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华一2012年山水、草书扇面欣赏

 柳福兵 2017-06-22

2012年,我租房住在崂山南麓东麦窑村,三间小平房,画了许多大画,包括不少八尺、丈二大画,甚至有宽7米高两米四的大画。

没有足够大的画案和墙面,就铺在院子里画,上房顶看整体效果。

大部分是花鸟画。

冬天冷,不宜画大的,经常伏案画小画,画花鸟疲劳了,换换山水。那时曾计划挑出100幅山水,再加100幅草书扇面,订做一个红木箱子,精装,希望遇到藏家,给个合适的润笔费。

这一批扇面,是我学习传统的总结,后来逐渐变化,不再是这种面貌。我不喜欢重复。

画,早天晚天卖都好,随缘。早卖,解决衣食之忧,物质生活离不了钱。晚卖,可能卖得更高。


这只是我众多画作的一小部分。代表不了我的全貌。我现在的山水(或者叫水墨风景更合适)与此判若两人。年轻,胃口好,广泛吸收,消化,合情、合理、合法,创新。




纸上造屋不用钱

抚松观鹤,枕石听泉。神仙净干些没有经济效益的事。慢慢悠悠,清闲逍遥。

似乎古代文人雅士大都如此,跟当代人比,反差挺大啊!


拙字,一张票子一张,值不值?不值啊?好,我再继续努力。白要?不给。

100个扇面,构图不重复,不容易。

运用传统笔墨语言,出来的面貌像某某,又不是某某。不容易。



江边一条小船。待渡?还是归来?在外漂泊,思念家乡;在家住久了,又思念远方!

山居好,你可享受得了?清净,也是孤独。朴素,缺衣少食,缺少娱乐,没有网络,电视,……

“风起鱼潜水,日落鸟归林。”自家拙句。画上题的几乎都是自造句,或打油诗。


寒庐读书罢,踏雪访梅花。

和奇花佳人相伴,与古松高士往来。

两间小房子,两人好日子。今世是唯一的天堂。


搓手呵冻写冬山

岩上望月,松下听泉。

信手涂抹出云烟,他日换来买书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