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的选秀女制度怎么来的?等待待选秀女的,是怎样的命运?

 昵称VChmUhmv 2017-06-22

清朝皇帝挑选妃子,主要从八旗秀女中挑选,每三年一次,举办一次选秀。

选秀制度开始于顺治朝,凡是八旗中十四到十六岁的女子,都必须参与者三年一次的选秀女。过了十七岁以后,就可以不必参加了。清朝的选秀女制度怎么来的?等待待选秀女的,是怎样的命运?

选秀交给户部主持。除了充实皇帝的后宫,就是为皇室子孙拴婚,或为亲王、郡王和他们的儿子指婚,重要性自不待言。当然,这些人中虽然也有一部分后来升为妃嫔,但绝大部分都成为后宫妃嫔的使女。以前的朝代如果女子入宫,即使不被皇帝看中,也要终身老死宫中,不得出宫。而清代较之以前的朝代要仁慈一些,如果选秀的女子在入宫成为宫女后,到二十多岁时(二十、二十四、二十五、三十均有)仍然没有得到皇帝的青睐,就可以被放出宫,另行婚配。清朝的选秀女制度怎么来的?等待待选秀女的,是怎样的命运?

然而,选秀仍然是一件消耗女子青春年华的制度。顺治朝凡满、蒙、汉军八旗官员、另户军士、闲散壮丁家中年满十四岁至十六岁的女子,都必须参加选秀。就算你不想去,也必须得去,否则就是自讨苦吃,遭殃的不仅是你自己,连整个家族都会受牵连;同样的,不在八旗之列的女子,想入宫去参加秀女,也是难于登天。所以,选秀女,身世就是第一道关卡。

而到乾隆五年,为了避免遗漏,进一步规定,如果旗人女子在规定的年限之内因种种原因没有参加阅选,下届仍要参加阅选。没有经过阅选的旗人女子,即使到了二十多岁也不准私自聘嫁,如有违例,她所在旗的最高行政长官——该旗都统要进行查参,予以惩治。为了加大力度,还规定没有经过选阅的秀女,在没有经过皇家的选秀之前,绝不可以私自婚嫁,否则其母家照隐瞒秀女例议处。所以秀女的适合年龄,又被延迟到二十岁了。根据清宫档案,到清末光绪年间,最小的是十一岁,大的可达二十岁。清朝的选秀女制度怎么来的?等待待选秀女的,是怎样的命运?

虽然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二十岁并不算什么,但是在古代而言,也算是老姑娘了,很多待字闺中的女儿,就因为这个选秀制度,而必须等到二十岁之后才可议亲,而错过了古代最佳的成婚年龄。

欢迎关注小D杂谈,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文/小D 微信公众号:小D杂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