤、桔梗汤、甘草麻黄汤、大黄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甘草干姜汤主治已述。
  桂枝甘草汤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64),是汗出过多以后出现的心悸。
  桔梗汤治“咽痛”(311),并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七)。
  甘草麻黄汤治“一身面目黄肿、小便不利、脉沉”的“里水”(十四)。大黄甘草汤治“食已即吐者”(十七)。麻黄为发汗峻药,大黄则为攻下峻药,为防止过汗、过下伤津液,仲景配伍甘草。
  再简方(3味):四逆汤、通脉四逆汤、调胃承气汤、芍药甘草附子汤、栀子甘草豉汤、甘麦大枣汤、甘草粉蜜汤、茯苓杏仁甘草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汤
  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为甘草与附子、干姜同用,其原文考证可见附子条下,主治皆为严重的腹泻、呕吐、大量出汗以后,患者出现:①脉沉微、脉不出、脉微欲绝、脉沉、脉弱、脉迟者;②四肢厥冷、拘急疼痛者。
  调胃承气汤为甘草与大黄、芒硝同用,主治“谵语,,(105),“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248),“发汗后,……不恶寒,但热者”(70),“伤寒吐后,腹胀满者”(249)。这是反复发汗呕吐以后津液受伤而肠胃燥结者。
  芍药甘草附子汤治“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68)。
  栀子甘草豉汤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少气者”(76)。
  以上诸方证均为汗、下、吐后诸证。
  甘麦大枣汤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二十二)。
  甘草粉蜜汤治“心痛发作有时”(十九)。
  茯苓杏仁甘草汤治“胸痹,胸中气塞,短气”(八)。
  以上诸方证是杂病中躁、急、痛、逆之证。

  麻黄附子甘草汤能“微发汗”(302)。
  麻黄附子汤即麻黄附子甘草汤加重麻黄用量,治“水之为病……脉沉者”(十四)。
  加甘草方: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治“产后下利虚极”(二十一)。产后亡血,复加下利,津液更为不足,故为“虚极”。古代所谓的虚,多指赢瘦,经常“虚赢”并称,如竹叶石膏汤证的“虚赢少气”,大黄廑虫丸证的“五劳虚极,赢瘦”,《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证的“妇人产后虚赢不足”等。可以推测,此处为何加甘草?就是因为赢瘦。

  ●药证发挥
  甘草主治赢瘦。兼治咽痛、口舌糜碎、心悸、咳嗽以及慢性病的躁、急、痛、逆诸症等。
  甘草用于瘦人,古时候就有这个经验。《神农本草经》记载甘草能“长肌肉”。《伤寒论》中凡治疗大汗、大下、大吐以及大病以后的许多病症的方剂,大多配合甘草。吐下汗后,气液不足,必形瘦肤枯。唐代的著名方书《外台秘要》就记载用小便煮甘草数沸服,治疗大人赢瘦。《证类本草》记载用甘草粉蜜丸,可以治小儿赢瘦。日本筑后市国立疗养所安德恭演医生研究证实甘草中的甘草甜素有延缓肌肉营养不良发展的效果。赢瘦,可以看做是使用甘草的客观指征之一。以赢瘦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如肺结核、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慢性肝炎、肝硬化、艾滋病等,可大量使用甘草。

  咽痛,张仲景多用甘草。《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治咽痛有8张处方,其中7张方含有甘草。尤其是《伤寒论》明确提出:“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提示咽痛是甘草主治。这种咽喉的疼痛感,多伴有干燥感、热灼感,局部多充血、红肿。后世治疗咽痛的复方中,也大都含有甘草,如《圣济总录》以单味甘草治疗热毒肿,舌卒肿起,满口塞喉,气息不通,顷刻杀人。《小儿药证直诀》用甘草蜜炙,桔梗在米泔水中浸泡一夜,煎服,又加阿胶。治疗喉痛。后世的玄麦甘桔汤,用甘草、桔梗、玄参、麦冬同用,治疗慢性咽痛也有效果。岳美中先生曾治一患者咽喉痛如刀刺,曾用西药无效·局部不红不肿,与服生、熟甘草,服二日,其痛即失。其医案载于《岳美中医话集》。《伤寒论》有“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83条)的记载,可知咽喉干燥疼痛者,必无作汗之资,由此可以推测其人与麻黄证不同,必定体形瘦削,身热易汗、肌肉坚紧、舌质红者。以咽喉、口舌疼痛为特征的疾病,如急性咽喉炎、喉头水肿、口腔黏膜溃疡、白塞氏病等。

  甘草可治口腔黏膜病。《金匮要略》甘草泻心汤,是治疗“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的狐惑病的专方,现在用于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白塞氏病。现代名中医赵锡武先生用此方加生地黄治疗口腔与外阴溃疡,甘草生用,量达 30g(《赵锡武医疗经验》)。
  其实,不仅是口腔黏膜病,即其他黏膜溃疡,也可使用甘草。《千金要方》以蜜炙甘草治阴头生疮。肛裂用甘草水局部湿敷可减轻症状。有报道用甘草流浸膏或用甘草锌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对于尿道刺激症状,如尿痛尿急等,用甘草配合滑石等药物可缓解症状,方如六一散,加连翘30g,山栀10g更好。

  咳嗽,也是黏膜刺激症状,甘草同样适用。 《金匮要略》“大气上逆,咽喉不利,麦门冬汤主之”;“咳而胸满,……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千金》生姜甘草汤(甘草、生姜、人参、大枣)治疗肺痿咳涎沫不止,咽燥而闷。以上方中均有甘草。唐代的《千金要方》中,有用单味甘草治疗肺痿多痰的记载。宋代方书《圣济总录》中记载:用甘草2两,猪胆汁浸5宿,漉出炙香,研末为丸,内服治疗热性咳嗽。现代制剂甘草浸膏以及小儿止咳冲剂,包括川贝枇杷膏等市售止咳成药,都含有甘草。所以,以咳嗽为主诉的疾病,如急慢性支气管炎、咽喉炎、肺结核等,甘草可配伍桔梗、柴胡、黄芩、麦冬等,方如桔梗汤、小柴胡汤、麦门冬汤。

  单味甘草治疗心悸,在《本草纲目》上就有记载。《伤寒论》中以甘草配合桂枝,治疗发汗过多以后,患者出现的心悸。所谓“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64条),是使用大量发汗药物以后,患者汗出过多以后出现的心悸。对“脉结代,心动悸”者,用甘草配伍桂枝、地黄、麦冬、阿胶等,方如炙甘草汤。以心动悸为主诉的疾病,如早搏、心动过缓、窦房结综合征、心肌炎、心脏瓣膜病、心房纤颤等,常配桂枝、茯苓、人参等,代表方是炙甘草汤。其中甘草的用量有达90g者[治疗奎尼丁中毒.天津中医,1996,13(1):42]。由于麻黄常导致心悸,所以甘草常配伍麻黄。《伤寒论》中麻黄方14方次,麻黄甘草同用者13方次;《金匮要略》麻黄方23方次,麻黄甘草同用者18方次,比例很高。另外,龙骨、石膏可多用于动悸,所以,甘草与其配伍的机会也相当多。
  杂病多见躁、急、痛、逆诸证。此躁,为情绪不安定,变化无常、烦躁、多动,如甘麦大枣汤证的脏躁。此急,为急迫、挛急、拘急之证,如芍药甘草汤证的脚挛急。此痛,为一种挛急性、绞窄样、紧缩性的疼痛,如茯苓杏仁甘草汤证的胸痹、甘草粉蜜汤证的心痛等。此逆,为吐逆、冲逆、气逆,如橘皮竹茹汤证的哕逆、桂枝甘草汤的气上冲等。以上证候的发生,多见于形瘦肤枯、舌淡脉细者。如体胖浮肿、舌苔厚腻者.甘草应慎用,尤其不可过量,否则易于出现胸满、浮肿加重、头晕等。
  甘草还是古代救治食物中毒或药物中毒者的主要药物。唐代名医孙思邈说:“大豆解百药毒,尝试之不效,乃加甘草,为甘豆汤,其验更速”。传统认为甘草能解乌头;附子、南星、半夏、马钱子以及一支蒿的毒。实验证明,甘草对组胺、水合氯醛、升汞、河豚毒、蛇毒、白喉毒素、破伤风毒,均有解毒作用。从张仲景用药来看,使用麻黄、附子、乌头等有毒中药,经常配伍甘草,这无疑是有道理的。
  另外,后世还将甘草用于外科感染性疾病。《证治准绳j 国老膏:甘草2斤,浓煎1夜,成膏,开水调服,主治痈疽丹 毒。清代名医王孟英治疗一例腹股沟疮毒·患者发热、呕吐、胯间痛不可当,用牛甘草一两,金银花六两、皂角刺五钱,水煎和酒服之,一剂减其势,再剂病若失(王孟英医案)。另外科常用的治疗脱疽的四妙勇安汤,即为甘草30g、当归30g、玄参90g、金银花90g。对于外科的应用,张仲景没有述及。
  综上所述,甘草证以体形赢瘦为客观指征,主治病症以干枯性(赢瘦)、痉挛性(肌肉痉挛、绞痛)、刺激性(咽痛、黏膜溃疡)、躁动性(心悸、脏躁)、突发眭(中毒、外科感染)为特点。
  甘草的配伍非常复杂,但非常重要。合理的配伍有利于提高疗效。《本经疏证》说:“《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凡为方二百五十,甘草者至百二十方,非甘草主病多,乃诸方必合甘草,始能曲当病情”。《伤寒论》中凡治疗大汗、大下、大吐以及大病以后的许多病症的方剂,大多配合甘草。吐下汗后,气液不足,必形瘦肤枯,或口干咽痛,或筋肉拘急,或气逆上冲,或心下痞硬,或往来寒热,或动悸,或烦躁,或多汗,症状不一,故《伤寒论》中甘草常与石膏(100%——括号内为石膏剂中甘草的出现率,下同类推)、龙骨(100%)、桂枝(95%)、大枣(90%)、生姜(87.1%)、柴胡(85.7%)、芍药(81.8%)、半夏(77.7%)、人参(77.2%)、干善(70·8%)、茯苓(66.69/6)、附子(65.2%)等同用以主治各种复杂的病证,而与攻下通便、清热泻火的大黄(14%)、枳实(14-2%)、山栀(25%)、芒硝(33.3%)等则较少配伍使用。口J见,甘草不是调味品,不是所有方剂中均可应用的。如果需要使用大黄、芒硝或甘遂、大戟急攻时,或用黄连、山栀清利湿热时,甘草可以不用或少用,患者有腹胀时,甘草也应少用或不用,或者应当配伍理气的药物,如枳实、厚朴等。
  另外,甘草多配伍麻黄。《伤寒论》中麻黄方14方次,麻黄甘草同用者13方次;《金匮要略》麻黄方23方次,麻黄甘草l司用者18方次,比例很高。这是否甘草能够减少或缓和麻黄的某些毒副反应?值得研究。
  甘草的用量:甘草的用量有很大的变化空间,完全根据病情以及配伍而定。一般来说,对赢瘦之人、急证重证可以重用,量至30g或者更多。
 
 ●常用配方
  ①甘草6g桔梗3g(《伤寒论》甘草桔梗汤)
  应用:本方是利咽方。对咽痛、咳吐浊痰,或胸痛者最为有效。笔者常加山栀lOg、连翘20g,治疗急性咽炎;加制半夏12g,厚朴lOg,治疗慢性咽炎、梅核气等。
  ②甘草6g桂枝12g(《伤寒论》桂枝甘草汤)
  应用:本方是定悸方。多用于心动过缓、心脏瓣膜病、心功能不全、神经衰弱等见有明显动悸感的患者。方中桂枝多改用肉桂lOg,如果有惊恐不安、自汗者,加龙骨20g、牡蛎20g。
  ③甘草12g干姜6g(《金匮要略》甘草干姜汤)
  应用:以吐涎沫而不渴,苔滑为特征的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
  ④甘草6g麻黄12g(《金匮要略》甘草麻黄汤)
  应用:本方是发汗利水方。对于浮肿而恶寒无汗者有效。呼吸系统疾病、急性肾炎、关节病、风寒感冒、皮肤病等适用。
  ⑤甘草lOg黑豆50g(民间经验方)
  应用:本方是解毒方。适用于服麻黄、半夏、乌头、附子诸药后出现烦乱、悸动、舌麻者。
  ⑥甘草9g小麦30g大枣10枚(《金匮要略》甘草小麦大枣汤)
  应用:本方张仲景用于治疗脏躁。脏躁是古病名,其症状表现为悲伤欲哭,伸欠频作,多见于女性。本方可治疗神经衰弱、神经衰弱症、癔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精神分裂症、癫痫、夜游症、小儿多动症等。神情恍惚,无故哭笑,消瘦、舌淡、脉细者为其见证。

  ⑦炙甘草12g人参6g或党参15g麦冬12g地黄24~4g阿胶6g桂枝9g或肉桂6g生姜9g麻仁12g大枣30枚(《伤寒论》炙甘草汤)
  应用:过汗、失血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所致的脉结代、心动悸。笔者多用于肿瘤化疗放疗以后、心肌病、肺气肿、,肺心病等。其人必赢瘦肤枯。
黄煌教授五十味药证 细辛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或华细辛的全草,有北细辛与南细辛之分。北细辛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根灰黄色,叶绿色,气甚芳香,味辛辣而麻舌,习惯以此为通用正品。《神农本草经》谓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明目,利九窍”。《伤寒论》人6方次,《金匮要略》人16方次。

    ●原文考证

    最大量方(3两):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苓甘五味姜辛汤、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射干麻黄汤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七)

    小青龙汤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40)。“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41);“咳逆倚息,不得卧”(十二)

    小青龙汤加石膏汤治“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七)

    苓甘五味姜辛汤治“咳、胸满”者(十二)

    当归四逆汤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351)。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若其人内有久寒者”(352)。

    以上六方,“咳”者4方,“寒”者2方。凡治“咳”方,细辛配姜、五味子。治“寒”方,细辛配当归、桂枝、芍药、甘草。所谓“寒”,除表示局部寒冷以外,尚是仲景对一种特定证候的概括,如“服汤(小青龙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41);“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277);“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282);“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十)。提示“寒”必有口不渴、小便色清、大便自利、腹痛身痛或骨节冷痛等。而“口不渴”一证尤为重要。

    最简方(3味):麻黄附子细辛汤、大黄附子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301)。所谓少阴病,即“脉微细,但欲寐”(281);“恶寒而蜷”(289);“小便色白”(282)者。

大黄附子汤治“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十)。据《金匮要略》“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十)之说,可见本证尚有“恶寒”和“不欲食”等证。可见,“恶寒”也是细辛的主要主治。 

次简方(4味):赤丸  赤丸治“寒气厥逆”  (十)。“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337)。所谓“寒气”,是胸腹冷痛之谓。其理由有二,第一,赤丸中的细辛、乌头多用于疼痛。如治胁下偏痛的大黄附子汤中就有细辛、附子。第二,赤丸方后服法有“先食酒饮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四),所谓的“知”,就是疼痛缓解之谓。《金匮要略》中因“不知”而稍增加的方剂,尚有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九)的乌头赤石脂丸与治疗“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十)的乌头桂枝汤,此两方的适应证都是疼痛。于此可以推测,赤丸所治之证除手足厥冷外,应有胸腹疼痛。同时提示细辛配附子乌头等可用于剧痛。

加味方:

真武汤、桂苓五味甘草汤、白术散、防己黄芪汤

    真武汤条下有“7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干姜一两”(316)。桂苓五味甘草汤条下有“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十二)。可见干姜、细辛、五味子用于“咳”。此与最大量方中的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等方证用法相同。

    白术散条下有“心烦吐痛不能食饮,加细辛一两,半夏大者二十枚”(二十)。吐为半夏主治,痛为细辛主治。

    防己黄芪汤条下有“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二)。陈寒,即久寒;下,指腰以下。下有陈寒,即腰以下经常冷痛的意思。

    ●仲景方根

    细辛附子:主治身体痛或腹痛见恶寒者。如恶寒无汗者,加麻黄,方如麻黄细辛附子汤;如腹痛而大便秘、食欲不振时,加大黄,方如大黄附子汤;如胸腹痛甚剧时,附子改用乌头,加半夏,方如赤丸;恶寒、全身困重、心悸气短而脉缓者,加麻黄、桂枝、甘草等,方如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细辛干姜五昧子:主治咳逆上气而痰多清稀者。如喘而胸满,恶寒者,配麻黄、半夏等,方如小青龙汤;如喘而腹胀、舌红有汗者,配麻黄、石膏、厚朴等,方如厚朴麻黄汤。如咳逆上气而心悸动者,配茯苓、甘草,方如苓甘五味姜辛汤;如全身困重、腹痛、腹泻、浮肿而兼见咳逆上气者,则配附子、白术、茯苓、芍药等,方如真武汤(加减)等。

    细辛桂枝当归芍药甘草:主治恶寒不渴而四肢骨节冷痛或头痛、胸痛、腹痛者。方如当归四逆汤及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细辛用量               主要配伍

  麻黄细辛附子汤              2两                 附子麻黄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          2两        附子麻黄桂枝 生姜 甘草 大枣

  辛附子汤   

  赤丸                        1两               乌头茯苓半夏

  小青龙汤                    3两     干姜五味子 麻黄半夏 芍药桂枝 甘草

  苓甘五味姜辛汤              3两            干姜五味子茯苓甘草

  射干麻黄汤                  3两    生姜 五味子 麻黄 半夏 射干 紫菀 款冬花  大枣

  厚朴麻黄汤                  2两     干姜五味子麻黄 半夏 厚朴 石膏 杏仁 小麦

  真武汤(加减)                1       干姜五味子生姜 茯苓 附子 芍药 白术

  当归四逆汤                  3两          桂枝当归芍药甘草 通草 大枣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3两     桂枝当归芍药  甘草  通草 大枣吴茱萸生姜

    ●药证发挥

    细辛主治恶寒不渴,兼治咳、厥冷、疼痛者。所谓恶寒,指患者恶寒喜暖,四肢厥冷,患者往往虽夏日而厚衣,或稍受风寒则冷气人骨、全身拘急不适。所谓不渴,指口不干渴,唾液清稀且量多,甚或自觉口内有冷气,唾液咽下也觉冰冷。凡恶寒不渴之人,多精神不振,喜卧懒言,小便清长,脉象或缓或迟。其舌质淡红,舌苔白滑,上罩一层稀滑黏液,笔者称为“细辛舌”。以上为使用细辛的必见证。或咳者,痰液清稀量多,或多泡沫,或有清涕如水;或厥冷者,则四肢冷且痛,遇冷尤剧;或痛者,多为头痛、身痛、腹痛、胸背痛以及咽痛、齿痛、目痛等。

    细辛治咳逆上气,多配干姜、五味子,其痰液必清稀;治疗四肢厥冷,多配当归、桂枝,其舌质必淡红;治疗疼痛,多配附子、乌头、肉桂、干姜等,其疼痛必剧。

    细辛主治与附子相似,两者均用于恶寒而疼痛者,但附子能回阳救逆,用于脉伏不出时,而细辛只能化饮,不能救人于危难之际。细辛证必有水,如痰涕清稀,或舌苔水滑,精神状态较好;附子证则必有寒,如关节拘急疼痛、恶寒、精神状态较细辛更萎靡。

    细辛与干姜均用于不渴而苔滑者,但细辛能止痛,干姜能止吐利,前者偏于神经系统,后者偏于消化系统。

    仲景用细辛,入汤剂量大,多用2~3两。人丸散剂量小,仅1两。后世有细辛不过钱的说法,源于宋代陈承著的《本草别说》,其所指者也是细辛末。但对此,后世许多医家也有不同意见,如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中有这么一段话:“宋元{;占陈承谓细辛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闭不通而死。近医多以此语忌用,而不知辛香之药,岂能闭气?上品无毒之药,何不可多用?方书之言,类此者不少。学者不善详察而遵信之,伊黄之门,终身不能入矣”。但从仲景用药来看,细辛粉末不可大剂量,量大必须入汤药。另外,从仲景细辛配伍来看,配附子、乌头量小,多在2两以下,如真武汤仅1两;配干姜、桂枝等则量大,多为3两。

    细辛适用于恶寒口不渴者,如身热汗出口渴者,舌红少苔者,干咳无痰咽痛者,四肢厥冷而心胸烦热者,细辛当慎用。

    ●常用配方

    ①细辛 9g  干姜9g  五味子6g  茯苓12g  甘草9g(《金匮要略》苓甘五味姜辛汤)

    应用: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气管炎、慢性气管炎等见恶寒不渴而咳喘、痰多清稀者。大便溏、舌苔白滑有齿痕者尤为适宜。

    ②细辛6g川芎lOg麻黄6g附子10g(《普济方》细辛散)

    应用:本方主治头痛如劈,无汗恶寒,脉沉紧者。一些神经性头痛、脑病可用之。

    ③细辛9g当归9g桂枝9g  白芍9g甘草6g通草6g大枣15枚(《伤寒论》当归四逆汤)

    应用:头痛、关节病、冻疮、雷诺病、痛经、心血管病等见局部疼痛、遇寒冷加重、舌淡苔白、脉细者。

    ④细辛9g干姜9g五味子9g麻黄9g甘草9g桂枝9g半夏12g芍药9g(《伤寒论》小青龙汤)

    应用:本方是温性平喘剂,适用于咳喘而浮肿,且痰涎量多而清稀者。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花粉证等可用之。如患者瘦弱、心悸者,可去麻黄。  

 
黄煌教授五十味药证
生姜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神农本草经》谓''去臭气,通神明”。《伤寒论》入39方次,《金匮要略》人51方次。

    ●原文考证

    最简方(2味):生姜半夏汤、小半夏汤、橘皮汤

    生姜半夏汤治“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心中愦愦然无奈者”(十七)

    小半夏汤治“呕家……反不渴,心下有支饮’’(十一)

    橘皮汤主治“干呕哕”(十七)

    以上三方用于呕逆。

    最大量方(半斤):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橘皮汤、橘皮竹茹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小半夏汤治呕家不渴。

    小半夏加茯苓汤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十二)

    橘皮汤治“干呕,哕,若手足厥者’’(十七)。橘皮竹茹汤治“哕逆者”(十七)

    以上四方均主治呕逆。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发汗后,腹胀满者”(66)。本方中厚朴量最大,达半斤,则腹胀满,当属厚朴证。但方中用生姜、半夏,则推测本方证当有干呕、呃逆等证。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其人内有久寒者”(352)。寒者,必不渴,据小半夏汤证“呕家,反不渴,心下有支饮”的条文,则不渴者,呕吐者为多。

    真武汤原方生姜用三两,但条下加减法中记载:“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提示生姜用于呕吐。

    次大量方(六两):吴茱萸汤、黄芪桂枝五物汤

    吴茱萸汤治“呕而胸满者”(十七);“食谷欲呕”(243);“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干呕,吐涎沫,头痛者”(378)。均是剧烈的呕吐。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血痹”“身体不仁”(六)

    再次大量方(五两):旋覆代赭汤、大柴胡汤、栀子生姜豉汤、厚朴七物汤、半夏厚朴汤

    旋覆代赭汤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161)。

    大柴胡汤治“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103);“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165)

    栀子生姜豉汤治“虚烦不得眠”而见“呕者”(76)。

    以上三方主治均有呕吐。

    厚朴七物汤治“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十)

    半夏厚朴汤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二十二)

    以上两方均配厚朴,前者治腹满,后者治咽喉异物感。

加昧方:

理中丸、通脉四逆汤

    理中丸条下有“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386)。通脉四逆汤条下有“呕者,加生姜二两”(317)

    ●药证发挥

    生姜主治恶心呕吐。因其干燥后即为干姜,故干姜主治的多涎唾而不渴,同样适用于生姜。生姜所主治的恶心呕吐,多伴有口内多稀涎,或吐出清水,患者口不干渴,甚至腹中有水声漉漉,就如《伤寒论》生姜泻心汤条下所谓的“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

    恶心呕吐可出现在许多疾病过程中。能食者有之.不能食者也有之;腹痛者有之,心下痞者有之;发热者有之,往来寒热者有之;脉微下利者有之,脉弱悸动者有之;强壮者有之,柔弱者也有之。所以,生姜的使用,很少单独应用,仲景配伍很多。生姜配桂枝健胃止痛,心悸赢瘦而胸腹痛者多用之。配半夏止呕,吐水者多用之。配橘皮亦止呕,对嗳气腹胀者宜之。配厚朴除满,恶心腹胀满者用之。配吴茱萸止痛,腹痛、头痛而吐涎沫者多用之。配大枣理虚和胃,一可增加食欲,以恢复体力,如桂枝汤类方必用姜枣;二可防止苦药败胃,故仲景方中用之甚频,不仅使用黄连黄芩的三泻心汤使用以外,就是泻下剂的大柴胡汤及厚朴七物汤,姜枣依然不忌。

    生姜的用量,凡专用于呕吐者,量宜大,仲景常用5两至半斤;若用于健胃理虚,则常用3两;若用于治疗腹痛热利或黄疸,则仅用2两以下。如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用2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用1两半。

    生姜与干姜虽同属一物,但使用上稍有不同。生姜偏于呕吐,干姜偏于腹泻,两者有上下不同;生姜可发汗,如民间对冒雨受寒者,常饮用生姜汤,可一汗而解;干姜可化饮,如干姜配合五味子、细辛,对与咳嗽气喘,痰多清稀如水者,也常取消甚速,两者又有散守之殊。

    ●常用配方

    ①生姜一大块切片红糖适量(民间经验方)

    应用:此为民间流行的祛寒发汗方。凡感冒风寒,或涉冷水,或过食冰冷,导致腹部不适疼痛,腹呜,大便稀,恶寒,鼻塞流清涕者,可趁热服用生姜红糖汤,然后避风睡觉,待汗出身热,诸证可解。

    ②生姜10片大枣20枚(民间经验方)

    应用:消化道疾病见恶寒、恶心、食欲不振而不渴者多用之。汤药中加入本方,可以矫昧,更不伤胃。

    ③生姜5片  白蜜5匙人参 10g(《太平圣惠方》)

    应用:久呕不止,食欲不振者。妊娠呕吐、化疗呕吐、胃肠功能失调可用之。

    ④生姜24g橘皮48g枳实9g(《金匮要略》橘枳姜汤)

    应用:多用于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见胸腹胀痛、恶心嗳气者。本方较少单独使用,多配合温胆汤或半夏厚朴汤或栀子厚朴汤同用。

    ⑤生姜12g黄连3g黄芩9g党参9g干姜3g半夏12g甘草9g大枣12枚(《伤寒论》生姜泻心汤)

    应用:可用于消化不良、胃炎、肠炎、神经症等消化道疾病见上腹部不适,恶心或呕吐,嗳气或有酸腐味,肠鸣、腹泻,舌苔白厚或白滑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