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个世纪的夫妻,十多载的分离,致敬杨绛,钱钟书夫妇!

 昵称VChmUhmv 2017-06-22

从悠悠的民国时代走来,直到现在,已是飘忽百年,今天,我们又送走了一位文学泰斗,从似远似近的民国时期一路走到现在的杨绛女士,《围城》作者钱钟书的夫人。

半个世纪的夫妻,十多载的分离,致敬杨绛,钱钟书夫妇! 也许是太年轻,也许是因为没经历过,也许是因为只在书本和电视剧中知道民国,我一直觉得民国离我很远,就像那些悠悠远去的王朝时代,但其实,民国离我们,也就倏忽百年到几十年的时光,仔细算算日子的时候,也才发现,其实新中国也才成立几十年而已,只是社会的变化之大,已仿若让很多人忘记了几十年前的中国,我们的历史篇章翻的那么快。对民国,已经是一种似远似近的感觉,飘忽飘渺。

今天,世纪老人杨绛先生去世了,看到她的新闻,才恍然发现,这位老人,也是带着民国的风采而来,她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变迁,一生的浮沉起落间,都仿佛还带着民国的余韵。还有网友说杨绛是最后一个可以被称为先生的民国女士,可见杨绛的影响力之深。

杨绛1911年生于北京,从小就天资聪颖,长大了想报考清华大学文学系,无奈当时南方没有名额,只得转投苏州东吴大学。1932年,命运的安排,她从苏州东吴大学到清华大学借读,算是圆了清华梦,并且,她还在这里认识了钱锺书。当时,两人有一段有趣的对话,,钱锺书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说:“我没有订婚。”“我也没有男朋友。”杨绛回答。世纪佳缘由此展开。杨绛的清华梦更是成全了她和钱钟书的缘分。

1935年,杨绛与钱锺书成婚,不久一同出国留学,无论在牛津或是巴黎,都留下了他们相亲相爱的足迹。在牛津,杨绛与钱锺书曾在诗歌里追忆他见到杨绛的第一眼:“颉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不知腼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可看出二人的相爱。

1938年,杨绛随钱锺书带着一岁的女儿回国,回国后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任职期间,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其中包括《堂吉诃德》。

期间,一家三口一直过着幸福安稳的日子,虽然生活不乏磨难,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感觉是幸福的。这也可以归功于夫妻两人的豁达,两人都是明理惜福的人,对于他们而言,生活的磨难无可避免,只能微笑接受,唯有在身边平安康健的家人,才是最大的拥有。

半个世纪的夫妻,十多载的分离,致敬杨绛,钱钟书夫妇!

细数当年,钱钟书夫妇应该算是文学界难得恩爱半个世纪的夫妻,风风雨雨两人一路走来,一起探讨文学,一起面对困难,一起抚育女儿,充实的心灵使两人的文学造诣都越来越高,钱钟书创造了名著《围城》,一时引起了文学界的轰动,杨绛的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游戏人间》等也相继在上海公演。

半个世纪的夫妻,十多载的分离,致敬杨绛,钱钟书夫妇!

半个世纪的夫妻,十多载的分离,致敬杨绛,钱钟书夫妇!

但是,风风雨雨走过大半个世纪的夫妻两人,却还是在晚年的时候迎来了打击,他们的爱女钱媛1997年3月4日,因患脊椎癌去世。

当时,杨绛已是年逾80的老人,却还要撑着,一面为爱女的去世而难过,一面照顾身体不好的丈夫,给他宽慰,但是,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先生还是去世了,留下杨绛一个人。

此后的杨绛,深居简出,多次谢绝了外人的探访,安安静静的做学问。2003年,她出版作品《我们仨》,里面写到,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 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从中可看出杨绛先生对丈夫和爱女的思念。

2011年,百岁老人杨绛查出患有心衰,但她依旧乐观豁达,每天读书写作从不间断,晚上一点半睡觉。只要生命还在发光发亮,就不停止努力。

半个世纪的夫妻,十多载的分离,致敬杨绛,钱钟书夫妇!

直到今早,已经106岁的杨绛先生,安详的闭上了眼睛,她去寻找她的家人了,

她在《我们仨》写的,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而今,死别也不再有,他们团聚了,但是我们却痛失了这位文学巨匠。

但是老人走的时候是安详的,我们只能是把悲痛与不舍藏起来,用敬重与爱戴去送走这位老人,为她和钱钟书先生的世纪佳缘致敬,愿老人一路走好。

看到有网友称杨绛为最后一个可以被称为先生的民国女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