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闻名世界的美第奇家族艺术宫,这里聚集人类留下的艺术魁宝举不胜举。能被邀请在这里举办个人展览的华人艺术家,寥寥无几。而祁璐女士的主题展“觉(Jué)”荣幸登场。祁璐带着传承千年的中国花鸟画来到欧洲,作为外来文化的艺术远行,借着“觉”来探寻中西文化融通的理解之道,她站在美第奇宫,像艺术女神一样巡视、倾听。 “祁璐作品的画笔兼具现代、令人吃惊的大胆和创新的风格。它们很好的反映了她不同作品中今日世界的影响和想法,并且强调了现代性和现实性。” -------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教授、 著名油画家Emeritus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郭怡孮 “ 绘画总是要给人观看的,但首先是给画家自己看的。不管是不是为特定的、具体的观者绘画,画家都要设想一个抽象的观者,或者说要拥有另一双眼睛,为的是从作品里发觉更丰富的意义。这意义可能超出自己给作品预设的意义。” --------祁璐 徐悲鸿主张“以写实主义为出发点”,以“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复兴中国画和中国花鸟画。 “我更多的研究色彩关系以及感觉在色彩关系中的表现,进入“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完成了由色彩感觉推动的变化,向自觉驾驭色彩关系的转变。” ---------祁璐 “祁璐的绘画蕴含东方古老且深厚的传统,记载自然环境下,观察花卉和植物,从中寻找灵感和语言力量。祁璐画的花朵通常比现实自然中的大一些,通常是通过严格的对角线以及配合留白来平衡画面,甚至几乎布满整个画面,艺术家控制或变化大小和颜色,以避免重复,最重要的是,为了启示不同的精神状态而面向大自然所做的广泛观念研究。” -------Carlo Francini,(艺术史学家、佛罗伦萨市政府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管)艺术评论家、郎世宁学社主席、美国贡萨格大学教授。 《清歌一曲月如霜》看到朦胧的暮霭中两只相伴的鸟儿在静静的期待夜幕降临,它们和大地一样接受寒霜到来。这种自我和无意识的相互妥协,伴随着在创作中不断的实践,画家找到了最高的禅宗意境。 痛苦和从痛苦中解脱,则是佛教的终极目标。祁璐在整个绘画探索的过程中一定会感受过,沉思后的蜕变它不仅仅冲击了个体的生命,还明确了每个人必须由自己来寻求生存的意义。她需要朋友,需要精神之友,那正是一个她真实的灵魂。她向它慢慢的走去,并拥抱了它! 祁璐是一位思考者。她在人生之路还有相当漫长的行走期。那些绽放生命的花卉,永远在围绕着她,伴随着她。在更高的精神意识里,祁璐是否看到了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美的同时,还有邪恶在破坏它们的生存?形形色色的精神意象,善与恶的交替力量,在直接影响艺术家们的道德生活,影响他们的创作。意大利美第奇的家族经历几百年的深恶交战,能够保留下来不朽的艺术作品,说明艺术是无国界。 祁璐不仅仅在艺术上探索一条新路,她在一个百花齐放的新时代里,正在积极努力地思考我们的精神之路如何走下去! “她学会了倾听,学会用一颗宁静的心灵去倾听,用一个期待、坦率的灵魂去关注”。 --------德国·诗人·黑塞 自由撰稿人:马啸遐 2017年6月15日 附:祁璐简历
祁璐字至繁,大学毕业,2008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郭怡孮花鸟画高研班。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会员。世界收藏联合会书画委员会秘书长,中关村学院客座教授,中关村画院副院长。 2016年10月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启动了以“觉JUE"为主题的祁璐艺术作品全球巡展,开启了祁璐艺术与国际艺术交流的新篇章。并在佛罗伦萨、东京、新加坡、北京、兰州、青州、广州、深圳等全球多个城市举办画展。 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获奖。多幅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政府机构和私人珍藏
|
|
来自: 书画雅苑 > 《齐、启、漆、祁姓》