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谈了《大汉贤后卫子夫》里面的两个女主角,忍不住想谈谈里面另一个角色。
其实不怪大家反应这么大,毕竟历史上李夫人的美貌可是出了名的。她以倾国之姿迷倒武帝,又在年华正好之时离世,留给武帝的,是长久的追忆。 李夫人出身于平民家庭,家里以乐舞为生。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因法而被处以宫刑,在宫中从事养狗的工作。后因善歌受到皇帝喜爱。李延年有一次在武帝酒宴前献唱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傾人城,再顾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便叹息了,是啊,倾城倾国的佳人到哪里再有呢?说着无心,听者有意,平阳公主打听到李延年的妹妹就是这样一个倾城倾国的美人,且善舞,其跳起舞来更是天人之姿。于是举荐给武帝(话说武帝好多老婆都是平阳公主介绍的)汉武帝一看到李延年的妹妹,立刻被她吸引住了, 心想,世间竟有如此倾城倾国的女子。(套用尹志平的话,不过历史上的李夫人据说是真的很倾城之姿哦) 得此佳人,武帝大喜过望,立马将李延年的妹妹纳入后宫,封为李夫人,并在受宠后为武帝生下一子,一时风光无限。后来武帝去李夫人宫殿时,忽然觉得头痒拿了李夫人的玉簪挠痒,传到后宫后人人都想学李夫人的样子,头上都插了玉簪,长安城内一时玉价加倍。由此可看出李夫人的受宠程度。 所以,这样的美貌,也难怪网友们对《大汉贤后卫子夫》里的这位李夫人不满意了。毕竟,倾城倾国可不是谁都能演的。 或许是红颜薄命,正当受宠的李夫人却生了重病,再难医治。武帝去探望她时,她以被子蒙面,说“妾长久卧病”,貌已毁,不可复见陛下,愿以昌邑王及兄弟相托。”武帝说:“夫人病势已危,非药可以医治,何不让朕再见一面?”李夫人推辞说:“妇人貌不修饰,不见君父,妾实不敢与陛下相见。”武帝说:“夫人不妨见我,我将加赐千金,并封拜你兄弟为官。”李夫人说:“封不封在帝,不在一见。”武帝又说一定要看她,并用手揭被子,李夫人转面向内,掩泣,任凭武帝再三呼唤,李夫人只是独自啜泣。武帝心里不悦,一怒之下拂袖而去。 之后,李夫人的家人进宫听说此事后,埋怨李夫人不趁此机会博的武帝怜惜,以求将来对李家的照拂,李夫人叹息说: “以色侍人,色衰而爱驰,我因美色而得宠于皇帝,现在要是让他看到我现在的样子,必然心生嫌弃,唯恐弃之不及,连我以前漂亮的样子也忘记,只记得我现在容貌毁去的样子,又怎会照顾我的家人呢?” 事实证明,李夫人确实对武帝了解颇深。没过多久,李夫人重病去世后,武帝因未能见到其最后一面,反而对她更加难以忘怀。不仅命画师将她的容貌画下来挂在甘泉宫,还以皇后之礼厚葬她。 极其思念李夫人的武帝甚至还找来方士设坛作法,想把李夫人的魂魄招回。(话说武帝现在就开始迷信方士之言了,难怪晚年那么追求求仙问道)。武帝在帐帷里看到烛影摇晃,隐约见一身影翩然而至,却又徐徐离去,便凄然写下: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武帝又自作赋以寄恨焉。 这就是姗姗来迟这个成语的出处了,一开始来源于武帝对李夫人的思念,说她的魂魄姗姗来迟,无处话凄凉。 现在形容慢腾腾地很晚才到来或前来得很慢。 话说小编第一次知道李夫人这个人也是从姗姗来迟这个成语开始的。 而因为对李夫人的思念,汉武帝爱屋及乌的也对李夫人的哥哥多加照拂,封其兄长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只不过,不是谁都是卫青和霍去病,能够威震沙场,成为赫赫有名的大将。李广利数次出征大宛及匈奴等地,战绩平庸。后来战败后更是投降匈奴,后被杀。其中更是连累了数十万将士血溅沙场,汉武帝的这份爱屋及乌之情,可谓牵连盛广。 李夫人是个极其聪明的女子,她自知且善于利用这份自知。她知道自己是凭借美貌获宠于皇帝,一旦失去了美貌,恩宠将再难留。所以在病重容颜枯槁时,始终不肯见武帝最后一面,就为了保持自己在武帝心中的形象。在美貌正盛时离世,武帝又没看到她最后一段路程的憔悴荣耀,成功的使她成为了武帝心中的念念不忘。也正是这份念念不忘,使得武帝在她离世后,依然对她家人恩宠有加。只是,李夫人或许也没想到,过分的恩宠,她哥哥未必承受的起,反而走向了灭亡。 |
|
来自: 昵称VChmUhmv > 《小D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